《船舶防火与灭火》教学课件
条
件 生成大量的气态产物
爆炸极限 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物质名称
上限
下限
甲烷
15
4.5
乙炔
80
2.5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影来自的 因 素响 爆 炸 极
限
原始温度 上限上移,下限下移
原始压力 上限上移,下限基本不动
含氧量
爆炸极限扩大
容器的体积 上限上移,下限下移
热源能量 爆炸极限扩大
2020年1月26日
二、室外火灾的发展变化过程 室外火灾一般无明显的阶段之分。
2020年1月26日
第四节火灾的蔓延
火灾的蔓延条件:热量的散布
热 传导
传
播 辐射
的
方 式
对流
依靠物质彼此杰出的微粒能量交换实现 依靠电磁波的形式 依靠热微粒的流动火流体的流动形式实现
业界认为:火灾除上述三种传播途径外, 还包括直接蔓延(Direct burning)
1.三要素同时存在,相互反应 2.可燃物和助燃物在数量和比例上满足一定的要求。 3.温度和热量满足一定的要求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
一、着火(Combustion)
在一定温度下,与明火而产生的持续性燃烧的现象 燃点: 发生燃烧现象的最低温度
项目 纸张
燃点 130-230℃
布匹
200 ℃
棉花
第一节 燃烧
一、
燃烧:
定
1. 化学反应;
2. 快速的氧化反应;
义
3. 发光发热的反应。
2020年1月26日
二、
燃 烧 三 要 素
第二章 船舶消防理论
火的燃烧机理
2020年1月26日
第二章 船舶消防理论
可燃物质: 凡是能与空气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质: 能与可燃物质相互结合导致燃烧的物质 着火源: 凡是能引起燃烧的热能源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
受热自燃:
某些可燃物质,太接近热源。这些物质被加热到 一定温度(达到或超过自燃点)时,就会发生自 行燃烧现象。 海运货物中容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包括: ➢稻草、洋草、麦芽等 ➢油脂(油布、棉纱头) ➢煤(除无烟煤) ➢硫化铁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
四、爆炸(explosive)
210-255 ℃
燃
点 衡量某种物体是否易燃的依据。
的
作 用
衡量某种物体或在是否熄灭的依据。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
二、闪燃( flash Combustion)
可燃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会发出可燃气体。可燃气 体与空气混合,于明火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被称 为闪燃
闪点: 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常见的火源:明火焰、赤热体、火星、电火花等。
通过对比: 气体燃烧较液体和固体相对容易.
2020年1月26日
(1)√
(2) (3)
第二章 船舶消防理论
左侧 哪一 种可 以体 现三 要素 和火 灾的 关系?
2020年1月26日
第二章 船舶消防理论
三、燃烧的充分条件
可燃物质
火源
2020年1月26日
燃烧的充分条件
物质发生瞬间燃烧,并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释放出大 量的热和机械能的现象。
符合这种特征的现象包括:核爆炸、物理爆炸和 化学爆炸。
核爆炸和船舶关系:IMDG中第七类危险品;以及核动 力破冰船.
物理爆炸和船舶关系:船舶上的压力容器,包括氧 气瓶\乙炔气瓶\二氧化碳气瓶等.
2020年1月26日
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化学爆炸.
第三节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的危险
燃烧产物(烟气)具有“有毒有害”性质 燃烧产物(烟气)具有高温高热性 燃烧产物(烟气)具有减弱透光性 燃烧产物(烟气)对人具有恐怖性
燃烧产物对消防的影响
有利:阻燃,提供判断依据。 不利:中毒、窒息、烧灼、影响视线、扩大火灾。
2020年1月26日
第四节火灾的蔓延 一、室内火灾的发展变化过程
2020年1月26日
第四节火灾的蔓延
传导:金属易成为火灾发展蔓延的途径。在火灾扑
救中,应对金属物体、管道进行冷却;清除与被加
应 热金属材料相连的可燃物质,或用隔热材料将可燃 对 材料与被加热的金属物隔开。
热 对流:为了防止火势通过热对流发展蔓延,应控制
量 通风口开、闭状态或者冷却热气流;以及将热气流
2020年1月26日
序号
内容
1 船舶火灾概论 2 船舶消防理论 3 船舶消防器材 4 固定水灭火系统 5 固定二氧化碳系统 6 固定泡沫灭火系统 7 固定干粉灭火系统 8 自动喷淋系统 9 船舶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 10 船舶防火 11 船舶消防演习
总学时数:24小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2020年1月26日
第一章 船舶火灾论
船舶特点 1. 运输量大(客、货) 2. 可燃物多 3. 火源多 4. 结构复杂 5. 传导速度快 6. 消防器材、设备配备有限
2020年1月26日
第一章 船舶火灾概论 船舶火灾的特点
1. 危险大 2. 蔓延快 3. 影响大 4. 损失大
2020年1月26日
第二章 船舶消防理论
闪 对可燃液体进行分级的标准
点
的
作 用
水运危险货物时的管理依据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 三、自燃(spontaneous -)
在一定温度下,未接触明火而产生的持续性燃烧的现象 自燃点: 发生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自燃分类
蓄热自燃(本身自燃): 由于物质本身内部生物、化学和物理的作用,产 生热量;并且,热量积聚不散,温度升高,达到 该物质的自燃点而发生的自行燃烧现象。
的 传 播
导向没有可燃物或火灾危险较小的方向,来防止火 灾蔓延。
辐射:可增加受辐射物体与辐射源的距离和夹角。 灭火人员使用水枪灭火时,要选择适当角度,以减
少受到辐射热的影响。灭火时,可利用移动式屏障
或水枪喷射的水幕,遮蔽或减少辐射热。 。
2020年1月26日
化学爆炸的实质:物质的快速燃烧——动力燃烧
爆 爆燃: 速度为每秒十米至百米、压力、声响、破坏力
炸 的
爆炸: 速度为每秒数百米、压力激增、声响、较大破坏力
分 类
爆震(爆轰): 速度为每秒千米、极大破坏力
2020年1月26日
第二节燃烧类型
爆 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事先充分混合 炸
的 必
变化的速度非常快
要 产生大量的热
第三节燃烧产物
注意: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燃物质可分为有 机物和 无机物。
有机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火焰、烟雾、碳,氮,磷,硫等的氧化物、水蒸气等。 无机物 燃烧
燃烧过程未生成有毒气体,但是由于与船舱里的空气发生氧化反 应消耗了大量的氧气,致使进入船舱的人员会因氧气不足而窒息。
2020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