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概念界定:三)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定义参照教师专业能力的定义,笔者将本研究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定义为:当前,广西区级示范幼儿园中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及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学、人际交往合作、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行为水平。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划分为教学设计能力、实施与评价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教学机智及教师角色转换能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主要是从教师与幼儿、家长、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是从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等维度进行考查。

6 境卫生,能有效地根据教育目标和班级空间与人数比,设置区域活动的能力)、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应具有随机教育的能力(教育机智的体现)、制定活动计划的能力(活动目标多层次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最后,教师还需有组织一日生活与教学的能力,这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

张博(2003)强调较高的教育能力、高水平的活动设计能力、对环境的设计和使用能力。

庞丽娟(2003)强调幼儿教师设计教育活动时,要有对教育内容1/ 10进行有效地选择、组织的能力;能为幼儿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具有领导和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

黄敏(2005)强调设计活动的能力。

李辉 (2004)强调教学能力(计划与准备、实施、评估)。

金洁(2004)从教育活动过程的角度,强调教师活动组织时的导入能力,讲解能力、有效提问的能力、知识技能的强化能力、活动环节的过渡衔接能力,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能力、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能力、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的沟通与应变的能力、最后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

岳亚平(2004)强调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智慧。

叶丽(2008)在她的硕士论文中,考虑到专业能力的动态性问题,从幼儿教师的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出发,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包括五个维度: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宁福秀(2008)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包括:选择与创造能力;预设与生成能力;环境创设能力。

由上述可知,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分析与评价幼儿及活动后反思的能力是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还需要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环境创设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3)从教师的角色看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教育活动过程---------------------------------------------------------------最新资料推荐------------------------------------------------------ 中,教师主要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以及教育合作者的三个角色,如此以来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研究者应具有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合作者需要与幼儿、家庭、同事有良好沟通能力等从教师与幼儿关系看,黄慕琼(1994)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角度提出教师需要有观察、判断、评价幼儿的能力;塔娜、钱君秀、金洁(2004)应该有观察、了解、判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技能。

袁爱玲(1997)认为幼儿教师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能力、开发幼儿各种潜能的能力:形成幼儿健康非智力品质的能力;邹朴(2019)提出的养护能力。

饶淑园(2019)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

张博(2003)与幼儿进行高水平互动的能力、对问题幼儿进行研究的能力。

庞丽娟(2003)认为幼儿教师需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

黄敏(2005)提出指导幼儿的能力。

与幼儿交往是建立在关心、尊重、鼓励幼儿的基础之上;为了幼儿教师更好地组织幼儿一日生活,需要教师有建立与培养幼儿常规教育的能力,常规教育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

3/ 10正是幼儿娇嫩的身心,需要教师特殊的爱护、保护。

这也正是幼儿教育任务保教结合的任务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提高对幼儿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能力。

从家园关系看,袁爱玲(1997)强调开展家园同步教育的能力;张博、李辉强调与家长 5 8 习发展、教学、团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8,这与 NAEYC、 NBPTS 所要求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类似。

(三)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研究的述评从研究的主体看,既有学者的研究也有幼教一线实践者的经验总结,大多数为学者们的理论研究。

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都很重视调查法的运用,有运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也有运用开放式的访谈进行调查,而调查法是本研究借鉴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内容侧重实证幼儿教师某方面的专业能力,对幼儿教师整体情况研究较少。

从前辈们的研究结果看,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以及支撑教学能力的环境创设能力,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同事的沟通交往合作能力,幼儿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

这也将成为本研究的重要研究维度。

本研究试图在运用调查法的基础上,再运用观察法,观察幼儿骨干教师一日生活。

在分析出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特征基础上,挖掘形成骨干教师专---------------------------------------------------------------最新资料推荐------------------------------------------------------ 业能力特征的背景和条件,从而为促进骨干教师成长提出有效的建议。

四、概念界定(一)骨干教师在一定的人群中,人的差异客观存在。

因此,在人群中总存在一个由优到劣的等 7 沟通的能力、协调家园关系的能力。

彭丽娟(2004)从人际关系角度认为幼儿教师需要有与家长、同事交往的能力。

顾玉华认为的团队合作能力等,如此看来从人与人的关系来探讨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视角。

(4)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看幼儿教师专业能力黄慕琼(1994)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参与幼教科研,具备幼教科研能力;袁爱玲(1997) 、邹朴(2019)从教师专业成长看,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庞丽娟(2003)认为幼儿教师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钱君秀(2004)认为幼儿要反思自身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能力。

顾玉华(2004) 认为幼儿教师应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饶淑园(2019、黄敏(2005) 强调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彭丽娟(2004)不断反思的能力。

幼儿教师自我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学者们从教师的自5/ 10学、自我反思、科研等角度来研究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由上述研究可知,国内幼教学者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类别比较丰富和具体。

强调幼儿教师专业基本技能,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方向一致,都强调教师教学能力,在教学能力中尤其强调环境创设能力。

此外,人际交往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角度。

2.国外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就国外关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资料来看,全美幼教协会(NAEYC)在《早期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概念体系》(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中就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做出了规定。

要求中也间接指明了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对评价儿童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与家长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教师的自我发展等能力(张元, 2003)。

此外,在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方面, NAEYC 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幼教职业从业候选人做出相应规定:(l)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2)构建家庭和社区的关系; (3)通过观察、建立档案、评价支持儿童及其家庭; (4)开展教与学;(5)成为一名专业人员。

(NAEYC, 2019) 从规定中可见,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儿童能力、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与家园沟通合作的能力。

可见,这是NAEYC 一直强调的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再有,从美国专业教师标准理事会(NBPTS)提出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也可间接窥见, NBPTS 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幼儿的了解、评价能力、课程整合,人际伙伴关系协调能力的重视。

(黄丽君, 2019)。

从国际儿童教学会师资训练会(AECE)对幼儿园教师评价标准中可见对幼儿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促进儿童发展、团体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能力的重视。

莫里森(G.S.Morrison)在其所著《当代美国儿童早期教育》。

从职业实践的角度来看,认为一名幼教专业人员应当有了解儿童、形成一定的教育哲学、设定计划、评价、报告、反思与思考、教学活动、与父母、家庭与社区合作者协同工作、从事道德实践、坚持不懈地追求职业发展机会的要求。

可见 G.S.Morrison 认为幼儿教师应具有评价、自我学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框架的主要内容表1: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能力标准框架专业能力项目专业能力标准对标准的解释一、了解幼儿1. 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并具有以此为依据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

幼儿教师应具有关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的知识, 并能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 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观察了解和评价幼儿的能力。

幼儿教师应理解观察评价幼儿的意义, 能够运用系统的观察记7/ 10录和其他适宜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对幼儿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价, 理解幼儿行为意义, 为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奠定基础。

二、环境创设 3. 教师应具有创设安全、尊重、支持和挑战的物质环境的能力。

幼儿教师应能够通过制作或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创设安全的, 满足不同幼儿需要的, 支持幼儿学习, 促进幼儿接受挑战的活动环境。

4. 教师必须具有促进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 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的能力。

幼儿教师应能够调控幼儿活动进程, 管理幼儿行为, 与幼儿交流、沟通、互动,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班级同伴关系, 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 5. 幼儿教师必须具有组织和指导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