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措施1、发生误操作的原因分析1.1运行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电气运行知识,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必须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操作配合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

如操作人员对本岗位应掌握的技能和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日常不注重学习提高,遇事手忙脚乱,必然造成误操作。

1.2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

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的表现有以下几种:(1)不执行调度命令复诵核对制度;(2)不认真填写、审核操作票;认为操作简单,或者不写票或写了票也不带到现场,事后补票,补打勾,应付检查;有的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3)操作前不进行模拟预演或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符。

运行状态变了,模拟图没有及时变更,或倒闸操作前根本就不核对;;(4)操作过程中不认真进行监护复诵制度;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

操作人和监护人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实际上往往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5)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操作票;(6) 班前会不认真,交接班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不对口交接。

接班人员不按岗位要求认真检查设备状态,不查看有关安全工器具情况和运行记录,在没有认清设备实际状态的情况下,盲目操作。

(7)操作中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没有养成使用前首先检查安全用具的良好习惯;(8)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前不验电或不按照验电"三步骤"执行;(9)单人操作;(10)操作前不认真核对操作位置,不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11)不详细做好操作记录;(12)对操作质量不认真检查;(13)运行人员对《安规》的一些基本概念不理解。

1.3人员精神状态不良,忙中出错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运行必须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疾病。

不提倡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带病上班,对思想上存在问题,精神不集中,体力消耗过大的人员应尽量避免上岗。

2.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防范措施2.1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制电气误操作事故关系到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电网安全,危害极大。

要从法律的高度提高抓好防止误操作事故的认识,高度重视防误工作。

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但不能简单地把违章的责任全部归罪于直接违章者。

要深入、准确地分析违章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对症下药。

2.2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分析表明,误操作事故往往发生在简单的操作任务中,并没有复杂的技术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麻痹,缺乏严谨的作风,心情浮躁,怕麻烦,不认真执行“两票三制”,随意操作;《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电气工作人员的保命规,"两票"是电气工作人员的生命票,不严格执行《安规》、"两票"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电气运行人员是设备的主人,是电气倒闸操作的直接执行者,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基础。

部门领导也要下现场班组,要引导职工结合本班组实际情况,对照存在的问题,制订措施加以改进,做到坚持不懈、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现场操作不论复杂还是简单、不论领导是否在场,都要认认真真地严格执行“两票”,严格执行好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3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工序管理、全过程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在电力企业已广泛推行,电气运行岗位也可将倒闸操作从接受操作任务到操作终了汇报的全过程实行工序管理。

即可分为:(1)接受调度操作任务;(2)指定合格的操作人、监护人,并交待操作任务;(3)填写操作票;(4)审核操作票;(5)进行模拟预演;(6)准备操作工具;(7)接受操作执行命令;(8)实际操作;(9)操作后全面复查;(10)操作终了汇报;(11)盖章;(12)做好各种记录;(13)操作评价等13道工序,这就是操作票规定的工序标准和程序。

始终做到操作前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三对照”即:1)对照操作任务,运行方式,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2)对照模拟审查操作票,进行模拟预演;3)对照设备名称编号无误后方可操作。

“三禁止”:1)禁止操作人监护人一起动手操作,失去监护。

2)禁止有疑问盲目操作。

3)禁止边操作边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分散精力。

“五不干”:操作任务不清不干;无操作票不干;操作票不合格不干;无监护人不干;设备名称编号不清不干。

2.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随着电力系统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使用,对运行人员除进行新设备、新技术的原理、性能等理论知识的培训外,在倒闸操作方面进行一、二次设备操作配合的强化训练,加强《安规》培训,使员工能准确地理解《安规》的每一条规定,这是正确执行安规的前提。

能有效的避免因运行人员业务不熟悉造成的误操作事故。

2.5加强完善防误闭锁装置管理(1) 要提高各级领导对防误闭锁装置的认识,突出防误闭锁装置的重要性;(2) 要选用可靠性高、设计合理、功能完备的防误闭锁装置,同时要加强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的安装、使用、检修的培训,提高运行检修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性能、构造的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和检修方法;(3)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误闭锁装置运行维护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五防":即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误拉合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2.6实施监护到位,严把现场质量关对于比较重要的操作都必须有专业人员在现场把关,就是一般的操作也应做到监护到位,谨慎操作、3秒思考。

实践证明,实施操作监护到位,严把现场质量关,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不仅能有效地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而且对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水平,缩短操作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8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在安全生产中及时有效地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关心职工疾苦,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成为职工的贴心人。

加强职工的心理训练,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消除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树立稳定而乐观的工作态度,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另外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运行倒班方式,保证运行人员休息充分,上班时精力充沛。

