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落叶一、说设计意图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韵律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控的、比较枯燥教学活动,活动中,大部分是以教师及主观思维为主,以教师的示范教授为主,幼儿往往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动作进行模仿表演。

而今,在认真解读贯彻《指南》的过程中发现,韵律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创编教授,幼儿模仿学习”,而应是“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让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以幼儿为主,以游戏为主,把活动还给幼儿,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发的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作品。

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音乐素材是省专家提供的梁翘柏的作品《第八十八号》,曲式结构是aba,整首音乐旋律非常的优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比较悲伤的,整首音乐共有4分12秒。

当时专家们指定此次的课题及形式就是大班的韵律活动《落叶》。

接到任务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倾听音乐,寻找音乐中符合落叶形象的段落,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事先设计赋予了该音乐一定的音乐形象及故事情境(树叶发芽、长大、离开妈妈在空中飞舞,最后飘落到各地),根据故事需要,剪辑了作品中的音乐来作为我本次韵律活动的音乐。

该音乐《落叶》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素材。

音乐中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a段主要表现小树叶在树妈妈的呵护下发芽长大的情景,b段主要表现小树叶不想与妈妈分离却不得不飘落到地面的情景,c段主要表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空中飞舞最后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大班幼儿已初步具有音乐的感受能力,喜欢并愿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分析后,根据大班幼儿在音乐感知理解表现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对《指南》的理解,确立了以下目标:1.观察树叶生长和树叶飘落的情境,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树叶生长及飘落的样子。

2.感知理解音乐,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树叶和落叶,享受创编动作表现艺术美的乐趣。

3.了解树叶的生命故事,在游戏中体验大树与树叶之间浓浓的爱。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能运用肢体语言去大胆表现音乐,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落叶生长、飘落的情景及不愿与树妈妈分离的悲伤情绪,体验到大树与树叶之间浓浓的爱。

(四)教学准备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的姿态及树叶飘落的情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创编肢体动作做好铺垫)。

2.剪辑好的音乐,制作多媒体音乐视频。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二)学法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儿童学习音乐,首先应该学习听完整的优秀音乐,而且需要学到能听出这些好的音乐中的一切细微变化及独特情趣,并能对这些音乐及其细微变化熟悉到能够做出直觉反应的程度。

”根据这一教学理论,在活动过程中,欣赏法、对比法和游戏法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法,这两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感受音乐、自由表现的机会,同时肯定和接纳幼儿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四、说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程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促进幼儿的艺术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多种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音乐。

1.幼儿用身体模仿树叶造型,游戏树叶变变变。

2.播放完整音乐,请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3. 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故事。

(二)分段欣赏、理解、创编音乐故事内容。

1.理解音乐a段,尝试创编树叶发芽的动作。

2.理解音乐b段,创编与大树妈妈分离及飘落在地面的动作。

3.理解音乐c段,创编落叶随风飘舞远离树妈妈的情境。

(三)整体感知音乐,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用肢体动作有感情的表现音乐。

1.通过回忆故事情境,让幼儿再次感受大树与树叶之间的情感从而提升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2.幼儿与教师合作听音乐自由表演。

3.分享:让幼儿说说我的这片树叶最后落在了哪里?4.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五、说教学反思与不足(略,现场反思)【篇二: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踢踏舞】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踢踏舞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脚部动作加以表现。

2、启发幼儿利用十六宫格相互合作,共同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3、让幼儿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脚印”的图片若干;十六宫格板五张。

2、踢踏舞的录像;简易踢踏舞鞋若干双(与幼儿人数相等,可自制)3、激烈欢快的乐曲一段。

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舞蹈。

你们想不想看?”(“想。

”)“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录像中的叔叔真厉害,他们用脚踩出的节奏好听吗?(“好听。

”)那你们的小脚能不能踩出这么好听的节奏呢?(“能”;“不能”)不管怎么样,今天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1、出示十六宫格板,教师摆节奏谱。

师:“瞧,老师特地请来了这些小脚印帮忙,看看我是怎么摆的。

”教师演示。

2、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三种节奏。

(1)教师引导幼儿对三种节奏逐个学习。

师:“这么多的小脚印该怎么踩呢?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好吗?”(一个即四分音符,踩一下;一个即八分音符,踩两下;空格即休止符,不踩)(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语音谱,边用脚踩相应的节奏。

