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末代皇帝与近代史

末代皇帝与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作业
学院:商学院
学号:**********
姓名:***
末代皇帝与近代史
引言:
我想寻找一个人物来贯穿中国近代的这部历史,因为曾经从这部历史中涌现出过无数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不避祸福,或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或是为国出谋划策、肝脑涂地,大都生得壮烈,死的伟大。

然而中国近代史上却也活生生的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他算不上侠义之士,尽管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极具戏剧化,可他传奇的一生也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大半部历史,这就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关键词:
溥仪辛亥革命救亡图存抗日战争新中国
从1840到末代皇帝出生
溥仪出生前,从1840到20世纪初的这段历史不得不提。

鸦片战争时,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国库空虚、军无战斗力,还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中国国门从此打开,尔后又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封建中国的大门打开后,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天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入侵劫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迫中国签订了众多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强推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皇帝黄粱梦断紫禁城
冯玉祥派军队来了,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国民军要把他驱逐出紫禁城,自此一切都起了变化。

溥仪在北京的“小朝廷”,旧机关遭遣散,经历了袁世凯时代、又有几次复辟风波,北洋元老无力地扶持着苟延残喘的小朝廷。

在紫禁城的最后几年,溥仪虽然退位,但根据优待条件“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仍在紫禁城过小朝廷生活。

他从最后几位大总统那里得到的希望越来越少,共和主义者正在采取措施来阻止恢复旧势力来恢复旧日的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气象。

张勋曾经兵变,宣统复辟,终究难以抵挡历史洪流。

紫禁城的末日悲歌奏响,溥仪开始了在奉系将领和日本人之间的流亡。

皇帝遭遇辛亥革命
晚清政府意识到欲拯救政权,必寻求变革之道,立宪运动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之后开始了,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结果只是昙花一现。

1911年的辛亥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清政府遂于1912年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

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艰苦奋斗,矢志不渝。

危难之时,却不为所动
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该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反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五·四”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国民革命军北伐,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发动统一战争,国共两党摈弃国共对峙时结下的仇怨,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重创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

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国人民艰苦卓绝,誓死反抗,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然而这一切,却不为溥仪所动,他甘当傀儡皇帝,再次坐拥小朝廷,做着春秋大梦。

傀儡皇帝时的中国大地
溥仪冷酷无情,麻木不仁,最终投向日本帝国主义的羽翼下,充当傀儡皇帝去了。

资本主义列强一心想要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溥仪在伪满十四年,上演了一台滑稽的戏剧。

从登场开始,他放下“元首”的“尊严”,在日本人的凌辱和压制下,糊里糊涂地,第三次做了“皇帝”,他甘心心怀恐惧、与狼为伴。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也不断高涨。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

1936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日侵略者犯下了南京大屠杀等血腥罪行,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日本人战败了,伪满洲国倒塌了、崩溃了,溥仪失算了。

自此,溥仪的皇帝梦彻底终结。

辞旧迎新
共产党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一条革命道路。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末代皇帝溥仪,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融入历史的洪流,从皇帝梦中清醒过来,做一个新中国、新时代的集体皇帝。

皇帝的忏悔
他曾是清朝皇帝和满洲国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以后,被袁世凯逼迫而宣布退位。

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满洲国皇帝13年,后……
这位皇帝见证了一批批中国人围绕近代反侵略、反封建、反帝与求民主的梦想自死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