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本指导书规范维修人员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辐照装置上使用的气缸,同时规范在修理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范围
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公司的气缸的安装、维护和保养。
3.引用标准
4.职责
4.1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气缸的检查、安装、维修。
4.2维修主管负责故障的诊断、排除以及本文件的维护和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指导以及物料采
购。
4.3设备工程师负责设备及文件的编写。
4.4生产部经理负责文件的审核。
5.维护、保养程序
5.1注意事项
5.1.1在安装、拆卸时一定要轻拿轻放,搬运长度超过1米气缸或者重量在15Kg以上的气缸
时,需要使用吊装设备或者2人共同搬动作业。
5.1.2安装、拆卸时,请勿跌落、击打或者使其承受过大的冲击,否则,即使壳体不会损坏,
内部元器件也有可能损坏而导致误动作。
5.1.3不要使其他物体碰撞缸体及活塞杆滑动部位,碰撞后将造成伤痕留下痕迹。
缸径按精密
公差制作而成,所以即使是微小的变形都会导致动作不良,留下的伤痕痕迹也会导致密
封件的损伤,引起空气泄漏。
5.1.4拆卸时,先确认已经采取驱动物体的防坠落措施以及防止失控等措施之后切断供给空
气,排出系统内的压缩空气,然后进行拆卸。
另外,在重新起动时,先确认已经采取防
止飞出措施后小心谨慎地进行作业。
5.1.5修理前先对气缸外表面进行清洁,并用干净的干抹布擦拭干净。
5.1.6进行易损件更换等维护作业时,需在没有粉尘清洁的环境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拆卸和重新
组装,工作台面严禁有铁屑、尖锐物件及其他杂物。
5.1.7请勿使用保管时间超过 5年的易损件。
5.2更换气缸密封圈
气缸结构示意图
1——活塞杆螺母;2——活塞杆;3——除尘器;4——活塞杆密封圈;5——导套;6——带碍板;
7——前端盖;8——气缸垫密片;9——缓冲密封圈;10——缸筒;11——活塞R;12——活塞密封圈;13——活塞垫密片;14——活塞环;15——支承环;16——活塞H;17——后端盖;18——系杆;19——弹簧垫片;20——圆形螺母;21——针阀衬垫;22——针阀螺母;23——缓冲针阀;
5.2.1在修理气缸垫前一定要把缸体表面黏合物等赃物清理干净。
5.2.2拆卸气缸各部件时,一定要按拆卸的顺序摆放,并做好记录;装配时按记录依顺序安装
回位。
5.2.3首先拧下活塞杆螺母(图1),用内六角扳手拆卸气缸底座的4个固定螺栓,取下气缸底
座。
5.2.4内六角扳手拆卸前后缸盖的4个角的固定螺栓(图18),取下固定螺栓(图18)、弹簧
垫片(图19)和长系杆(图20).
5.2.5轻轻的取下前端盖(图7)、活塞杆(图2)、后端盖(图17),并把活塞杆平放在干净的
纸板上。
5.2.6清除前后缸盖、活塞杆的已经磨损的除尘器(图3)、活塞杆密封圈(图4)、缓冲密封
圈(图9)、活塞密封圈(图12)、活塞垫密片(图13)]等元件,并用酒精把前后缸盖、活杆等清洗干净。
5.2.7把同规格的除尘器、活塞杆密封圈、缓冲密封圈、活塞密封圈、活塞垫密片等元件涂抹
润滑油脂后依次安装会原位。
除尘器、活塞杆密封圈压入座孔后,上平面应高出气缸体
上平面0.03~0.1MM,否则密封圈不仅不起密封作用,而且还会被气缸内的气体冲破。
5.2.8更换同规格的针阀衬垫(图21)、针阀螺母(图22)、缓冲针阀(图23)。
5.2.9将前端盖、活塞杆、后端盖组装成一整体。
安装气缸盖时,抬平气缸盖轻轻放进气缸缸
筒(图10)上,否则容易损坏密封圈。
在拧紧恰缸盖螺栓时,须使用扭力扳手,从中间向四周,对称、分多次均匀地拧紧,达到规定的扭力值。
一定要保证螺栓的清洁,防止杂物落进螺孔内,一旦杂物掉进螺孔,必须设法取出(可采用磁杆吸出,或采用润滑脂粘出),否则螺杆因杂物的阻挡拧不进去,造成气缸盖压不紧。
同时,还要检查螺栓拉长变形情况,如螺栓杆变形弯曲等,应更换新的标准件。
5.2.10并用手推、拉活塞杆检查活塞杆检查确认各元件能否正常的动作,如有卡阻等现象要从
新拆卸检查,待活动自如后可通压缩气体进行试验。
5.3气缸的调试
5.3.1将修理完成的气缸轻轻的放置在试验台上,并用螺栓固定好气缸底座。
5.3.2插接好气管,接通控制电源,检查气源压力,总气压在0.7-0.9MPa之间,控制压力在
0.6-0.8MPa之间。
5.3.3选择控制按钮的前进、后退档来调节气缸的前进、后退的速度。
5.3.4使用截流阀进行速度调节时,从闭的状态边缓缓打开,慢慢的进行调节,若在开状态下
进行速度调节的话,存在活塞杆飞出的危险。
5.3.5带气缓冲的缓冲作用范围在出厂时进行了调节,在使用的时候,要根据负荷及活塞速度
的大小用缓冲针阀进行再次调节。
具体的方法:从闭的状态缓缓松开(向左回转)针阀来调节缓冲,若过分松开缓冲针阀的话,不仅没有缓冲效果,还存在着脱落的危险。
调节后,拧紧针阀螺母(六角螺母)进行固定。
5.3.6气缸调节时请不要进入气缸驱动的范围内,也不要把手伸入。
5.3.7调试时检查气缸有无动作迟缓现象,排气是否正常。
6.生产厂家情况
7.文件发放范围
管理者代表、生产副总、生产部、生产部控制室、生产部设备维护、综合办资料室
8.文件发布日期
9.文件历史
编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