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材料供应与管理

建筑工程材料供应与管理

第一章材料管理知识第一节供应管理概述一·物质,材料概述二·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类(2)按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分类(3)按材料的管理权限分类(4)按材料的使用方向匪类三·材料供应与管理的方针与原则(1)从施工的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的方针。

(2)加强计划管理的原则(3)加强核算,坚持按质论价的原则(4)厉行节约的原则四·材料供应与管理的作用和要求1.落实资源,保证供应2.抓好实物采纳运输,加强周转,节省费用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坚持定额用料4.严格经济奖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五·材料供应与管理的业务内容(1)两个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2)三个方面:材料的供,管,用三者之间是紧密结合(3)八项业务:材料计划,组织货源,运输供应,验收保管,现场材料管理,工程消耗核销,材料核算和统计分析等八项业务第二节材料计划与采购料消耗额1.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2.材料消耗定额的分类3.材料消耗的作用4.材料消耗的应用二·材料的计划管理1.材料计划的概念(1)应确立材料平衡的概念。

(2)应确立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观念(3)应确立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和开发资源的观念2·材料计划管理的任务(1)为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做好物质准备(2)做好平衡协调工作(3)采取措施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4)建立健全材料计划管理制度3·材料计划的分类4·材料计划的编制原则(1)政策性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4)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5·标志材料计划的步骤6·材料计划的编制程序(1)计划需要量(2)确定实际需要量(3)编制材料申请计划(4)编制供应计划(5)编制供应措施计划三·材料采购1.材料采购原则分类2.材料采供工作内容3.材料采购计划实施中的几个问题4.材料采购遵循的原则(1)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方针,政策,指令和规定(2)以需订购,按计划采购(3)坚持材料质量第一(4)降低采购成本(5)选择材料运输畅通方便的材料生产单位5.材料管理模式(1)分散采购的优点和缺点(2)材料采购管理模式的选择6.材料采购批量管理(1)按照商品流通环节最少的原则(2)按照运输方式选择经济批量(3)按照采购费用和保管支出最低的原则选择经济批量第三节材料的仓储与运输一·材料的仓储1.仓库的分类2.仓库的管理工作和特点3.仓库管理在施工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4.仓库管理额度基本任务5.仓库规则(1)仓库位置的选择(2)材料仓库的合理布局(3)仓库面积的确定(4)仓储规则6.材料账务管理(1)记账凭证(2)记账程序7.仓库盘点(1)盘点方法(2)盘点中问题的处理8.仓库控制规模——ABC分类9.仓库管理现代化二·材料的运输管理1.材料运输管理的意义与作用2.材料运输管理的任务3.运输方式4.经济合理化的组织运输第四节材料的场管理一·现场材料管理概念二·材料管理的原则和任务1.全面规划2.计划进场3.严格验收4.合理存放5.妥善保管6.控制颁发7.监督使用8.准确核算三·现场材料管理的内容1.收料前的准备2.受了验收的步骤3.几项主要材料的保管方法四·周转材料管理1.周转材料的概念2.周转材料的分类3.周转材料管理的内容4.周转材料管理的任务5.周转材料管理的方法第五节材料核算与质量监督管理一·材料核算1.材料核算的概念2.材料核算的基本方法(1)工程成本的核算方法(2)工程成本材料费的核算3.核算的的内容及方法(1)材料采购的核算(2)材料消耗量核算(3)材料供应的核算(4)周转材料的核算(5)材料储备的核算(6)工具的核算二·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建筑工程材料备案管理制度2.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第六节材料员的职责第二章建筑工程标准计量知识第一节标准一·标准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二·实施企业标准的监督第二节计量一·计量概述1.计量的概述2.计量的特点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1.计量认证2.实验室认可三·计量单位1.法定剂量单位的构成2.SI基本单位3.SI导出单位4.SI单位的倍数单位5.可与SI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6.法定计量单位与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四·计量单位换算,常用公式1.常用计量单位换算2.常用计算公式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一节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一·按技术的发展分类二·按主要性能分类三·按化学性质分类四·按工程项目分类第二节建筑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1.与材料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1)密度(2)表现密度(3)堆积密度(4)密实度2.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填充率3.与水有关的性质(1)亲水性和憎水性(2)吸水性(3)吸湿性(4)耐水性(5)抗冻性(6)抗渗性4.与热工有关的性质(1).导热性(2).热容量和比热(3).热阻数和传热系数(4).耐燃性二·材料的化学性质1.酸碱性及碱—骨科反应2.硫酸盐侵蚀性及钢筋的锈蚀3.碳化第三节建筑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一·材料的刚度二·弹性与塑性三·脆性与韧性四·材料的挠度五·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六·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第四节建筑工程材料的环保知识一·材料的放射性二·材料中有机物的污染及危害1.苯2.VOC3.甲醛三·其他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四·建筑工程,装饰材料的环保对策及措施建议1.严格源头把关2.设计先行,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管体系,推行行业达标3.加强全过程控制4.样板领路5.加强通风换气第四章建筑工程胶凝材料第一节水泥一·概述二·通用硅酸盐水泥三·水泥的交货,验收与运输,储存1.水泥的交货与验收2.包装,运输与储存3.水泥的受潮处理四·特种的发展与应用1.水利工程系列水泥2.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3.油井水泥4.道路硅酸盐水泥5.膨胀系列水泥6.装饰系列水泥7.砌筑水泥第二节石灰一·石灰的主要成分及特点1.石灰的主要成分2.石灰的特点二·石灰的品种组成,特征和用途三·石灰的主要技术指标四·石灰的包装,标志,储运,质量证书及保管知识第三节石膏一·石膏的分类及用途二·建筑石膏的特点1.凝结硬化快。

