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作发言稿【篇一:某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某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尊敬的于世良总裁、李平主任,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材集团和天水市水泥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首先,我代表天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莅临签约仪式的中材集团、省经委、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和青海总队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天水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天水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装备制造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省上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历史机遇,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并将建筑建材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五大工业集群之一,确定了在“十一五”期间建筑建材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
希望各有关县区和部门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灾区灾后重建的高度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协调服务。
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政策和行业标准开展项目工作,保证按时限要求早日开工建设。
希望中材集团充分发挥自身技术、资本、人才和完整的非金属材料产业链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加快天水项目的实施进度,与我们共同为促进天水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中材集团与天水市的项目合作圆满成功!谢谢大家!【篇二:项目合作签字仪式讲话】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两公司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项目的正式启动和合作的开始。
我们要认真履行合作协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定会共同享受到合作的甜蜜果实。
最后,祝我们合作愉快,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篇三:商业合作发言稿】战略合作勾画美好未来——集团总经理签约仪式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中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华美集团董事长和全体员工,向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华美集团和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战略合作协议暨华美新天地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的各位嘉宾、媒体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必须感谢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对于华美新天地项目的鼎力支持,感谢各行政审批部门的热情指导,感谢各合作伙伴公司为项目前期做出的不懈努力!我们华美集团是一家地方性企业,下属业务涵盖:商业市场管理与运营、房地产开发、金融业、物业管理等六大行业十家子公司,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程。
二十年来,华美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企业发展靠什么?管理学巨匠德鲁克认为,现代企业发展靠的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核心是战略眼光和执着地坚持。
华美集团能有今天的长足发展,就是得益于董事长匡远茂先生卓越的战略眼光,这不是简单地凭直觉,而是通过对政策和市场深入分析做出的精准把握。
在国家房地产政策开放初期,华美捷足先登投资房地产业、在国家振兴信息业政策出台前期投资兴建大型it商场、在国务院支持城市化建设和节能经济政策出台后,建设soho写字楼,将开发重点转向商业地产,华美集团的每一步发展,都渗透着董事长不同凡响的战略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目前作为集团商业代表的华美科技大厦已发展成为东北东部地区14城市中最大规模的it商品与软件服务市场,这里经营的手机、电脑、电话、pad和电子耗材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品牌,是覆盖丹东周边地区及朝鲜民族主义共和国的it产品集散地,与华美科技大厦浑然一体的高层建筑是华美集团开发的soho写字楼,这幢矗立于丹东商业核心区,被称为“丹东商务第一楼”的建筑,已经初步形成总部经济雏形。
2011年,华美洞悉金融领域存在的商业机会,董事长果断决定进军金融业。
华美战略眼光还不仅表现在政策和市场的把握上,同样也表现在合作伙伴的甄选上:华美新天地项目是华美集团商业地产发展的里程碑,项目建筑面积15万平,为了精准定位、充分发挥黄金地段的优势,做优项目,我们选择新加坡鼎世集团专业策划、哈工大设计院专业设计、丹东建设监理公司的专业监理、英国雅约酒店公司专业管理、还有新联纬讯、orgen等公司的专业顾问等等??现在到了关键的建设阶段,施工企业的选择更需要战略眼光。
“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建筑工程尤其如此,一个地产项目决策和市场定位好坏看开发企业,建筑产品质量好坏一定要看施工单位,华美集团特别重视施工质量,在数十家参与竞标的施工企业中,甄选出了优质施工企业—“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为项目施工单位。
今天,我们在这里与中建二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华美新天地项目建设,同时也是开启了华美商业地产开发的“新天地”、“新篇章”、“新纪元”。
这是一件应记入华美企业发展史册的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十年磨一剑。
伴随着合作协议的签署,历经数年酝酿,丹东老城区西部商圈上一个靓丽节点-华美新天地项目,从此将由蓝图快速转变为现实。
最后,让我们共同庆贺华美集团与中建二局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再一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谢谢大家!篇二:发言稿模板2011年东莞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九届七次执委会议暨广东盛世商朝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发言稿尊敬的卢书记、何主席及各位执委领导、企业家朋友们:下午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很高兴参加此次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盛世商朝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总商会第九届七次执委会议表示祝贺。
广东盛世商朝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电子商务集团。
