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 1997年,美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过分集权于总部造成大量管理问题 日益突出,导致了美的销售急剧下滑。
➢ 危机之后,何享健开始对美的实施以产品划分的事业部为基础的分权制改 革,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被引入美的。
➢ 集团总部向更高效的包含财务、预算、投资人事任免的战略管控模式转型, 下面的事业部则在价值链决策上高度自治,事业部的总经理可以自己组织 经营团队,并拥有数千万元的资金审批权。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美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一)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1968年,美的创业
➢ 1980年,美的正式进入家电业
➢ 1981年注册美的品牌
② 引进机构投资者
➢ 大股东更稳固的绝对控股地位,不利于形成对大股东的监督和制约。 ➢ 控股公司引进比较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一般被认为有利于促进公司治
理的完善、管理模式的转型,同时推动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也有利于 促进对控股股东以及经理人的监督。 ➢ 美的于2011年初向博时、鹏华、平安、耶鲁、华商、国元六大机构投 资者进行定向增发;随后在同年的10月18日,美的电器的控股股东美 的集团的部分股份被转让给融睿投资与鼎晖投资两家机构。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美的模式创新:
➢ 一方面,家族企业重用职业经理人,通过组织架构的改革与公司治 理机制的优化来加强企业建设,为企业长青打下良好的制度性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家族企业之外的平台以“体外模式”培养接班人, 锻造其独当一面的能力,充分继承全面的领导魅力和管理能力等无形 资产,为日后顺利交班打好基础。 ➢这样,家族传承和企业长青发展得以和谐地达成并互相促进。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案例
假以时日,何剑锋在家电行业 实业投资的经验,以及在金融投资 领域的经验都将使他能够胜任对职 业经理人的监督和战略指导的责任, 并最终进入集团董事会,为成为何 氏帝国的“总舵手”做准备。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结果负责。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① 高度集权
➢ 何氏家族主要通过美的集团控股美的电器。为了巩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何 享健从2006年2月23日起先后8次通过协议受让或在二级市场上增持美的股 票,控股比例一直未低于40%,实现了股权的高度集中。
➢ 前十大股东中,除大股东和开联实业(何氏控制),其余在股改后的持股比 例之和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现象更突出。
➢ 2005年何享健卸任美的电器总裁,退出日常经营管理后,持股比例显著上升。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美的集团公司治理
1.兼顾家族传承和企业长青 2.美的集团整体上市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1. 美的兼顾家族传承和企业长青 (1)高度自治的事业部:
在顺德盈科与芜湖盈科基础上,成立电子事业部, 并于2001年9月全面推行事业部运作模式。 • 2002年10月,何剑锋正式注册成立广东盈峰集团 有限公司,其掌控的企业开始进入集团化运作时代。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迄今为止,何剑锋最为成功的投资多与美的集团相关。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 1995年10月,何剑锋涉足家电商贸行业,成立广 州东泽电器公司。
• 1997年9月,涉足电子产业,成立盈科电子公司。 • 1999年9月,成立顺德金科电器公司。 • 2000年,何剑锋在公司内部实施集团化运作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③ 董事会的构成
➢ 美的电器董事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独立董事也从早期单一财务背景 拓展为财务、法律、经济三方面的专家。
➢ 薪酬大幅提升,且每位独董平均任职公司从约5家下降为少于2家。 作用: ➢ 保证了独董有能力、有精力并且有动力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意见和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组 织 结 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2)重用职业经理人
➢ 何享健劝退了部分创业元老,组建职业经理人队伍。 ➢ 从1997年开始,何享健本人基本上就退出了对美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 ➢ 2001年,美的完成管理层融资收购(MBO),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的集团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⑥ 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
公司在董事局下设立了战略委员会、投资发展委员会、科学技 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多个 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对企业的各 项重大决策提出专业意见和科学的论证,为董事局提供决策依据。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4)治理结构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美的集团的内部治理模式,体现了企业内部的有效集权与分权:
➢ 股东大会,作为美的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重大问题进行投票表决。 ➢ 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授权的企业最高决策机构,行使公司重大决策权力。 ➢ 各子公司(事业部)经营管理委员,根据授权开展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营
2. 何剑锋:作为何享健唯一的儿子学成 归来后并没有选择继承父业成为美的集团 的董事长,而自主创业。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3. 方洪波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 经理人被任命为该集团的董事长, 同时,他还将出任集团旗下美的电 器的董事长和 CEO,全权负责这一 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
家族占有公司股权的相对多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 分离,家族在公司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一种治理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一、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
2. 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
➢ 所有权主要由家族控制 ➢ 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决策家长化 ➢ 经营者激励约束双重化 ➢ 企业员工管理家庭化 ➢ 来自银行的外部监督很弱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5)接班人培养:
➢ 在何享健退出美的集团董事会的同时,何剑锋也首次进入美的集团 董事会。
➢ “去家族化”管理并不等于减弱对企业的控制,美的依然是符合传 统意义的家族控股企业。
➢ 虽然何享健没有让家族成员继任企业的董事长,但是并没有放弃在 家族企业集团外培养家族接班人。
• 2006年股改前夕,美的集团和中山佳域投资一致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利益 输送”形式将5000万股ST上风法人股分别以每股2.97元和4.28元转让给了 盈峰集团,让何剑锋赚得盆满钵满。
• 2007年3月,何剑锋成立深圳市合赢投资公司,又从美的电器收购了易方达 基金管理公司25%股权。
• 2008年9月,盈峰集团正式更名为盈峰控股,宣告了盈峰集团作为何剑锋个 人投资控股大本营的定位,完成了从实业向金融控股的转型。
➢ 2014年美的集团用工总数13万人, 旗下拥有美的、小天鹅、威灵、华凌、 安得、美芝等十余个品牌。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
1. 何享健,美的集团原董事长,2012 年 8 月,美的集团对外公布,何享健将退出 集团董事会,他将除了保留该企业的控股 股东身份外,还将继续担任旗下控股公司 的董事长一职。
体制问题,使美的走上了职业经理人治理的道路。 ➢ 2004年,美的相继并购合肥荣事达和广州华凌,继续将家电业做大做强。 ➢ 2008年收购小天鹅,进一步增强冰洗竞争力。 ➢ 2009年8月26日,何享健辞任美的电器董事局主席及董事职务,仅任非执行董事,
其原职由原总裁兼董事局副主席方洪波接任。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3)制约职业经理人
➢ 权责的统一。 ➢ 美的集团总部保留了最核心的决策权。 ➢ 美的构建了层层的约束机制、完善的审计监察体系和全面的
财务预算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CUMT—本科生选修课程 《公司治理》第9讲:公司治理的案例
二、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案例
⑤ 经理人股权激励
➢ 进入董事会的7个职业经理人虽然不持有美的电器的股权,但是公 开数据显示,他们合计持有未上市的美的集团约16%的股权。
➢ 在交班的几个月前,何享健对外表示将拿出3%的集团股权激励几 十位高管,价值超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