2.凝结硬化时体积膨胀。

3.孔隙率小,体积密度小。

4保温性和吸声性好。

5.强度较低。

6.调湿性.7.防火性好。

8耐火性,抗渗性,抗冻性好。

三·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四·建筑石膏的应用储存,保存第五章混凝土一·混凝土的分类二·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1.优点 a.原材料丰富,造价低廉。

b.性能可以调整。

c.与钢筋有牢固的粘结力。

d.湖北宁图拌合物有连高的可塑性。

e.良好的耐久性。

f.生产耗能低。

2.缺点 a.比重大,比强度小。

b.抗拉强度小。

c.导热系数大。

d.硬化较慢,生产周期长。

三·混凝土的性能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2.混凝土的强度3.混凝土的耐久性第二节骨科一·骨料的定义与分类二·细骨料1.砂的分类2.砂的技术要求三·细骨科1.石子的分类2.石子的技术要求3.石子的贮运四·轻骨科1.轻骨料的技术要求2.轻骨料的贮运,保存第三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基本参数的选取1.混凝土用水量的选取2.混凝土砂率的确定3.其他应注意的问题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三·混凝土配合比的适配,调整与确定1.适配2.混合比的确定四·特殊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抗渗混凝土2.抗冻混凝土3.高强混凝土4.泵送混凝土5.大体积混凝土第三节混凝土掺合料一·掺合料的概念和分类1.粉煤灰2.高钙灰3.粒化高炉渣粉二·掺合料的质量验收1.检验批的确定2.检验项目3.不合格品德处理三·磷矿渣及其他几种新型掺合料简介第五节混凝土的外加剂一·基本规定1.外加剂的选择2.外加剂的掺量3.外加剂的质量控制二·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1.品种2.适用范围3.施工三·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四·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五·旱强剂及焊强减水剂六·防冻剂七·膨胀剂八·泵送剂九·防水剂十·速凝剂第六节商品混凝土一·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分类二·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性能及质量要求三·商品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及检验第七节特种混凝土一·轻混凝土1.轻骨科混凝土2.多孔混凝土二·功能性混凝土1.防水混凝土2.耐热混凝土3.耐酸混凝土4.纤维混凝土三·聚合物混凝土四·其他混凝土第七节新型混凝土一·高强混凝土二·高性能混凝土三·特色高性能混凝土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