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儿童创造力

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儿童创造力

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创作活动激发儿童创造力——小学美术活动中儿童创造力培养初探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包龙慧[摘要]:家乡特色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于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以家乡特色文化为美术创作的主题,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室,参与到社会美术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通过质疑、探究、了解、体验、参与、创造,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结合课堂内外开展丰富的主题美术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和创造热情,增强学生对家乡和人类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为儿童形成创造型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造力的培养家乡特色文化小学美术活动作为美术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已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被广大一线的美术教师所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资源的单一与不足,发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我国各地由于自然环境不同,风土人情各异,每地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就为开发、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家乡特色文化”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色以家乡特色文化为主题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内容:(一)以地域传统文化为引领,以传统民俗文化“坑口生菜会”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

坑口村有流传几百年历史的著名的传统民间习俗活动“生菜会”,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文化。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开始一连三日在坑口村观音庙举行摆生菜宴、烧大香、摸蚬摸螺、醒狮表演和连台大戏等传统节目……节日的坑口村洋溢着浓郁的庙会风情。

坑口小学坐邻坑口村北,大部分生源来自坑口村,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习俗,为我们美术主题创作提供优越的资源和条件。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这一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二)以“家乡古建筑文化”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

广州市荔湾区处于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的优越的地理位置。

芳村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聚龙村。

聚龙村坐落在冲口街陇西与招村之间,村口正对一湾河水,整修过的河岸两边古榕蔽日,仍带有田园风光。

聚龙村现占地5200多平方米,保存有古屋前后三排,共20间。

这个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居住着上百名男女老少。

聚龙村的青砖大屋,墙脚用整块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绘有富贵吉祥图案。

大屋的门分几层,从外到内,依次是角门、趟栊门、大门。

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是儿童进行美术创作的又一丰富的主题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质疑、探究、写生等美术实践活动,更加全面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特色,进而增强探究家乡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了以“聚龙古村”为主题的一系列的美术创作活动,通过资料收集、摄影采风、写生采风和美术创作等一系列的美术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生创作出了形式多样的充满生命力的美术作品。

学生电子报刊“走近聚龙古村”获得了区电脑制作活动三等奖,学生聚龙古村建筑写生作品,多件发表在书刊上。

(三)以“现代西关风情“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

西关是荔湾的旧称,是广州的老城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摩登的现代时尚在这里融会贯通。

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蜚声海内外。

全长约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悠久的商业文化、独特的建筑文化(西关大屋、中西合璧的骑楼等)、浓郁的西关民俗文化、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关风情特色,并构筑成一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

以“现代西关风情”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体验采风和美术创作等美术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内容更加丰富。

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增强学生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之情,从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特色的美术作品。

学生创作的水墨画《热闹的上下九步行街》表现了步行街上行行色色的人物活动,活灵活现表现出了上下九步行街的浓郁现代西关风情,获得广州市学校美术创作活动现场赛一等奖。

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从而关注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增长了学生对历史与地域特色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

二、“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是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激趣,激发创造的热情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因子孕育于童年期,潜藏在儿童的兴趣中。

陶行知也认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之创造力,连小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加入孩童生活中,便发现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人创造力”。

为此我们要把握这一有利时期,对儿童施加积极的教育和影响,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逐步滋长为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成为巨大的创造潜力。

兴趣是创造的先决条件,它可以激发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使之转化为内在的志趣,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达到入迷的程度。

在儿童美术教学实践中发现儿童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否则,没有兴趣的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时常出现“老师我不会画”的现象。

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儿童浓厚的兴趣,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激发儿童创造的热情,为儿童形成创造型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1.内容激趣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儿童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有趣的教材,能真正调动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会使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保持注意力和愉快学习的心情。

因此,在选择教学和教材内容时,要选择形式新颖的、富有情趣的、新奇的内容。

如:“生菜会”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有趣的绘画题材,其中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活动,蕴涵许多民间美好的寓意,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很兴趣,如:烧大香祈福、摸螺摸蚬求子、醒师表演迎宾客、对台大戏、生菜宴等等民俗活动;以及生菜会中有趣的人物动态,如:扛大香的人、手推婴儿车中的小孩、吃生菜包的人等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还原一百年前的生菜会”和“一百年后的生菜会”等多种角度启发学生大胆畅想,创意表现,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活动《吃生菜包的人》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人物吃生菜包时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表现,并自由添画背景,提供各种工具材料,如彩色卡纸、版画制作工具等。

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儿童十分感兴趣,儿童非常兴奋,创造性地添画生菜谱、门窗、灯笼等丰富的画面。

2.活动过程激趣为了调动儿童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师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都要贯彻兴趣性的原则。

即开始部分的资料收集——采风活动——欣赏评述——美术创作——评价活动等都要以“活”和“趣”方面设计。

让儿童在有兴趣的气氛中进行美术活动,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活动愿望,激发儿童创造的精神。

(1)资料收集活动中激趣:教师首先用创设情境和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质疑,然后采取分小组收集竞赛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家乡民俗文化“生菜会”的兴趣。

每个小组都给出明确的收集任务,如A组主要负责收集有关“生菜会”的历史、传说故事;B组负责收集“生菜会”的吉祥物、民俗活动形式等资料图片,C组负责调查收集今几年来开展情况和图片资料等等,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收集,学生做小老师的进行课堂的汇报竞赛活动。

通过分组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2)采风活动中激趣:通过举行全校师生“生菜会”主题摄影比赛和展览,激励学生和教师亲自参与体验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民间习俗。

通过现场采访、摄影采风、写生采风一系列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身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加深情感体验,促进美术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收集资料和体验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致非常高,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精神。

他们一改平时害羞主动去采访路人和民警叔叔;学生的观察力更敏锐了,他们用孩子特有的视角去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如:坐在车里手拿风车正在吃东西的幼儿,卖菠萝鸡的朴实的老爷爷,虔诚烧香的婆婆,敲着捐款箱的白发老人等等。

在写生采风过程中,学生非常投入,沉浸在写生和创作中,不知疲惫,连续作画一两个小时老师要求休息都不愿意停笔,路人的围观议论丝毫没有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

(3)欣赏评述活动中激趣:欣赏评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了解学习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样式,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作欲望和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如农民画《酿酒》夸张质朴的人物造型手法;名作《清明上河图》长卷式、散点式构图等。

欣赏评述活动中主要采取小组探讨交流、小组汇报和全班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4)主题美术创作活动中激趣:表现内容的丰富性激趣:通过丰富有趣创作内容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如民俗活动(烧大香祈福、醒狮表演、对台戏等)、有趣的人或事、畅想古代或未来生菜会等等表现内容。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激趣:动画故事短片制作、电脑绘画、线条画、版画、瓶画、油画棒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美术创作的样式,也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通过不同的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形式的选择从综合技法探索中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

创作形式自主性激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采取个人或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创作,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内容和表现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孩子们的自主性强了,创作的兴致高涨,创作出的作品个性十足,特别是美术组的孩子对各种画种和表现方式都欲欲跃试。

(5)评价活动中激趣:改革评价方式,改变以往单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活动中去,通过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等方式,通过班级展示、校级展示和各种比赛活动等,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在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整合知识,创作性运用知识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班级展示激趣:分班级展示创作作品,从构思选材的趣味性、新颖性;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大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