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季度 注重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季度 注重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季度注重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注重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于民的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医患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和谐医院,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医患关系和谐是医院和谐的前提,医院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

一、良好医患关系从医患沟通开始
1、加强医患沟通,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医院尽管拥有许多先进
的医疗设备,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缺少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
感的服务,就会影响医院的形象。

在医疗服务中良好的人文关怀要通过医务人
员进行,所以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是塑造医院的形象。

2、加强医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我们大都熟悉这样的情景
——病人坐下来就诊时,总要把坐椅朝医生的方向挪一挪,向医师靠拢,这当
然不会是完全无意识的行为,人际距离也是沟通的手段。

靠拢医师,就是感受
疾病痛苦的病人对来自医师方面的关切和爱的期盼。

医师在与病人的接触中,
如何建立合理的距离关系,是医患间真诚沟通的重要方面和手段。

患者到医院
看病,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平等交流,获得尊重,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利。

如果
对自己的病情不明白,就不容易理解医疗方案,也可能因此而产生矛盾。

医务
人员如能告之真实病情,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使治疗取得更好
的效果。

医生对在用药、检查、改变治疗方案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根据不
同的对象进行有选择的告知,这样既尊重了患者,又拉近了医患关系,更能避
免可能发生的矛盾。

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
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关注、敏感。

如果医护
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

3、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工作的需要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坚
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
既代表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和利益。

医务人员
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时体现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体现对
患者的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4、加强医患沟通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风险性高的学科。

在生命过程和许多疾病中,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有的虽已认识但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医患双方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互相信任显得十分必要。

只有医务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才能使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心态从事医学事业,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二、医患沟通中存在的医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医患双方的矛盾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它始终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全过程是不能回避和掩盖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1、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是尚无办法解决的,同时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有高有低,医疗机构的设备和级别也不一样,即使在医学发达国家也同样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

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2、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在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低,在医德医风中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坏。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3、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卫生改革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旧体制和机制,束缚着改革的进展,也影响着医患关系,形成负面影响。

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公费劳保制度,实行基本医疗,用药受到限制,病人又要承担一部分经费,当病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时,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

三、加强医患关系的措施
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

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语言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转忧为喜,精神倍增,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

1、保证医患沟通渠道的畅通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不断转变观念,提高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交流的能力,使他们敢于沟通,善于交流,既掌握原则性,又把握灵活性,把患者当作亲人,多一些耐心,建立融洽的朋友式的关系,不断赢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沟通的前提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检验和衡量医疗服务工作的试金石,是医疗发展的生命线。

加强医患沟通,核心是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依靠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道德、医疗设施,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患者的配合和支持,要得到患者的配合和支持,就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诊疗方案、费用、效果有所了解。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非常重要的前提和环节。

3、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医疗工作中,患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是医患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患者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些困难会使患者产生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过激行为。

尤其是绝症、严重伤残以及期望值过高的患者,当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预期要求,又无法摆脱疾病的痛苦时,其心理负担过重,埋下了发生矛盾的隐患。

当患者需要把心理压力发泄出来时,首当其冲的是医务人员,此时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作为医方,必须冷静,在诊疗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以求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误会,扫清心理障碍,形成共识。

这也是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4、讲究医患交往的技巧在医疗工作中有的医务人员从未与患者发生矛盾,而有的却时有发生,这是交往中的语言技巧与心态问题。

医患交往中语言技巧非常重要,牵涉到医生的基本素质,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机敏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等技巧在沟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医院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产生第一印象,优美的环境给患者增加舒适感。

医务人员对患者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端。

患者对热情、开放、真诚、幽默、可信、忠诚、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

而往往讨厌虚伪、不尊重人、自私、嫉妒、固执、骄傲、冷酷的医务人员。

在与患者交往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让患者有思考的余地。

6、不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卫生改革,在医疗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使不同所有制都有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医务人员有压力感、危机感,正确把握不善待患者的后果,真正实行优胜劣汰,奖好惩差,不断纯洁医疗队伍。

7、不断完善卫生法规和制度在医患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各方都要遵守卫生法规。

在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提高的前提下,卫生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必须的。

要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比较公正的、有权威性的、真正能起到约束医患双方和解决矛盾的法规。

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应该严格执行,这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法律基础。

良好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娴熟的技术是取得病人信任的桥梁。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注意自身的技术培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注重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