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奶奶下地干活了,喂鸡的活振华也会
爸爸妈妈已 经3年没回 家了,
唯一能让振 华记起的
就是这两张
很久以前的 照片
自生
己病
在了
小 诊
,
所
里
打
针
。
听见狗叫
振华就会倚在门 口,
看看是不是爸妈 回来了
但每次都是失望 而归
振华最大的愿望是能跟着爸爸妈妈去城里的
•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道德行为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缺乏 道德约束,留守儿童违法 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许 多农村留守儿童深陷网络 中,无法自拔,有些竟走 上敲诈、盗窃的犯罪之路。 农村的赌博风、人情风等
(5)安全问题
1. 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 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 邻居的欺负 2. 交通安全(交通规则、 三无车辆) 3.水电安全(防溺水、防 触电) 4.食品安全(三无食品) 5.交际安全(手机、网吧、 交友) 6.拐卖儿童问题,第一位 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 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 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 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 三、单亲监护,即父亲或母亲外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到城 市打工,他们生活条件 差,收入低,没有住房 条件,所以只好把子女 留在家乡。 2·城镇没有照顾低收入 农民工子女上学的政策, 没能及时纳入政府政策 议程,政策滞后、政策 执行力不足致使农村留 守儿童问题泛滥。 3.政策性壁垒是导致农 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加大乡镇企业、寄宿制学校 的建设
建立学校、儿童、家长沟 通渠道 加大力度建设农村文化 活动产所
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逐步缩小 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农村留守 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提供物质支持
重视农村教师素质培养,提高教书 育人水平,关心“留守儿童” 的心 加理大健宣康传和管理力度,创造良好成长 环境,动员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 童” 的成长
•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
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
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
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
留守儿童所在地区大多相对较贫困,生活条
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
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年轻人纷纷
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
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
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 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 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 的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孩子,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 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 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 朋友一起生活,是中国经济 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 这种不可遏止的外出务工潮 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 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形成 诸多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 “隔代教育”现象。农村留守 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
(2)教育问题
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 祖辈监护人管教不严厉,无尽 的溺爱。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 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正确引导。 有的家庭生活困难,使孩子掇 学。 农活、家务活增多以及农 村本身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环
(3)心理问题
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 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 和心理障碍。孩子们的性 格偏轨怪异,偏激和不自 信,不喜欢与人交谈,总 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 在遇到烦心事时,有24% 的人与自己要好的同学或 朋友倾诉,有76%的人选 择“闷在心里”。
的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
移,各地区均出现大规模外出务工浪潮,衍生出
了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留守儿童也成为了现阶
段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
长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家长和孩子长期分离,监护不力,留守儿童 普遍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生活问题 (2)教育问题 (3)心理问题 (4)道德行为问题 (5)安全问题
(1)生活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 生活卫生环境差,身体健康受 到很大损害。农忙时节或监护 人身体状况堪忧时,留守儿童 还要分担起农作或洗衣做饭返 过来照顾爷爷奶奶,过早的承 担大量家务和农活也严重影响 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缺乏 亲情抚慰、生活得不到很好的 照顾 ,生活习惯差,生活质量 得不到保障。
放 学 归 来
思念
与爷爷相伴这是Βιβλιοθήκη 们的娱乐“家务活”——他们的另
学 习 , 是 一 种 “ 寄 托 ”
“眼泪”,是一
《留守儿童》——《大众摄影》2014 年第9期
作者:姜玉树 作品对象:7岁的留 守儿童李振华
奶第
奶一
出次
门见
走到
亲振
戚华
了,
,
把 他 一 人 锁 在 屋 里
是 在 他 家 的 门 缝 里
•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 的监护方式。监护者多采用溺爱 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 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 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 导。
• 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 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 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 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 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 虑,不敢严格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