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实体检测及功能性检测参照表

建筑工程实体检测及功能性检测参照表

力层检验
1压板试验
2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
3标准贯入试验。
4圆锥动力触探。
5钻心法。
6低应变法
3.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 J15-60-2008
3.2.1天然土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应合理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地基检测,并应符合先简后繁、先粗后细、先面后点的原则。
3.2.2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检测宜在合理间歇时间后进行。
1水泥土搅拌桩和竖向承载旋喷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
2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喷射注浆加固体的施工质量应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应采用低应变法或钻芯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4振冲桩桩体质量应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或单桩载荷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对碎石桩桩体质量检测,应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5砂石桩桩体质量应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砂石桩宜进行单桩载荷试验。
验收试验
04
桩基工程
预制桩、钢桩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钻芯法
5低应变法
6高应变法
7声波透射法
3.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 J15-60-2008
3.3.1工程桩验收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承载力检测。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宜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3.3.2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或预留立方体试块强度不得小于15MPa。
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不得小于28d或预留立方体试块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3高应变法和静载试验的间歇时间:混凝土灌注桩的混凝土龄期不得小于28d。预制桩(钢桩)在施工成桩后,对于砂土,不宜少于7d;对于粉土,不宜少于10d;对于非饱和粘性土,不宜少于15d;对于饱和粘性土,不宜少于25d;对于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不应少于25d。
3.3.3桩身完整性和单桩承载力抽样检测的受检桩宜按下列情况综合确定: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认为重要的桩;
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宜根据前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后一种检测方法的受检桩;
5同类型桩宜均匀分布。
3.3.4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3.0.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为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监理应审查开挖监控方案:开挖监控方案内容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根据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桩、墙内力;锚杆拉力,支撑轴力;立柱变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支护结构界面上层压力。
1)已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对焊接接缝进行了抽检的桩基工程。
2)对于已采用孔内摄像或低压灯泡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查、检查桩数超过工程桩总数的80%且未发现明显质量缺陷的预应力管桩工程。3)采用机械接头的预应力管桩工程。
4)施工过程中采用打桩自动记录设备进行施工记录的桩基工程。
注:当不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抽检时,检测方法和抽检桩数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规定。
3.3.7钢桩应采用高应变法和静载试验进行检测。高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
人工挖
孔桩
04
桩基工程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钻芯法
5低应变法
6高应变法
7声波透射法
10根;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
04
桩基工程
灌注桩验收试验
钻(冲)孔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沉管灌注桩和内夯沉管灌注桩》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钻芯法
5低应变法
6高应变法
7声波透射法
基载荷试验(不少于3个点),总抽检桩数可减少2个百分点。
3.3.6预制桩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应符合
建筑工程实体检测及功能性检测参照表
序号
分类
实体名称
试验项目
取样标准
01
土方回填
压实填土(回
填结束后)
压实系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分层取样,50~100mm2一个点。
02
基坑工程
基坑观测
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地下水位和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沉降和位移
3.4.5地下连续墙墙体完整性应采用声波透射法、钻芯法检测。当地下连续墙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临时性结构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槽段数的10%,且不得少于3个槽段。
3.4.6应对逆作拱墙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为每100m2墙面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检测方法可采用结构钻芯法。
混凝土灌注桩
桩身质量检测
低应变动
测法检测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3.4.1支护锚杆应进行验收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6根。
3.4.2土钉墙质量验收应进行土钉抗拔力试验,抽检数量应为土钉总数的0.5%~1%,且不得少于10根。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可采用钻孔法,抽检数量宜每100m2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对水平承载力有设计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水平荷载静载试验。
3.2.8复合地基及强夯置换墩在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前,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复合地基的桩体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抽检数量:当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方法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为总桩(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根;当采用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钻芯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得少于3根。检测方法和抽检数量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钻芯法检测
排桩、地下连
续墙质量检测
钻孔抽芯检测
量检测
超声探伤
法检测
锚杆(索)抗
拔力验收试验
锚杆(索)
抗拔力
02
水泥土墙
质量检测
钻孔取芯检测
基坑工程
水泥土墙
质量检测
试块单轴
抗压强度
逆作拱墙
质量检测
钻孔取芯检测
土钉墙质量
验收检测
土钉抗拔力
钻孔检测混凝土面层厚度
03
地基工程
天然地基持
4当检测数据难以评价整根受检桩的桩身质量,不能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时,不得计入上述三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应重新确定受检桩或重新选择检测方法,以确保抽检桩数满足本条的规定要求。
3.3.5混凝土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静载试验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3.4.3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检测方法可采用低应变法;当根据低应变法检测结果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
3.4.4应采用钻芯法对水泥土墙的墙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5根,并应截取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场地地质条件为岩溶的桩基工程。
2)非岩溶地区上覆土层为淤泥等软弱土层,其下直接为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或中风化岩面上只有较薄的强风化岩。3)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4)采用“引孔法”施工的桩基工程。3对本条第2款规定以外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高应变法同时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8%,且不得少于10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乙级管桩基础工程,抽检桩数应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工程,抽检桩数可减少一个百分点:
3.2.7复合地基及强夯置换墩应进行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抽检平板载荷试验点数量应
为总桩(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同一单位工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形式可选择多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或单桩(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也可一部分试验点选择多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而另一部分试验点选择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工程;
2)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桩基工程;
3)施工工艺导致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基工程;
4)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施工的桩基工程。对于其它工程,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抽检桩数不应少于相应总桩数的20%,且单位工程抽检总桩数不得少于10根。
3对于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端承型混凝土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下列规定:1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孔内摄像或将低压灯泡放入管桩内腔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查。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预制桩工程,应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静载试验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得少于2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