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13.6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2. 主要外因 1) 气候环境 包括降雨量、蒸发量、气温、相对湿度和地温等,雨季土中水分增加,土体发 生膨胀;旱季水分减少,土体收缩。 2) 地形地貌 同类膨胀土地基,地势低处土层含水量比较稳定,胀缩变形比地势高处小。例 如:云南地区某小学有三排教室,上部结构和地基土性质相同,分别建在三个 台阶形地段的膨胀土上,结果地势高的教室严重破坏,地势低的教室完好无损。 3) 植被条件 建筑物周围如有灌木、花草等良好植被时, 表层土体内含水量稳定,不易引发膨胀土 胀缩灾害,但扎根较深的阔叶乔木对稳定 土中含水量不利,反而容易导致灾害。 4) 朝向坡向 调查资料表明,膨胀土地区建筑,房屋向 阳且逆坡面开裂较多。背阴且顺坡面开裂 较少。如图13.1所示。
二. 矿物成分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次生黏土矿物蒙特土和伊利土。蒙特土矿物晶 格极不稳定,亲水性强,浸湿时发生强烈膨胀。伊利土的亲水性仅次于 蒙特土。当地基土中含较多的蒙特土和伊利土时,遇水膨胀隆起,会产 生强大的膨胀压力,对建筑物的危害很大。
13.4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膨胀土的特征
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
由于膨胀土通常强度较高、压缩性低,易被误认为是良好的地基。实际 上膨胀土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膨胀土地 基的胀缩作用能造成基础位移,建筑物和地坪开裂、变形而破坏。例如 某地建造96幢建筑物,其中82幢因膨胀土的胀缩作用而变形,事故发生 率占85.4%;另一地区200多幢建筑物,几乎都发生了开裂事故,其中损 坏严重无法使用的有40多幢,被迫拆除的10多幢。调查表明,膨胀土地 基上建筑物的开裂,通常具有地区性成群出现的特点,其中以低层砖木 结构的民用房屋最为严重。 膨胀土地基对建筑的巨大危害,决不仅仅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值得注意 的是,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曾经用于处理膨胀土对建筑物危害的费用 超过了当时处理地震灾害费用若干倍。由此可见,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 害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负负得正”的减灾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对膨胀土地基进行综合治理,可以使膨胀土地区兴建的房屋、公路、桥 梁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有极大的提高,建筑物的服役寿命得到延长, 建筑物的维护费用降低,从而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加强对膨胀土地基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3.3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膨胀土的特征
一. 野外特征
膨胀土一般分布在Ⅱ级以上的河谷阶地、陡坎台地、丘陵地区及山前缓 坡地带,旱季时地表常出现裂缝,雨季时裂缝闭合。我国膨胀土生成的 地质年代,大多数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少量为全新世(Q4)。 膨胀土的颜色呈黄色、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或花斑色等。膨胀土结 构致密,呈坚硬或硬塑状态,一般液性指数,塑性指数。这种土距地表 1m~2m内常见竖向张开裂隙,向下逐渐尖灭,并有倾斜和水平方向裂 缝。膨胀土地区的地下水多为上层滞水,随季节变化,水位变化也大, 从而引起地基不均匀胀缩变形。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教学提示:关于膨胀土地基,虽然已有了较完整的规范,但对膨胀土灾 害的认识深度还很不够。本章从规范到实践,从理论到实际对膨胀土地 基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 教学要求:建议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精神来阅读这一章。重点要引导学生 寻求可靠性高、经济代价低的关于防治农村低标准建筑膨胀土灾害的技 术手段。 如果对膨胀土的特性缺乏充分了解,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 措施,就利用膨胀土作为建筑物地基,则会给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 造成危害,尤其对三至四层以下的低层轻型建筑,膨胀土地基可能给建筑 带来摧毁性的大灾难! 我国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膨胀土地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膨胀 土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其特点是各有关部门针对本部门建筑 物的需要,各自进行了防治方法的专门研究,创造了不少防治办法。随着 对膨胀土胀缩灾害防治方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次性投入进行预防的成 功率愈来愈高。应该指出的是,对于膨胀土地基灾害防治来说,其主要防 治对象是量大面广、而建造标准却偏低的农村建筑。因此,简化防治措施、 降低防治成本才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理力学特性
根据一些地区膨胀土的试验资料整理结果如下。 (1) 天然含水量接近塑限,,一般饱和度。 (2) 天然孔隙比中等偏小。 (3) 液限wL=30%~55%,塑限wp=20%~35%,塑性指数Ip=18~35, 多数Ip=22~35之间。 (4) 黏粒和胶体含量高粒径d<0.005mm的颗粒占24%~40%。 (5) 液性指数小,IL=-0.14~0.00,呈坚硬或硬塑状态。 (6) 自由体积膨胀率σeI=40%~58%,最高>70%,相对线性膨胀率 δep=1%~4%,一般膨胀压力pe=10kPa~110kPa,最高达500kPa以 上。 (7) 缩限ws=11%~18%,红黏土类型的膨胀土ws偏大。 (8) 抗剪强度指标c、φ值浸水前后相差大,尤其c值可差2倍~3倍以上。 (9) 压缩性小,多属于低压缩性土。
13.1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本章内容
•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 •膨胀土的特征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膨胀土场地与地基评价 •膨胀土地基计算 •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结构裂损机理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 •工 程 实 例 •思考题与习题
13.2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13.5
第十三章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裂缝分析实例
膨胀土的特征
四.胀缩变形的因素
1. 主要内因 1) 矿物及化学成分 膨胀土含大量蒙特土和伊利土,亲水性强,胀缩变形大,化学成分以 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为主。如氧化硅含量越大,则胀缩量越大。 2) 黏粒和胶体粒径,比表面积大,电分子吸引力大。因此黏粒和胶体 含量高时,胀缩变形大。 3) 土的密度 如土的密度大、孔隙比小则浸水膨胀强烈,失水收缩小。反之,如土 的密度小、孔隙比大,则浸水膨胀小,失水收缩大。 4) 含水量 当初始含水量与胀后含水量愈接近,则土的膨胀就愈小,收缩就愈大。 反之,膨胀大,收缩小。 5) 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强度愈大,则限制胀缩变形的作用也愈大,当土的结构受到 破坏后,膨胀性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