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口北固亭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精品课件
扩展阅读
青玉案 元夕 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景象;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 终于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意
宝பைடு நூலகம்雕车香满路。
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
一夜鱼龙舞。
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
蛾儿雪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刘裕典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
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
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
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
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
伐之功业。
精品课件
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 “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 寒微,突出他以寒 微出身而建立了赫
精品课件
辛弃疾忧国愤时,渴望收复失地 而又反对草率冒进。这首因时为事而 作的词中,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 遭大败的典故,当然旨在借古讽今, 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伐金 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精品课件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 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 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 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 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 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 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作者的心情 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 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精品的课件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 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 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 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精品课件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拓跋焘、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多用典故,精品课表件 达情绪。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孙权典故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 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 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 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 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 谋”之叹!终为吴侯。
精品课件
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
孙仲谋 片上
刘 裕 刘义隆
片 下 拓跋焘
廉 颇
借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赞叹惋惜 )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赞叹之情)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警告当局 )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怒斥偏安)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壮志未已)
精品课件
主旨: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 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 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 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 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 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 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精品课件
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 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 忧虑。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 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英雄无 觅孙仲谋处”,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 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总” 修饰“被”: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 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 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 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 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 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精满品课.件
精品课件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 北顾。
此处用何典故,用意有在?
理解背景:宋宁宗继位(1200年)后,韩 侂胄受到重用,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打击 投降势力,启用主战派,当时,朝野上下笼罩 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 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65岁的辛弃疾 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 重用,调防京口,但韩侂胄并未充分相信自己。
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权贵失地误国的 意思。“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 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 “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 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和南 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 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精品课件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 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 抗 敌救国的热情。
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 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别
蓦然回首,
有怀抱”。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之代表作。
精品课件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 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 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 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 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 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 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精的品课件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 术效果
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
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
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 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 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精《品贺课件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孝宗淳熙八年(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 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精年品,课件其间两度被启用,但都 不长。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 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 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镇江 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虽被起用,但他看到韩侂胄 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 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 时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66岁 时在镇江任上所做。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 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 词的背景。
后来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 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他回 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精品课件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 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
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
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
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
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
精品课件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 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精品课件
冀美 南芹 宋悲 莫黍 随 鸿 雁 南 飞
继铁 东板 坡铜 高琶 唱 大 江 东 去 精品课件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 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
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
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
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
治立场和观点。
精品课件
本文写作特色
手法:
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风格:
豪放悲壮、慷慨愤世
精品课件
古诗鉴赏方法
1、从题目入手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分析表现手法
精品课件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精品课件
久远的年代 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 草率 落得 不堪,哪堪
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
孙仲谋 片上
刘 裕 刘义隆
片 下 拓跋焘
舞榭歌台 风流业绩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精品课件
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 多根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
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 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 准备的仗。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 也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最后用廉颇思赵一 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 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
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