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而深刻,他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爱国精神,他有:”默默奉献,不求索取“高尚境界”他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他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他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崇尚情操,他有“略人宽己,惩恶扬善”的处事准则“他有”自尊自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
《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义,”《礼记》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与人,敬亲者,不敢慢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不需去意同样的心态去尊重周围的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记人之老,幼无有以及人之幼”
东汉人黄香9岁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在身上,冬也寒冷,黄香酒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晤热,夏天炎热,,黄香就有扇子把被子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香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军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下黄香。
”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在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是人们该信守的道义。
在今天,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