师:“真不错,那我们就看着这些“小脚印”一边念一边踏脚,好吗?”(嗒嗒嗒嗒嗒)(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看图谱,边朗诵边踏脚。

师:“真好听!要是来点音乐就更好了。

加上音乐试试看,怎么样?” (4)幼儿看图谱随乐踏脚,教师用手指着图谱。

师:“真棒!那我们站起来踩节奏,好吗?不过,有个要求,在踩节奏时能象录像里的叔叔一样就用脚踩出节奏,嘴巴不发出声音,在心里念节奏,能不能做到?” 三、启发幼儿创编并表现新节奏1、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节奏,教师进行指导。

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脚印”和十六宫板,由你们自己来贴“脚印”,编节奏。

几个人一起合作,看看哪一组编的节奏最好听。

记住了,编好后,一组的几个小朋友要看着自己贴的“小脚印”,先来试着踩一踩节奏,好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较为协调又便于自己踩的节奏。

2、请各组的幼儿展示自己新编的节奏谱,并带领全体幼儿一起随乐踩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将四组新编节奏连起来完整的练习一次。

【篇三: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活动设计【活动时间】2015年10月20日【活动地点】舞蹈室【授课教师】王莉莉【设计意图】《喜洋洋》是一首经典民族乐曲,取材于山西民歌。

乐曲轻快活泼、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幼儿对乐曲非常熟悉,在很多场合都有听到过。

欢快的音乐,很吸引幼儿也易于幼儿接受,我又根据幼儿活动的特点将音乐截成了贴近幼儿生活的aba三段体曲式结构,设计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喜洋洋》。

活动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1. 感受乐曲活泼、轻松、热闹喜庆的风格。

2. 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3.喜欢与同伴合作表演,对乐曲有初步的感受力、表现力。

【活动重点】反复欣赏音乐,感受全曲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及节奏特点,对音乐有初步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难点】感知第一、三乐段与第二乐段的不同。

【活动准备】音乐,课件【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乐曲,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

二、基本部分(一)初步感知音乐1.幼儿欣赏音乐。

老师提问:“谁来说说看,你听了这首乐曲后,心情怎么样?”幼儿回答。

2.老师:“每个人听完这首乐曲后的感觉都不一样,王老师听完这首乐曲后也感觉很开心,这首乐曲一直都是这么欢快的吗?一起再来认真的听听看。

”幼儿第二边欣赏音乐。

3.幼儿再欣赏音乐,初步感知第一、三乐段与第二乐段的不同。

∞∞∞∞∞∞∞∞∞∞∞∞∞∞∞∞∞∞∞∞∞∞∞∞∞∞∞∞∞∞∞∞∞∞∞∞∞∞∞∞ 4.请幼儿用色彩来表现自己听完这首乐曲后的感受。

并感知第一段的乐曲跟第三段的乐曲是一样的。

(二)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1.刚才小朋友都用色彩来表达了自己听到乐曲后的感受,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听到乐曲后的感受呢?2.幼儿讨论3.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一下自己听到这首乐曲后的感受。

听到欢快的音乐可以用什么动作,听到优美的音乐的时候用什么动作来表现?4.幼儿集体配音乐表演。

(三)用新年活动表演乐曲1. 介绍乐曲这是一首陕西民歌,节奏活泼欢快,旋律优美,表达了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喜洋洋》。

2.他经常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播放,尤其是过年,下面我们来看看过年使人们都在干什么?播放课件。

3.刚才我们看到大人们都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大人们的事情用动作表演出来,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欢快的音乐我们可以拿来表演什么?优美的音乐我们可以来表演什么?4.请幼儿组内合作商量,你们想用欢快的音乐表演什么,想用优美的音乐表演什么?5.请两组幼儿展示,展示完请观看的幼儿说说刚才他们在欢快的音乐的时候表演了什么?在优美的音乐的时候,他们表演了什么?三、结束部分幼儿随音乐边表演边出活动室。

二0一五年十月十八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