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点降水方案

井点降水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1、工程概况 (1)1.2、工程及基坑概况 (1)1.3、地质条件 (2)1.4、编写依据 (2)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 (3)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18)3.1、质量标准 (18)3.2、注意事项 (19)3.3、安全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20)附图:深井/轻型井点平、剖面示意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工程概况1、建筑物概况:拟建建筑物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迁虹路以南,申长路以东,宁虹路以北,申虹路以西,本工程地上部分主要由6幢4F、10幢5F、2幢8F及5幢9F号楼组成,地下部分则主要由一层地下室与两层地下室组成。

2、基坑面积:根据本次基坑降水方案,拟建建筑物基坑面积约50895.9m2.3、本工程场地占地面积较大,场地地面标高参差不齐,根据岩土详勘报告显示自然地面标高在+3.12m~+6.39m之间,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35m, 基坑开挖深度:一层地下室普遍区域底板面标高-6.550,板厚400,承台高1200,垫层厚100,因此底板下开挖面标高-7.050,开挖深度6.1m,承台下开挖面标高-7.850,开挖深度6.9m;两层地下室普遍区域底板面标高-10.150,板厚700,承台高1400,垫层100,因此底板下开挖面标高-10.950,承台下开挖面标高-11.550。

一层地下室区域主要位于整个地下室的四周,而两层地下室主要位于中间位置。

根据开挖面的标高,一层地下室底板开挖面-7.050与两层地下室底板开挖面-10.950高差为3.9m,一层地下室底板开挖面-7.050与两层地下室承台开挖面-11.550高差为4.5m,根据主体设计提供的最新结构资料,集水井、电梯井等局部深坑落深1.0m~1.5m,消防电梯井、消防集水井等局部深坑落深1.7m~2.9m。

1.3、地质条件1)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中骏·上海虹桥商务区北片区03地块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地下水: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埋深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为0.5~1.5m。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埋深0.9~1.4m。

3)不良地质现象:①暗浜:南侧发现有两条暗浜(详见基坑周边环境图),该层土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碎石等垃圾,土性极差。

②软弱土层:基坑区域存在较厚的第③层为淤泥质软土层,属于饱和、流塑状态。

这层土抗剪强度低,灵敏度中~高,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特点,是上海地区最为软弱的土层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坑围护体变形、内力增大的土层。

③管涌,流砂:本工程场区内存在③a层粉土层,该层土渗透系数较大,在动水压力作用下,易受扰动产生渗水等现象。

1.4、编写依据1、基坑围护设计图纸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6、《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2010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10、其它有关的规范或规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一)、深井降水(地下二层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区域)(一)真空疏干管井设计1、布置原则一般根据基坑面积按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井的经验值一般为200㎡)来确定,而经验值是根据施工场地土层的特性及基坑的平面形状来确定。

根据本公司以往的布井经验和设计要求,平均按200㎡一口井考虑,采用多级滤水管,疏干井加真空的措施,以确保每口井的出水量。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紧,各种不同工种的施工必须穿插进行施工,尤其是坑底加固须与井点降水穿插进行,而坑底加固又不可避免会对降水井点造成不利影响(如堵塞滤水管等)。

2、工艺流程:井管定位→钻孔、清孔→吊放井管→回填粗砂、洗井→安装深井降水装置→调试→预降水→随挖土进程→分节拆除井管(按实际情况)→降水至坑底下1.0M→砼垫层浇捣后拆除多余井管、封井(封井工作随结构施工逐步完成)→退场。

(二)井点布置:本工程深井采用大口径井点,在坑内共布置疏干井143口,观测井10口,每口井深15m。

上述基坑内深井的井位布置在具体施工时应避开承台、工程桩以及栈桥,同时尽量靠近支撑以便井口固定。

具体的井的深度应根据相应的区域的基坑情况及时调整疏干井的运行数据。

井点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三)、降水井构造和设计要求:1、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米,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深度不小于2.00米。

2、井壁管:各类管井的井壁管均采用波纹管,井壁管直径Ф273㎜(内径)。

3、过滤器(滤水管):各类管井均采用圆孔滤水管,滤水管外均包两层30-4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4、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1米,沉淀管底口封死。

5、填滤料(5-20中粗砂)。

疏干管井:各井从井底向上至地表以下2.00米均围填中粗砂.6、填粘性土封孔:在中粗砂的围填面以上采用优质粘土围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7、井的结构及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见下图:管井施工时,井点深度全部以井底标高来控制,若场地标高有起伏应在管井的最上部一节相应增加或减少井壁管。

(四)、成孔(井)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填砾料、粘性土、止水等成井工艺,成井工艺流程如下:1、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高出地面0.10-0.30米。

3、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降水井的开孔孔径为Ф650㎜。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孔内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

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米,进行冲孔,清楚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05,孔底沉淤小于30㎝,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砂为止。

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

7、填砾料: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0.50米,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

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8、填粘性土:各井在中粗砂的围填面以上均回填粘性土,回填时,为防止产生“架桥”现象,回填前需将块状的粘性土碾碎(粒径小于3㎝为宜)后填入,下入速度不宜太快,沿着井管周围少放慢下的回填,回填部位按井结构图的要求。

当土方挖到支撑面停挖后,根据需要可将井管四周的砂砾清出并回填粘性土密实,深度为支撑面以下0.5米。

9、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地表以下回填2.00米厚粘性土止水,或采用水泥浆封孔.10、洗井:洗井应在下完井管、添好滤料后立即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绝不允许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

洗井抽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11、安泵试抽:成井施工结束后,在降水井内及时下入潜水泵与接真空管、排设排水管道,地面真空泵安装、铺设电缆等,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被挖土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

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

先采用真空泵与潜水泵交替抽水,真空抽水时管路系统内的真空度不宜小于0.04Mpa,以确保真空抽水的效果。

12、排水: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渠内,通过排水渠道将水排入场外市政管道中。

(五)、降水运行操作1、试运行:1)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掌握本工程的技术要点,做好本工程的各项工作。

2)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的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3)降水设备(主要是潜水泵和真空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

4)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抽水,即完成一口井投入降水运行一口井,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及时降低基坑内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

2、降水运行:1)基坑内的降水井应在基坑开挖前二十天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围护结构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至基坑坑底以下0.5-1.00米。

2)降水管井抽水时,真空泵和井内潜水泵同时开启,真空泵保持全天候不停的运转(一台真空泵可带7-8口井,真空度不小于-0.04Mpa),待开挖第一层土后,真空泵停止运转,井内潜水泵间隙抽水。

潜水泵的抽水间隙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做到勤抽勤停。

单井出水量统计方法有二:一用大口径自来水表,二可根据深井水泵额定流量(M³/h)来统计。

我们根据历次降水工程实践,发现自来水表(清水表)对于含有些微泥砂的地下水无能为力。

主要是深井泵启动之瞬间,会有些微沉淀于井底的泥砂被吸入泵内,泥砂随水流出后,很快会在自来水表内淤积,使水表的转动部分逐渐失去功能,时常不转,使统计的误差加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