尽量避开交接班前后安排操作任务,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分析与处理1 直流接地故障原因分析( 1)直流回路在运行中常常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接地。

如设备传动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压 ,设备质量不良 ,绝缘材料不合格 ,绝缘性能低 ,直流系统绝缘老化 ,或存在某些损伤缺陷,均可引起接地或成为一种接地隐患。

( 2)由于气候因素造成接地是一种最常见的情况。

如雨天或雾天 ,二次回路及设备严重污秽和受潮、子箱进水 ,可能导致室外的直流系统绝缘降低 ,从而造成直流接地或引发直流接地。

( 3)小动物爬入或小金属零件掉落在元件上造成直流接地故障。

如老鼠、蜈蚣等小动物爬入带电回路造成接地 ;某些元件有线头、未使用的螺丝、垫圈等零件掉落在带电回路上造成接地。

( 4)因工作人员疏忽造成的接地。

在带电二次回路上工作 ,将直流电源误碰设备外壳 ,此种情况多为瞬间接地 ;在电缆沟施工将带电的控制电缆损伤 , 造成接地 ;检修人员清扫设备时 ,不慎将直流回路喷上水造成接地等。

另外 ,检修人员检修质量差也会留下接地隐患 ,如室外设备未加防雨罩、次回路漏接线头、将控制电缆外皮绝缘损伤等。

此时接地信号不一定立即发出 ,但具备一定外部条件 (如潮湿或操作设备 )时 ,就可能引起直流接地。

2 直流接地故障的危害直流接地故障中 ,危害较大的是两点接地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一点接地可能造成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或者拒动 ;而两点接地 ,除可能造成继电保护、信号、动装置误动或拒动外 ,还可能造成直流保险熔断 ,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 ,在复杂保护回路中同极两点接地 ,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 ,不能动作跳闸 ,致使越级跳闸 ,造成事故扩大。

( 1)当发生直流正极接地时 ,可能会引起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

因为一般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圈以及继电器线圈是与负极电源接通的 ,如果在这些回路上再发生另一点直流接地 ,就可能引起误动作。

( 2)直流负极接地 ,也可能造成保护及自动装置拒绝动作。

因为断路器的跳、合闸线圈以及保护继电器会在这些回路再有一点接地时 ,线圈被接地点短接而不能动作。

同时 ,直流回路短路电流会使电源保险熔断 ,并且可能烧坏继电器接点 ,保险熔断会失去保护及操作电源。

3 直流接地故障的处理查找接地点要借助装置和手动拉路。

自动查找接地装置是提高检查接地速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由于直流网络的庞大 ,自动装置往往只能检查到某些专用干路 ,对于具体细节或复杂的直流接地 ,更多的还是要靠手动拉路查找。

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①分清接地故障的极性 ,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②若二次回路有工作 ,或有设备检修试验 ,应立即停止。

拉开其工作电源 ,看信号是否消除。

③对于不太重要的直流负荷及不能转移的分路 ,可用“瞬时停电”方法 ,检查该分路中所带回路有无接地故障。

④对于重要的直流负荷 ,用转移负荷法 ,检查该分路所带回路有无接地故障。

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 ,并由 2人及以上配合进行 ,其中 1人操作 , 1人监护并监视表计指示及信号的变化。

利用“瞬时停电”方法查找直流接地时 ,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①断开现场临时工作电源 ;②断合事故照明回路 ;③断合通信电源 ;④断合附属设备 ;⑤断合充电回路 ;⑥断合合闸回路 ;⑦断合信号回路 ;⑧断合操作回路 ;⑨断合蓄电池回路。

若进行上述各项检查后仍未查找到故障点 ,则应考虑同极性两点接地。

当发现接地在某一回路后 ,有环路的应先解环 ,再进一步采用断开关的办法 ,直至找到故障点并消除。

对于两点及多点接地 ,需同时断开两路或几路直流回路 ,接地才能消失 ,要注意断开每一路接地点时 ,观察直流电压恢复升高的情况 ,从而将接地点消除。

此外 ,还有一种最难查找的接地就是大范围、专业的多点不同时不完全接地 ,这种情况多为雨天所致 ,而同一接地点往往也是时好时坏。

遇到这一情况 ,只有细心观察 ,认真进行查找。

暴露在室外的端子箱、故障按钮等设备 ,由于下雨渗水 ,很容易产生直流接地 ,对此应加强密封 ,事故按钮加防护罩 ,既可防雨又可防止误碰。

处理事故按钮接地时 ,为防止开关碰掉闸 ,可将接于按钮的线从配电室或控制室端子排解除。

为了防止误跳闸 ,可申请暂时停用事故按钮 ,但必须向值班人员交待清楚 ,在天气好转后要尽快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