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5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将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个.选项符合题意。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1.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购置低污染排放公交车辆的补贴预计达1600万元。

下列说法与改善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抑制过快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C.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D.提供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利2.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A.蔗糖B.汽油C.油脂D.石蜡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是A.氧气(O2)B.水(H2O)C.乙醇(C2H6O)D.氯化钴(CoCl2)4.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3。

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6.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点燃A .弹簧夹B .坩埚钳C .铁夹D .试管夹 7.下列物质名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 .氢气(H )B .碳酸钠(NaCO 3)C .氢氧化铁[Fe(OH)2]D .五氧化二磷(P 2O 5)8.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

下列有关乳酸基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B .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较低廉且广泛C .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 .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9. 某有机物R 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R + 13O 2 === 8CO 2 +10H 2O 。

根据质量守定律,R 的化学式为A .C 4H 10B .CH 4C .CH 4OD .C 2H 4O 2 1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 .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 .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 .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11.下列有关对自行车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 .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 .蒸发海水得到粗盐 D .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12.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 A .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 B .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C .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把碘酒滴入米汤,米汤呈现蓝色C .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D .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14.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

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 .铁B .碳C .铁、碳混合物D .硫酸亚铁 15.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A .B .C .D .200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化 学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的指定位置。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Ca -35.5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7分)16.(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A .熟石灰、B .纯碱C .天然气、D .硝酸钾、E .纤维素、F .维生素、G .盐酸、H .硫酸这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 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 ;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5)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6)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17.(5分)试选用“>” 或“<”或“=”填空。

(1)酸雨的pH 蒸馏水的pH ;(2)碳原子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钠的金属活动性 铝的金属活动性(4)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氧气的体积分数;催化剂(5)将5g 碳酸钠粉末加到95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中,充分混合后溶液的质量100g18.(2分)为了将汽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 转化为N 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用NH 3与NO 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NH 3 + 6NO=====5N 2 + 6H 2O ;在通常状况下,依据左式前后顺序......,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19.(4分)请用直线将下面左、右两列中有对应关系的项目连结起来。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3分)20.(9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或回答问题。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 )。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的反应:( )。

(3)生石灰与水生成熟石灰的反应:; 此反应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放出”)热量。

(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问:为何一般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少量二氧化碳,却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较多二氧化碳? 答: 。

控制液体流速测量气体体积 分液漏斗 量筒浓缩溶液 蒸发皿 玻璃棒 蘸取液体通电21.(3分) (本题有a 、b 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

若两题都解,则以a 小题计分)a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为C 20H 14O 4,它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 “无机物”),酚酞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

b .20℃时NaNO 3的溶解度是88g 。

将50gNaNO 3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时NaNO 3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质量是 g ,此 时溶液中NaNO 3的质量分数等于 %。

22.(3分)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 2 ===== Mg + Cl 2↑。

现电解950Kg 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千克单质镁?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23.(3分) 某工厂以流量为Q 1排出含硫酸a%的工业废水,现在往该废水中注入含氢氧化钠 b%的工业废水将其酸性中和后再排出。

要使处理后的废水pH 约为7,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流量Q 2(结果用分式表示)。

(已知:Q 1、Q 2代表单位时间流经溶液的体积,且含酸废水的密度和含碱废水的密度均为ρ)24.(5分) A 是绿色粉末,G 是蓝色溶液,X 为常见的稀酸,B 、C 、D 、E 、F 、H 和Y 中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得分得分得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 ,E ,X 。

(符号大小写)(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反应④。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5.(5分)(1)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 B C D(2)利用(1)的结论,通过观察左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②框内NaCl质量分数为;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

Na+C l-26.(5分)以下图示中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丁图表示氯化钠在某有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

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评人甲 乙 丙 丁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丁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

(2)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 方法(3)由甲、乙得出: 也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陡斜程度。

五、(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7待鉴别物质 检验用试剂或操作 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被检验出物质 硝酸铵与氯化钠 熟石灰(混合加热)硝酸铵 蒸馏水和稀醋酸 溶液变红 稀醋酸 鸡蛋清与洗洁净 产生黄色沉淀鸡蛋清 浓硫酸与稀硫酸溶于水浓硫酸★检验用试剂或操作:①浓硫酸(微热)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 ④饱和硫酸铵溶液 ★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A .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溶液温度降低C .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溶液温度升高28.(5分)A 图B 图 请根据本小题A 、B 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 。

得分得分 评卷人 复评人得分乙甲 (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 。

(4)如B 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 试解释原因。

答: 。

(5)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能否用用水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请说明理由。

(已知:通常状况下1L 水大约能溶解1L 二氧化碳气体)答: 。

29.(5分) 甲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乙图是高炉练铁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图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

(3)乙图中高炉练铁时焦炭的作用是① ;② 。

(4)为什么乙图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答: 。

30.(6分)“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

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 2,各收集一小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

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 2粉末(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