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支一扶经验交流材料

三支一扶经验交流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三支一扶”工作的先进典型材料
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精神的具体
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县属于省级贫困县,需要“三支一扶”工作的大力支持,为进一步落实好这一计划,我们同“三支一扶”大学生们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工作上协调,在思想上指导,在生活中帮助,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这些大学生们的作用,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属于山西省贫困县。

参加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共95人,其中男30人,女65人;大学本科学历13人,专科学历82人;74人参加支教计划,13人参加支农计划,8人参加支医计划。

服务起始时间为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的共有32人,服务起始时间为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的32人,服务起始时间为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的31人。

由于我县“三支一扶”大学生素质普遍较高,熟悉业务知识较快,深受所在服务单位的欢迎,现有13名大学生
借调县直机关协助工作,2人考取公务员,1人考取事业单位。

二、“三支一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绩
目前,“三支一扶”大学生计划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已成为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局党支部研究,由局办公室主任张怀堂同志分管负责、局办公室承办并负责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把做好管理工作作为解决“三支一扶”问题的关键来抓,积极为在基层一线的“三支一扶”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

(一)健全完善了“三支一扶”大学生具体管理制度。

落实了所在乡镇的辅导员,“三支一扶”大学生在乡镇的辅导员均由乡镇副书记担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这些副书记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以及时了解他们在基层的工作情况。

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我们发现了很多“三支一扶”大学生们的感人事迹。

冯玲玲,是2009年来我县的大学生,在松村联校担任数学教师,在这担任教师的两年里,她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作为一个在沁的外地人,她很少回家,吃住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学生病了,她端水送药,学生遇到难题,无论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她都一一为他们疏导。


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问她累吗,她总是嫣嫣一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我问心无愧!”
(二)建立了乡镇辅导员定期联系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还经常深入到大学生服务地和他们面对
面交流,做一些思想上的交流,及时了解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们每年至少开两次“三支一扶”大学生座谈会,至少开一次茶话会,及时了解这些大学生们所想的,所需的,在工作中帮助他们协调,在思想上给他们以指导,在生活中尽量的帮助。

王志鹏,2009年来我县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沁外地人,他经常在座谈会中为我们的工作献演献策,并成立了在沁“三支一扶”大学生的QQ群。

(三)免费为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并建立了大学生“人才信息库”。

包括个人情况、政治面貌、毕业院校及专业等方面的内容,按照专业化挑选、专业化培养、专业化使用的原则,将其纳入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服务。

我县是省级贫困县,财政实力薄弱,人才缺乏,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望可见一斑,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尽量想办法留住,用住这些大学生。

(四)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日常工作表现、服务业绩等进行考核,考核情况存入本人档案。

在我县近年来的招
聘中小学教师、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决死队人员中,对服务期满并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了加5分的优惠政策。

这些来沁工作的大学生是沁县的财富,为了留住他们,我们还计划在未来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将指标中的10%用于专门招聘“三支一扶”大学生。

三、对“三支一扶”未来工作的思考
做好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人才强国的百年大计。

虽然我县已摸索出来了一些工作方法,但“三支一扶”工作仍然面对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有明确的政策出路。

要多措并举,从全局上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安排。

积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

(二)志愿者招募尽量选择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业大学生,以避免人才和知识的浪费,并且有针对性的招募农村急需的人才。

(三)增强适应性培训,搞好传帮带。

尽管这些大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但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繁琐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大学生们很难正常发挥其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针对性的予以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农
村政策法规和农村科技知识,传授工作方法,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学会处理农村复杂的社会问题,学会和农民打交道,增长为农民服务的本领。

(五)积极做好自主择业“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推介准备工作。

对自主择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实行“一条龙、一对一”的就业推荐服务。

一支优秀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是自发产生、自然成长的,是需要正确引导、精心培养、严密组织、科学管理的。

在各服务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我县“三支一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并为打造一支高素质、过硬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而努力奋斗。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