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依据污染物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主要有以下类型:



(1)富营养化污染。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经常含 有一定量的氮和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水体中过量的磷和 氮,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 速生长,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 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使水质恶化。 (2)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汞、镉、铅、铬、钒、钴、钡等。 重金属在工厂、矿山生产过程中随废水排出,进入水体 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经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进入 人体。 (3)石油污染。在石油的开采、贮运、炼制及使用过程 中,由于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当 前,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近年 来,一般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左 右。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 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 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 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 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 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 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 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 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及其防治保护 原因:大量排放氟氯烃(氟利昂) 保护臭氧层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 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如使用无氟冰箱, 并组织 人力物力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生பைடு நூலகம்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
-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在生产力落后 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 地震等的控制; 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 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 都提高了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就成了全球的主流,在经 济发展中国家最为明显。1830年全球人口只有10亿,1930年达 到20亿,2000年达到了60亿 - 中国1790年人口约3亿,1860年约4亿, 1970年8亿人口, 2000年就超过13亿人口了

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物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的, 最近研究表明,当种群以复合种群的形式存在时,由于 某处的污染会导致该亚种群消失,而且由于生境的污染, 该地方明显不再适合另一亚种群入侵和定居。此外,由 于各物种种群对污染的抵抗力不同,有些种群会消失, 而有些种群会存活,但最终的结果是当地物种丰富度会 减少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 结构、功能和动态。严重的污染可能具有趋同性,即将 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最终变成基本没有生物的死亡区。 一般的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 值得指出的是,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经食 物链作用,会有放大效应,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 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 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 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 现在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投入 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 工作,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性 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 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 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 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 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 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2)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大部分药物是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都有源于物种的传 统药物,如日本的和汉药、朝鲜的东药、 印度的阿育吠陀药、中国的中药、藏药、 蒙药等。 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已有5000种,常 用的约有1000种,相当多的动物已经作 为主要的药物,如水蛭素是珍贵的凝剂, 蜂毒治疗关节炎,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 压,斑蝥素可以治疗某些癌症。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 响及保护
13级生科2班 刘晶晶
形形色色的植物
形态各异的动物
原鸡 丹 顶 鹤
褐马鸡
金猫
白唇鹿 斑 羚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介绍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 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 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 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原因4: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种的入侵从字面上理解是增加了一个 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事实上,历史上那些无害的 生物也是通过人的努力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的,一 些驯化的作物或动物已经成了人类的朋友,如我 们食物中的马铃薯、西红柿、芝麻、南瓜、白薯、 芹菜等;树木中的洋槐、英国梧桐、火炬树;动 物饲料中的苜蓿;动物中的红鳟鱼、海湾扇贝等, 这些物种进入到异国他乡带来的利益是大于危害 的然而,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生物 的入侵毕竟是个扰乱生态平衡的过程,因为,任 何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经过了几十亿 年演化的结果,这种平衡一旦打乱,就会失去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 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 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 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 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 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 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 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 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 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 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 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而破坏 环境恰恰破坏了系统的多样性,进而破坏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最终破坏了基因的多样性当动植物在特 定地区进化并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时,便与其他地 区的物种有了区别,而很多都是本地区所特有的, 以致在其他地区无法生活。任何生物群落区内部都 有很多生态区,有着自己独特的动植物、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等。而破坏了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改变生 物的变化,日积月累会导致生物基因的改变,也就 影响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等……
原因3: 环境污染
- 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加剧。环境污染会 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 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有两 个基本观点:

一是由于生物对突然发生的污染在适应上可能存 在很大的局限性,故生物多样性会丧失; 二是污 染会改变生物原有的进化和适应模式,生物多样 性可能会向着污染主导的条件下发展,从而偏离 其自然或常规轨道。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 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降低在遗传 层次上的影响。虽然污染会导致生物的抵抗相适 应,但最终会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这是因为在 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 具有特质性的遗传变异因此而消失,进而导致整 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的 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的增加,可能降 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 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 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 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 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 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 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 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生态系统多样性
温室效应
应使气 温升高, 两极冰 川将熔 化。淹 没沿海 城市和 农田。 加剧了 沙漠化。
冰川融化让我们的北极熊无家可 归。。。。。。。
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 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含有 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粪肥一般 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的病原菌、 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沉积于土壤中, 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直接价值
(1)提供食物来源
全世界估计万余种陆生植物,而迄今为止仅有150余种 被人类大面积种植作为食品。 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种。目前人类所需的粮食 75%是来自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甘薯和 木薯7种农作物。前三种又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大 气 环 境 问 题
大气中的杀手“酸雨”
水污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 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 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 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 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双氢青蒿素 可用于各类疟疾。尤 其适用于抗氯喹、抗 喹哌恶性疟疾和凶险 型脑型疟的救治。 (现在)
一种不起眼的野草 (过去)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地球上的物种总数大约在1000— 3000万种 之间。大量物种将被人类发现和描述。目 前记述到的物种175万种。
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 动物濒临灭绝。


(3)微生物与人类
栽培大型真菌; 应用茯苓、猴头、灵芝、冬虫夏草等 入药; 抗生素已使天花消灭,霍乱、骨髓灰 质炎等疾病得到控制。 微生物用来大规模生产酶制剂、有机 溶剂、酒及酒精、氨基酸、维生素、 菌肥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