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建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复习重点

二建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复习重点

2K315010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 P1011、管道开槽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工作、沟槽开挖、沟槽支撑、施工排水、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砌筑检查井及雨水口、质量检查与验收、沟槽回填、竣工验收等部分。

✪2、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定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3、沟槽开挖时注意:(1(2 0.8m)。

(3)采用吊车下管时,可在一侧堆土,另一侧为吊车行驶路线,不得堆土;(4)机械挖槽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

(5)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妨碍正常使用。

(6)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7(8)采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时,其设置应牢固。

对于平面上呈直线的管道,坡度对于曲线管道,坡度板间距应加密;井室位置、折点和变坡点处,应增设坡度板。

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4、沟槽支撑(1)支撑类型有横撑、竖撑、板桩撑。

1)横撑与竖撑:湿度小的黏性土挖土深度小时,可用断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松散、湿度大的土可用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支撑;对松散和湿度很大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支撑。

2)板桩支撑: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可能出现流砂、未采用井点降水;既挡土又挡水(2)施工要求1)支撑要牢固可靠,符合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3)遇到下列情况时,支撑应加强:a.当沟槽挖深与建筑物、地下管线或其他设施的水平距离较近;b.施工便桥的桥台部位;(会有动载)c.地下水排除措施不能疏干槽底土层;d.雨期施工。

4)支撑拆除前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安全检查。

567)在回填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拔除钢板桩。

拔出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当用砂灌填时,可冲水助沉。

5、排水、降水的目的:①.防止地面水流入槽中,造成塌方;②.开挖前使地下水降低至沟槽以下。

6、7、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滤管、直管、弯联管、总管和抽水设备组成。

8、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分为线状和环状,总的布置原则:将全部降水范围均包括在井点系统之内,重点保证能抽掉工程中较深的基坑(槽)的降水。

✪9、当降水深度小于5m,基坑(槽当基坑(槽)管应布置在基坑(槽)1011、管道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1)槽底为岩石或坚硬地基时,管身下方应铺设砂垫层。

(2)当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有松软地基、流砂、溶洞、墓穴等,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

12、管道基础施工要求(1)铺设前,应认真复核基础底的土基标高、宽度和平整度。

(2)槽深超过 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滑槽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13、浇筑混凝土管座的规定(1)混凝土管座的模板,可一次货两次支设,每次高度略高与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2)管座基础留变形缝时,缝的位置应与柔性接口相一致。

14、管道安装有四项工序:下管、稳管、接口施工、质量检查。

15、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

(2)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应当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3)合槽施工时,先埋较深的管道,再安装相邻的管道。

(4)关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管节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内底高程(标高)逐节调整正确。

(6养护。

✪16、闭水试验(1)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倒虹吸管、设计要求闭水的其他排水管道,必须做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的要求:①.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填土前进行;②.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24h后进行;③.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④.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 30min。

17、沟槽回填(1)(2)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管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

(3)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4)同一沟槽内有双排或多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填基础较低的沟槽。

(5)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0mm。

18、顶管法按其顶进的方式分人工挖土、机械挖土、水力机械、挤压法。

19、顶管法的特点是顶管管道既起掘进空间的支护作用,又是构筑物的本身。

(和沉井一样)20、顶管适用范围:特别适用于黏性土、粉性土和砂土,也适用与卵石、碎石、风化残积土等非黏性土。

对于淤泥、沼泽地及岩石不适用。

21、顶管所用管材常用的有钢管和钢筋混凝土管两种。

22、顶管所用的附属工具是工具管,工具管是顶管的关键机具,一般应具有以下功能:掘进、防坍、出泥和导向等。

工具管一般采用钢板焊制。

23、工作坑位置的确定(1)根据管线设计情况确定,如排水管线可选在检查井处;(2)单向顶进时,应选在管道下游端,以利排水;(从下游往上游)(3)考虑地形和土质情况,有无可利用的原土后背等;(4)工作坑要与被穿越的建筑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5)便于清运挖掘出来的泥土和有堆放管材、工具设备的场所;(6)距水源、电源较近;(7)不宜设置于工厂企业、里弄出口处及高压线下方。

24、工作坑的施工工作坑的形成:①.钢板桩或普通支撑(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埋深较大);②.沉井技术。

工作坑的支撑应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25、顶管系统包括:导轨、顶铁、千斤顶(油泵)、后背、后座墙。

