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圆形框架柱模板缺陷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圆形框架柱模板缺陷

圆形框架柱模板缺陷
现象:
圆形框架柱漏浆,有蜂窝、麻面,并易跑模。

原因分析:
1)圆形框架柱模板组合困难,柱箍制作困难,当浇筑混凝土时,侧压力大,模板接口刚度、强度皆满足不了要求,易跑模漏浆。

2)圆形框架柱下脚限位不牢,或下脚模板不严密,混凝土振捣时漏浆造成蜂窝、麻面现象。

3)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偏大,混凝土振捣时又插入下层深度过大,造成混凝土侧压力偏大,圆形柱模薄弱处漏浆。

预防措施:
1)圆形柱采用组合木模板易于成形,木模板以1/4圆弧分成4块,以宽100mm胶合板组合,内衬0.3厚镀锌铁皮,外托18mm厚胶合板制作100~150mm高木箍@200~300分布。

柱模板拼装后以50×5扁铁制成柱包箍,扁铁与L50角铁焊接,角铁上制孔,以螺丝拧紧受力。

2)圆形框架柱下脚采用定型木枋限位,采用水泥砂浆封堵空隙,在圆形框架柱下脚处将柱箍加密,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混凝土浇筑时,按300~400mm分层,混凝土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为50~150mm,为保证柱模刚度和强度,其外包扁铁箍间距应经过计算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00mm。

治理方法:
拆模后立即将蜂窝、麻面、缺棱掉角处松动石子和浮浆剔除,使用水泥砂浆或108胶水泥砂浆修补找平、顺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