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共
)。
)
)
)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矣。
)。
)和()。
)、再到()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共
A.
B.
C.
D.
A.
B. 叔向
C. 商鞅
D. 子产
满分:3 得分:3
3. 晋国的“常法”是()制定的
A. 邓析
B. 赵盾
C. 赵鞅
D. 子产
满分:3 得分:3
4. 竹刑的作者是春秋郑国的()。
A. 邓析
B. 叔向
C. 商鞅
D. 子产
满分:3 得分:3
5. 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A. 夏台
B. 均台
C. 囹圄
D. 圜土
满分:3 得分:3
6. 西周时期,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为()。
A. 遂士
B. 士师
C. 大司寇
D. 小司寇
满分:3 得分:3
7. 西周的拘役来于( )。
A. 女徒顾山
B. 龙凤合挥
C. 坐嘉石
D. 田里不鬻
满分:3 得分:3
8. 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 )”。
A. 昏
B. 墨
C. 贼
D. 杀
满分:3 得分:3
9.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A. 囹圄
B. 夏台
C. 均台
D. 圜土
满分:3 得分:3
10. 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A. 诰
B. 礼
C. 遗训
D. 殷彝
满分:3 得分:3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西周缔结婚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A.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 娶妻不娶同姓
C. 男子三十而娶
D. 女子二十而嫁
满分:3 得分:3
2. 楚国在楚文王和楚庄王时两次制定法律,分别称作()。
A. 仆区法
B. 刑书
C. 茆门之法
D. 竹刑
满分:3 得分:3
3. 西周的监狱叫做()。
A. 夏台
B. 均台
C. 圜土
D. 囹圄
满分:3 得分:3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禅让制
B. 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区
C. 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
D. 圜土和夏台都是夏朝监狱的名称
满分:3 得分:3
5. 西周处死一般平民的方法有()。
A. 绞
B. 腰斩
C. 弃市
D. 磔
满分:3 得分:3
6. 商鞅在秦国的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
A. 整顿户籍,设立连作法,防止隐匿坏人
B. 奖励告奸
C. 奖励农业生产
D. 奖励军功
满分:3 得分:3
7. 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A. 《汤刑》
B. 《汤誓》
C. 《汤诰》
D. 《太甲训》
满分:3 得分:3
8. 西周礼治的核心是()。
A. 亲亲
B. 尊尊
C. 礼不下庶人
D. 刑不上大夫
满分:3 得分:3
9. 商鞅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
A. 制定法经
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
C. 善平籴
D.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满分:3 得分:3
10. 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
A. 禹刑
B. 甘誓
C. 汤刑
D. 汤诰
满分:3 得分:3
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
1. 奴隶制五刑最早来源于原始时期的苗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2. 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3. 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4. 西周的“七出”,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5. 商朝末期,王位继承制度确立了嫡长继承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6. 西周对公族施用的死刑方法是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7. 圜土是夏朝监狱的名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8. 邓析作竹刑,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9. 战国时期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
10. 商朝的罪名包含:舍弃啬事、不从誓言、不吉不迪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得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