(1)导轨的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直,标高略高与设计高程。

(2)顶铁是为弥补千斤顶行程不足而设置的。

弧形顶铁一般用于钢筋混凝土管顶管,环形顶铁是直接与管段接触的顶铁,作用是将顶力尽量均匀传递。

(3)千斤顶及油泵:千斤顶是顶管系统的核心。

千斤顶应左右对称布置,顶力的合力位置应该和顶进抗力(反力)的位置在同一轴线上,顶力的合力中心偏差要低于管中心约 R/4,R 为管子半径。

26、管道顶进(1)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 处。

(2)开始顶进的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 0~+3mm。

超过允许偏差,纠正。

(3)采用手工掘进顶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工具管接触或切人土层后,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②.管下部 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 15mm。

(4)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用石棉水泥、弹性密封膏或水泥砂浆密封。

①.进洞或出洞前30m,每0.3m测量不少于1次;正常顶进段,每 1.0m 测量1次,纠偏时增加。

②.全段顶完后,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

(5)纠偏①.采用小角度、顶用进中逐渐纠偏。

②.纠偏方法:挖土校正法(偏差10~20mm)、木杠支撑法(偏差>20mm)、千斤顶校正法(工具管,用小千斤顶校正)27、长距离顶管技术措施:中继间和泥浆套。

泥浆套法①.②.顶进施工完成以后,将触变泥浆置换出来,以起到减少地面沉降的作用。

28、管材内壁应有统一的标识(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公称直径、环刚度、生产日期)29、弹性密封橡胶圈及粘结剂(1)管道承插接口的弹性密封橡胶圈,应由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

(2)密封橡胶圈性能包括:邵氏硬度;伸长率;拉断强度;永久变形;老化系数(3)管道接口的胶粘剂应由管材生产厂配套供应。

30、沟槽(1)槽底净宽应根据管径、管道敷设方法、管两侧回填材料夯实及沟槽的排水要求确定。

当槽深>3m时,沟槽宽度可增加200mm。

(2)机械开挖中,应保留基底设计标高以上 0.2~0.3m 的原状土,待铺管前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如果局部超挖,用10~15mm的砂石料或5~40mm的碎石回填。

(不能用原土回填)31、基础管道基础应采用垫层基础。

一般土质用砂垫层(中粗砂),厚度为100mm;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基,垫层用150mm厚、颗粒尺寸为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上面再铺50mm层砂垫层(中、粗砂)。

管道基础应夯实平整,其密实度不得低于90%。

凹槽应用中粗砂回填。

32、柔性管道安装(1)下管可用人工或起重机进行。

采用起重机下管时,应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得串心吊装。

(2)安装时,承插口管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宜由下游往上游进行。

(3)橡胶圈接口应符合:DN400mm及以下管道用长撬棍斜插入基础。

(4)粘接接口应符合:插入后将管旋转1/4圈(5)管道接口后,应复核管道的高程和轴线使其符合要求。

(6)雨期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措施。

管道安装结束后可先回填至自管顶起1倍管径以上高度.33、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1)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宜采用柔性接头。

(2)管道与检查井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直接浇制衔接时,可采用中介层做法。

先将管壁的外表面清理干净,然后涂抹一层塑料胶粘剂,在上面撒一层干燥粗砂,固化10~20min,形成中介层。

(3)管道位于软土地基或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与检查井宜采用短管连接。

直接与检查井连接采用长0.5m的管段,后面再连以长度不大于 2.0m和短管,以下再与整根管连接。

34、回填(1)管内径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土施工时应在管内设有竖向支撑。

(怕被压扁,变形)(2)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的时段。

(3)管道隐蔽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至管顶以上1倍管径的高度。

(4)管两侧和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人工填、人工压。

(5)管顶 0.5m以上的回填,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6)回填前应排除沟槽积水。

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

(7)回填至设计高程时,12~24h内观测管道变形率,≤3%不做处理;3%<变形率≤5%重新回填;>5%时,应挖出管道,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报废)✪35、管道交叉,无论采用什么处理方法,都应与有关管道的主管部门进行联系并取得同意。

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在埋设排水管道时,经常出现互相交叉的情况,排水管埋设一般比其他管道深。

36、排水管道与交叉管道高程一致时的处理原则地下的各种管道交叉时,若管道高程一致,应主动和有关单位联系,取得对方的配合,协商处理。

处理原则如下:①应满足管道间最小净距离的要求;(相邻两条边到边)②软埋电缆线(通信、电缆)让刚性管道(沟);③压力流管道让重力流管道;(首要)④小口径管道让大口径管道;⑤后敷设管道让已敷设管道;⑥支管道避让干线管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