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体验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体验教育是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总结50 多年来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
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实施体验教育是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需要;是少先队发挥自身优势,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体验教育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寓教于乐。
把抽象的目标变成少年儿童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组成元素
一)体验教育的主体——少先队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参与的时候,才真正是一个主体。
在体验教育中,学生之所以必然是主体,是因为体验具有直接性,它无需任何中介,体验必然是自我的,他人完全无法替代。
只有经过体验,获得感悟,才会有自我的建构,并确立起主体的观念和态度。
二)体验教育的保障——教师
在体验教育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影响和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因为在体验教育中,队员们难免会出现情况、遇到麻烦,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引导和纠正。
教师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可以在体验教育中帮助队员,因此教师在体验教育中,起着导航灯和指引牌的作用,他可以更好地调动队员们的积极性,为讲解正确的知识、正确的道德和情感观念。
使体验教育真正起到引导、教育学生的作用。
三)体验教育的场所——学校、社区、社会
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是在课堂。
但体验教育的提出,使得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队员们学习的视野、途径和领域有了质变。
因此,以往单一的课堂小环境,向着社区、社会这样的大环境、大场所发展、延伸。
社区和社会渐渐成为了当前思想道德教育新的教育、教学场所。
二、少先队开展的体验教育的形式
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实践、体验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
把体验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载体和途径,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现代教育要求的。
由于体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的优点就体现了出来。
体验教育可以是激烈的对抗比赛,增强孩子们的拼搏精神;也可以是社区服务活动,增强他们为他人服务意识;还可以是社会调查,了解目前社会的百态;更可以是双休日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模拟日常生活,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劳累。
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教育,让孩子们更了解校园、社区和社会,了解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身边的社会。
一)主题活动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在“歌声与微笑”主题教育活动,向阳小学的校园里处处听得到歌声,时时听得到歌声。
在进行班队会活动前,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跟队员们一起唱歌,唱好听的
歌,唱队员们喜欢的歌,唱鼓舞人心的歌,唱有教育意义的歌。
我们有
5首歌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唱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
队歌》、《向阳小学校歌》、《红领巾之歌》、《同一首歌》,为了方便中队唱歌活动的开展,大队部也挑选了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萤火虫》等,把词谱都印发给大家。
我校
希望通过该活动正确引导、组织队员们歌声嘹亮,行为规范好;微笑待人,文明礼貌好。
在庆元旦活动中,全校42 个中队以各种形式进行了“我的老师”中队主题活动汇报展示。
中队辅导员把三尺讲台彻底开放给了队员,队员们自编、自导、自演,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节目。
通过小节目队员们发现了平时师长们不为注意的地方,感受到了师长们那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一张张笑容满面的小脸,一声声感人肺腑的话语,串联起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浓浓的爱。
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在体验教育中懂得尊敬师长、爱戴师长。
二)社会实践考察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以我校举行的“打着队旗去考察” 体验教育活动为例,各中队考察活动方案的确定过程,就充分发挥了队员们的主体作用。
在考察活动的准备阶段,我校以少先队代表大会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发起了征集社会考察活动方案的倡议,希望每一位少先队员、儿童团员人人都来设计一份考察方案。
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少先队大队部还设立了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
在准备的4 个星期里,学校利用班队会课的时间向大家介绍已设计好的优秀的活动方案;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在全体家长中宣传这一活动,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我们还及时公布已收集到的考察方案份数,在各中队比一比、赛一赛的氛围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强势的宣传手段鼓足了队员们的劲头,人人都想来为考察活动出一份力。
在准备阶段临近结束时,我们统计了队员们所交的活动方案,共收到的方案为1047 份,其中优秀方案有148份。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这些优秀方案推荐给各中队辅导员,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中队的方案加以完善。
正因为这些方案来自队员,所以队员们对活动的积极性就特别高。
在接下来以中队形式开展的社会考察活动中,每个队员的参与热情都无比高昂,对活动的体会就更深刻。
三)校园活动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在“双休日大世界”体验教育活动中,队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玩具和生活、
学习用品,组成一个学生们自己的“跳蚤市场”。
在大家各自摆摊和“寻宝”过程中,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平时在使用零花钱方面过于“大方”。
同时在物品交换和拍卖中,大家头一次体会到“碰壁”的滋味,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从而意识到应该学会规划和使用好父母给的每一分零花钱;“网上学购物” 使队员们认识到,网络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包馄饨”比赛,培养了队员们的劳动技能,引导他们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向阳小学亲子活动”中的“金鸡独立”、“两人三脚”、“蒙眼猜人”、“家庭才艺大挑战”等一系列活动,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更深厚。
四)自我实践和体验教育相结合
我校的队员们除了在课堂上、在校园内进行实践体验外,还自发的在生活中、在假期里开展自我实践、体验活动。
队员们自发组织的“小鬼当家”活动中,自己做一天家务,买菜、炒饭、打扫卫生……。
通过活动队员们了解了生活中许多的琐碎事,体会到了家长们的辛苦。
“我眼中的世界”活动,队员们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以相片的形式表现
出来,通过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拍摄,队员们体会到了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的繁荣。
“小小营业员”、“我是小交警” 等活动,都让队员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的光荣!这些队员们在假期自发
组织的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对队员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少先队开展体验教育的效果
首先,体验教育是队员们发挥自我的桥梁,在活动中让队员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以此培养队员们的自信和自尊;体验教育是队员们感情发育的基地,在各类比赛中,有胜利就肯定有失败,胜利必定会高兴,失败一定会悲伤。
怎样从失败中奋起,从而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情感发育的一个成熟过程;体验教育是队员们道德培养的摇篮,遵守游戏规则是培养遵守道德标准的一个初级形态。
只有通过队员们的亲身体验才能养成遵守道德和情感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体验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发挥队员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主题性特征。
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对活动课题、活动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对活动诸环节,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参与。
在这种过程中,上述特征自然也得到了相应得培养和发挥。
最后,通过体验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队员们的心灵、道德、人格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可以从队员们的玩耍中,更清楚地认识到现在他们的性格特征和道德理念。
面对当前学生们出现的普遍问题,老师们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纠正学生们的不足之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让体验教育和应试教育互为补充,互为帮助,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