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十六氯及其化合物
实验目的 1.了解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验证卤素离子的还原性;
3.验证卤素及其含氧酸盐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内容 1.设计微型装置制取氯气、氯水、次氯酸盐、氯酸盐等;
2.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3.验证次氯酸盐、氯酸盐的氧化性。

实验重点 1.装置改进的设计;
2.氯气、氯酸钾性质验证的安全操作。

难点装置改进的设计。

实验用品
烧杯、橡胶手套、皮筋、青霉素药瓶、注射器、热水壶、淀粉碘化钾试纸、标签、pH试纸、醋酸铅试纸、
原液:浓HCl、浓H2SO4 、Br2、水
晶体:KMnO4、NaC1、KBr、KI
0.1mol/L: HCl、FeCl
2
、MnSO
4
、CCl
4
、H
2
SO
4
6mol/L: NaOH、KOH
安全知识1.卤素单质有一定的毒性,注意操作规范,在通风厨内进行。

2.实验药品用量要尽量的少,浓盐酸逐滴加入因反应剧烈。

3.移取液溴时,需戴橡皮手套。

溴水的腐蚀性较液溴弱,在取用时不允许直接倒而要使用滴管。

不慎把溴水溅在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稀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

4.氯酸钾是强氧化剂,实验时应将撒落的氯酸钾及时清除。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指导法、练习法作业布置撰写本次实验报告;
预习过氧化氢、硫的化合物。

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内容
一、装配多功能装置
制取氯气、次氯酸钠、氯水等,同时验证卤素单
质的氧化性。

密闭多功能瓶:将橡胶手套套在烧杯
上。

注射器:浓盐酸2mL。

反应器:7个青霉素药瓶(贴签)
○1KMnO4晶体1/4平勺(放在外侧,易于观察),○2KBr溶液1/2V、○3KI溶液1/2V、○4水1/3V、○5FeCl2溶液1/3V、○6 NaOH溶液70%V、○7空瓶(放中间)。

用橡皮筋捆绑。

实验十七过氧化氢、硫的化合物
2.实验步骤:
大试管中加入Na
2O
2
(约一平勺)、5mL冷H
2
O后,用冷的
2mol/L 稀H
2SO
4
(约3mL)调至弱酸性(使Na
2
O
2
完全反应),pH
试纸pH=5-6,过滤后的溶液含6-8% 的H2O2 。

分成4份(3份做性质,1份做鉴定)。

二、验证H2O2性质。

1.原理:
过氧根:×是得到的电子,sp2杂化轨道是直线,p轨道是相碰的椭圆。

是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的一个离子团,他们共用了一对电子,所以每个氧原子是7电子的结构,呈-1价,需要左右各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H2O2 O为-1价,氧化态居中,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实验试剂:
铁粉、碎瓷片、MnO
2
、0.2mol/L的稀硫酸、稀HCl、KI 、
KMnO
4、品红溶液、pH试纸等。

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注:H
2
O
2
+KI现象与H
2O
2
的量有关
3.实验步骤:
向 KI 溶液中滴加 H
2O
2
,溶液变黄生成 KI
3
H
2
O
2
+ 3KI + 2
H+ = KI
3 + 2H
2
O + 2K+ 继续滴加 H2O,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三、H2O2的鉴定--过氧链的转移
1.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2mLH
2O
2
溶液,0.5mL乙醚,1mL稀H
2
SO
4
,再加3
滴K2Cr2O7溶液,观察溶液和乙醚层颜色变化。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K2Cr2O7,橙红色,不溶于乙醇,一类致癌物)具有强氧化性,与 H2O2反应可将 -O-O- 转移至重铬酸钾中,生成不稳定过氧化铬CrO5(即CrO(O2)2蓝色,+6价铬),易分解。

但易溶于乙醚,若萃取到乙醚层中则相对稳定。

为防止其分解,须在冷水中进行。

萃取到乙醚层中的CrO5,时间久了,也会分解,生成3价铬,进入水相呈绿色。

因此,通常用此方法鉴定Cr2O72-、CrO42-和过氧化物的存在。

2.应用:
交警用经硫酸酸化处理的三氧化铬(CrO
3
)(与重铬酸钾原理类似)硅胶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根据硅胶颜色的变化(硅胶中的+6价铬能被酒精蒸气还原为+3价铬,颜色发生变化,同时根据平衡,发现喝的越多一般颜色越深橙黄变灰绿),可以判断司机是否酒驾。

CrO(O
2)
2
前一个O -2价,后4个O -1价,2CrO
4
2-黄色
(K2CrO4)+ 2H+(酸性条件下) = Cr2O72-(橙色)+ H2O +6价二类致癌物致癌 +3价无毒
注意:实验室废液不能随意倾倒,需倒入指定器皿。

四、硫的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八氮的化合物
实验十九磷及其化合物
实验二十碱金属、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
实验二十一铝及其化合物
实验二十二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化为羧酸,并产生金属银沉积于玻璃反应器皿壁上(银镜),常用于制作瓶胆和镜子。

还可用于鉴别醛与酮。

该试剂应现配现用,不宜保存,久置易生成易爆的雷爆银(主要成分为氮化银)。

银氨试剂中加几滴乙醛溶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写出反应式:
C
6H
12
O
6
+[Ag(NH
3
)
2
]OH C
5
H
11
O
5
COONH
4
+3NH
3
+Ag↓+H
2
O
教学反思在做铜、锌配合物的生成和溶解性时,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非常准确,但从实验报告中所写方程式可以看出,在
CuSO
4、ZnSO
4
、溶液,逐滴滴加稀NH
3•
H
2
O时刚开始产生的蓝色沉
淀与白色沉淀,学生误以为是 Cu(OH)2和Zn(OH)2,实为碱式硫酸铜和碱式硫酸锌。

实验时,以后教学中应就此强调。

在做硫化铜的溶解性时,有学生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很少量的硫化钠,虽然现象十分明显。

但生成的硫化铜过少,而硫化铜为无定型沉淀,在加入过量的浓盐酸时,硫酸铜与浓盐酸生成的四氯合铜酸使试管内充满绿色,覆盖了极少量的硫化铜的颜色,使得硫化铜无法被观察到。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强调加入硫化钠的量。

实验二十三第一过度系元素铬、锰、铁
实验目的1.了解第一过渡系元素锰化合物的制备;
2.掌握第一过渡系元素铬、锰、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内容 1.铬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锰(Ⅱ)的还原性和锰(IV)、锰(VII)的氧化性2.银氧化物
的生成和性质;
3.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重点铬(VI)的氧化性;铬(III)的还原性;锰(Ⅱ)的还原性和锰(IV)、锰(VII)的氧化性。

难点铁的配合物
实验二十四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与组成测定
实验二十五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二十六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二十七离子鉴定与未知物的鉴别
实验二十八五水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实验二十九高锰酸钾的制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