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经济学基本概念能源经济学课件能源经济学课件

能源经济学基本概念能源经济学课件能源经济学课件

3
第一章 能源经济学基本概念
能源的概念
【能源】 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 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 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 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 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 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 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
0.18 0.29 0.8 0.51 1.39 1.42 0.95 0.66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发电量年增长率 GDP年增长率
20
能源弹性系数的分类
(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指电力消费增长率 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它是反映电力消 费量增长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量年增长率 GDP年增长率
电力消费量和国民经济指标的选择,可根据不同的 目的,分别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工 业部门电力消费量和工业总产值。
5
能源的分类
2.按能源的成因划分。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 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
3.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分为再生能源 和非再生性能源。 4.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分为常规能 源和新能源。
6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 何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即从自然界直接取得 并不改变其形态和品位的能源。为原煤、原油、油页 岩、天然气、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风能、太阳
2946.9 12.3
原煤产量
万吨
同比%
21994.00 22697.17 21927.62 22869.90 22214.20 22028.77 23935.73 22700.20 21333.70 21128.70 17000.80 18735.64 21849.80
-1.3 5.19 9.18 10.8 12.1 10.89 17.35 18.5 13.9 17.5 21.2 7.19 4.2
(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
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从总体上综合反映能源 消费总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增长率 GDP年增长率
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能源弹性系数呈不断上升的 趋势。从2002~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均超过9%,2002年后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
2.能源弹性系数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并能概括多 种因素。
3.能源弹性系数在一个国家的年度之间以及不
同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它受各国或各时期
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
人口多寡、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17
能源弹性系数的分类
(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亦称能源生产增长系数,是指能 源生产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是反映能源 生产量的增长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能源生产年增长率 GDP年增长率
国民经济指标,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 指标。与国外对比,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能源生 产总量是指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不包括二次能源产量, 因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它只改变 能量形态,并不增加能源的资源量。
18
能源弹性系数的分类
15
3.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 有效能源/实际能源消费量×100 %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一个体系(国家、地区、 企业或单项耗能设备等)有效利用的能量与 实际消耗能量的比率。它是反映能源消耗 水平和利用效果,即能源有效利用程度的 综合指标。
16
4.能源弹性系数
1.【能源弹性系数】 亦称能源弹性。弹性可简单 地理解为反直性或敏感性。它是衡量某一变量的 变化所引起的另一相关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指标。 通常表示为在某一变量变化1%时,另一变量变 化的相对程度。
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 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 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 煤加工产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转换产出的焦炭, 煤气;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 油、液化石油气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气转换产 出的电力。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能源弹 性系数出现起伏,但总的趋势是逐渐下降。目前世界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总体上在0.5以下的水平上。相比之下,中国的能源消 费弹性系数较高且与世界总体的发展趋势相背离,这表明中国
仍处于工业发展中期。 19
能源弹性系数的分类
(3)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是 指发电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是 反映发电量的增长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的指标。
汽油产量
万吨 同比%
574.9 570.34 541.67 527.9 536.4 544.17 518.38 479.9 483.2 532.5 505.9 531.05 536.7
7.50 12.80 6.69 9.70 7.50 6.63 2.84 -6.40 0.90 6.90 9.00 -0.13
资源。
4
能源的分类
1.按能量的原始来源划分。 第一类,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其中最 主要的是太阳辐射能。 第二类,来自地球自身的能量。包括火山、 地震、地下蒸汽、热岩层、地下热水。 第三类,来自地球及其它天体的相互作用所 产生的能量,地球—月亮—太阳系统由于相互 引力的作用,使海水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
【新能源】是指人类新近才开发利用或正在研 究开发,今后可以广泛利用的能源,如太阳 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9
能源生产量统计
能源生产量统计是反映能源生产规模、构成、生产成 果和发展速度的主要指标,为编制能源生产计划、检 查能源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能源合理构成,研究 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按能源的成因分为 一次能源产量和二次能源产量。
13
能源经济效益(利用效率)统计
能源经济效益是指投入能源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的比 较。能源经济效益体现在能源系统流程的始终,它 涉及生产领域,也涉及到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它 存在于任何经济形态之中,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 了解能源系统流程各个领域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能源合理有效利用程度。
能源经济效益指标按其反映的范围可分为宏观经 济效益指标和微观经济效益指标。前者是反映全 社会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指标;后者是反 映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的指标。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
同比 %
20528.6 1.10
21457.6 7.70
20848 7.60
21850.8 9.20
21763.2 11.50
21452.8 10.80
22805.1 15.00
21467 16.70
19960.6 13.40
19724.7 15.50
16310.8 18.40
17841.2 7.50
12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次能源生产量】是指生产一次能源的企业在报告 期内将自然界现存的能源资源经过开采而产出的合格 产品,如煤矿采掘的原煤,油田开采的原油,气田开 采出的天然气等。 人类通过发电装置生产的电力,应作为二次能源,但 为了在统计中便于处理,将水电、核电、风电、太阳
能电视为一次能源产量。
【二次能源产量】是指报告期内将一次能源经过各种 加工转换设备(如发电设备、洗煤装置、炼焦炉、工 业锅炉、炼油设备、煤气发生炉、煤制气、油制气、 焦制气装置)所产出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各种合格能源 产品。电力、热力、洗煤、焦炭、各种石油制品、 焦炉煤气、城市煤气等。
(2)不确定性问题
燃料价格的确定 能源耗损率 新电站投资形式数量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石油输出国垄断 政治变动
(3)公平问题
国内方面 国际方面 代际间方面
2
《能源经济学》结构
第一章 能源经济学基本概念 第二章 能源资源发展趋势及格局 第三章 可耗竭资源理论 第四章 能源价格形成与定价模式 第五章 能源政策的财政手段 第六章 各国能源战略目标 第七章 专题分析 电力工业改革投资分析 第八章 能源利用与环境问题 第九章 可再生能源经济政策与相关法律解读 第十章 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及节能减排
► 能源折标煤的折算系数=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 克标准煤的热值7000千卡 每千克标准油的热值10000千卡 ;1千瓦•时水电相当于 3.6兆焦,换算成煤当量的系数是0.123
11
能源生产量统计
年月
2008-12 2008-11 2008-10 2008-09 2008-08 2008-07 2008-06 2008-05 2008-04 2008-03 2008-02 2008-01 2007-12
7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生态循环中能重复产生的自 然资源,它能够循环使用,不断得到补充,不会随 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具有天然的自我再生 功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是人 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水力、潮汐、太阳 辐射、风力、海洋能、草木燃料、地震、火山活动、 地下热水、地热蒸汽、温泉、热岩层以及从有机物
19914.7 4.6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同比 %
2739.6 -7.9
2540.2 -9.56
2645.02 -3.97
2892.5
3.4
3160.6
5.1
3195.35 8.07
2934.46 8.27
2933.8 11.8
2814.3 12.8
2897.8 16.6
2337.8 14.3
2831.52 8.96
【能源生产量的综合计算】 1、首先将各种能源产品分别按实物量统计,实物量统计 仅反映各能源品种的产量,不是能源产品的生产总量。 2、为了综合反映能源生产总量,须将各种能源产品按各 自不同的发热量计算出共同的换算标准。我国采用标准煤 计算,每千克标准煤含热值为7000千卡。能源生产总量并 不等于各种能源换算成标准煤之和,因为二次能源是由一 次能源转换产生的,所以能源生产总量是各种一次能源生 产量标准煤之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