2006年在杭州成立,2009年被东莞市政府作为总部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到东莞,搬迁至东莞后,已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电子商务研发和运营团队,现有服务团队800多人,自建了面积近千平方米的东莞、杭州两个专属机房。
并相继在杭州、深圳、江苏、福建、湖南、安徽、重庆等地设立了9家落地运营公司。
2010年盛世商朝集团被评为广东省“2010年电子商务十佳诚信示范企业”,并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盛世商朝集团主要有两大电子商务平台:“东莞制造” ——东莞市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易批发” ——中国在线专业批发市场联盟。
“东莞制造”是市经信局与盛世商潮网集团联合共建的,为全市十几万家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服务的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是依托我市“八大支柱产业”,结合“一镇一产业”特色,利用盛世商潮集团旗下专业市场丰富的批发商资源优势,研发并运营的东莞市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目标是助推东莞制造企业扩大内销,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促进东莞制造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易批发”是盛世商潮集团自2004年开始打造的,全国领先的在线专业批发市场联盟。
“易批发”平台,是链接行业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为核心的产业链,以打造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的行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作为“东莞制造”的辅助平台,“易批发”可以为我市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丰富的市场网络和海量的客户资源。
盛世商朝通过和总商会的战略合作,希望在信息服务产业领域,能为总商会3800多家会员企业,提供专业化咨询和高效服务。
在此我简单的给各位领导及企业家朋友,介绍我们合作的3项内容。
1、通过成立总商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以强化机构专业服务配套能力,提供高效的一体化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加快会员企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并依托“东莞制造”东莞市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势,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促转型、拓内销等系列活动。
2、贯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示精神。
就“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提供电子商务应用及网络营销下镇区免费培训等系列活动。
以帮助培养一批会员企业信息化管理及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提升会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3、落实《东莞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指示精神,我市2012年期间共投入1500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帮助我市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开拓内销市场。
盛世商朝2010年正式与市经信局签署合同,为制造企业申请政府扶持资金,享受每家给予3000元扶持,以推动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从事品牌推广、产品销售活动。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因此由工信部牵头、包括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中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将有更高的期望。
并将电子商务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15年,网络销售在2010年交易额近4万亿的基础上交易额将翻两番,高达13万亿,这将在gdp中贡献率大幅提高。
电子商务将迎来高速发展期,盛世商朝集团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专注于信息服务产业的探索与发展,重视团队建设,始终致力于客户服务,在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指导下,继续推陈出新,续写“东莞制造”新篇章。
最后祝第九届七次执委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企业家朋友2011年取得新的事业辉煌!谢谢大家!广东盛世商朝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辉荣2011年2月22日篇三:创业经验交流发言稿创业之路——创业主题发言稿时间:2012-3-22 各位领导、朋友们:您们好!时值盛夏,清风徐徐,月升东山。
弹指一挥间,我创业二十年就过去了,今天我十分荣幸地站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与分享一下我二十年来的历程、收获与启示。
感谢省领导,感谢市领导,感谢中国劳研会,为我提供了这样的一次机会,与今天来到这里的各位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创业的心得体会。
其实我跟在坐各位,都是相似的,都是从年轻走到现在,我也跟在坐的各位有过一些类似的创业经历。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本人历经了商贸管理学习、物流管理学习、茶业学习、房地产学习四个阶段,走出了学习奠基础、打工学经验、创业谋发展的路子。
回顾二十年锻炼的时光,我收获很大,感受很多。
一、历程(一)学习奠基础。
古人云:学无止境。
刚离开工作单位,我很清楚自身的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决定首先到云南大学学习管理。
我以前很少接触过管理,为融入商业社会的各个层面,我选择了工商管理学专业,主修了《市场营销学》,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对市场经济从理论上有了一定的把握,为下一步的打工创业奠定了基础。
(二)打工学经验。
常言道:学以致用。
在云南大学学习结业后,我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人才交流会,应聘在昆明市商贸集团公司任职。
在公司期间,我接触了在昆明的服装、皮鞋、快消品等大型零售企业、昆明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对商品贸易流通有了深层次的接触和体验。
后经朋友推荐,我回到荆门在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业务经理。
通过外地市场和本地市场的链接,开展了茶业经营、煤炭经营业务、文化传播业务等,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创业谋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根据业务的需要,我先后到深圳、广州、海南等沿海城市,实地参观了一批公司、企业,接触了不同企业的老板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沿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管理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