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教学设计.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教学设计.
学生 教师
解决方法:通过视频播放,要求每个学生试验课前完成试验流程 图;学生操作前教师示范讲解,强调击实仪的正确使用,指导学生操
个人 :用 A4 纸完成沥青混合 料马歇尔试件(击 实法)制作的试验 流程图。
小组:按教师给定 的不同沥青含量计算各 组成材料质量,并在试 验室预约完成筛分及各 料的称量工作。 检查各组沥青 混合料组成材料的 计算数据。
5
教学设计
人奠定基础。 1.整理数据,完成试验报告。 2.小组合作完成轮碾法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流程图(0 号图纸大小) 。
课后作业
课后小结
6
教学设计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
课程名称 授课地点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Ⅱ 沥青混合料检测实训室
课时排 授课对象
4 学时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三年制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上学期他们学习了《土木工程材料试 学情分析 验与检测Ⅰ》部分,具有初步的试验操作经验,好奇心强,喜欢动 手实践,实训教学表现积极。 通过每组学生完成一个马歇尔试件,使学生明确测定过程中的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拌料、装料、击实和测量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锻炼学生在真实工 作环境中的专业能力、分工合作精神及必要的安全意识。 重点:马歇尔试件制作过程。 难点:击实过程。 重点难点及 解决方法 作。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前准备:
3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成型后的试件需冷却后方能脱模, 而课堂时间有限, 若采用规范规定用风扇 (快 速法),则增加仪器成本,学习工地试验室经验,采用地面洒水方式缩短脱模的时 间(25 分钟即可完成),解决了课时不能满足教学的问题。 教学目的: 通过冷却试件,使学生掌握脱模的要求,并能正确使用电动脱模器。 阶段小结: 冷却过程中注意地面上的水不能进入到试件,避免烫伤应戴手套来回滚动试 模,严格禁止用脚滚动试模。一旦发现则参加本次课的试验室清扫工作。 (三)互动交流: (30 分钟) 教学内容: 1.每两个小组互相观察并测量对方的试件。 2.评价对方的试件。 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换检测对方小组的试件,同时可以考察学生是 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试件尺寸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小组互测试件,锻炼学生使用游标卡尺正确测量试件的水平,培养学生正 确处理试验数据的能力。 阶段小结: 测量试件高度时量取十字对称的 4 个方向离试件边缘 10mm 处的高度,取平均 值,应在 63.5±1.3mm,若不在范围,应明确如何调整料。 (四)抽查评价: (30 分钟) 教学内容: 1.将马歇尔试件制作试验的每个环节进行随机抽查学生,让其他学生点评。 2.教师总结。 教学设计: 按组整理队伍,组长拿试件站在第一排,随机抽查六位同学进行提问操作,其
预热 成型试件 脱模
步骤一:预热(60 分钟) 教学内容: 1.教师示范讲解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和电动击实仪的使用。 2.学生分组轮流练习。 教学设计: 材料在预热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无事可干,课堂秩序混乱现象,教师结合仪
2
教学设计
器给学生示范讲解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及电动击实仪的安全使用,学生分组轮流练习 使用,保证后续试验正确安全操作。 教学目的: 通过将试模、套筒、底座、钢棒和各矿料进行预热,让学生明确仪器与试验材 料加热的温度及时间有所不同。 阶段小结: 粗细集料混合、矿粉需单独预热;仪器练习过程中注意击实锤滑落,试模和套 筒的配合使用,避免砸伤或夹伤手指。 步骤二:成型试件(40 分钟) 教学内容: 1.各组分别进行拌料、装料和击实操作,完成一个马歇尔试件。 2.学生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高度。 教学设计: 利用实训室一台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两台击实仪,安排学生分组轮流操作,每 个小组 3-4 人,角色分配为试验员 2 人、监理员 1-2 人,试验员进行试验操作,监 理员进行旁站,对操作错误之处提出,并给出正确建议,整个试验过程中教师全程 参与,及时给予指导,提示学生戴厚棉手套,操作速度要快,保证试验所需温度, 避免烫伤。 教学目的: 通过各组完成混合料拌料、装料、击实和测量试件尺寸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各 环节的操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阶段小结: 拌料过程中注意粗细集料、 矿料和沥青的投放顺序, 沥青采用减量法进行称量; 装料时注意插捣次数和方向,注意温度是否在要求范围内;击实时注意试模是否被 固定;测量试件尺寸时注意位置及正确读数。 步骤三:脱模(30 分钟) 教学内容: 1.各组分别在室外冷却试件。 2.在电动脱模器上脱模。
4
教学设计
他同学点评,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性总结,并以等级制式记录被 抽查学生的回答情况,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 教学目的: 通过抽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学生本次课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学。 阶段小结: 通过对材料的预热,拌和,装料、击实、测量和脱模操作过程,能区分试模和 套筒,明确材料预热、拌料和击实的温度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击实仪和脱模 器的正确使用,并掌握调整试件用量的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 1.自主学习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实测数据进行正确处理,完成试验报告。 教学内容: 教师将击实法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视频上传至《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网 络课程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 2.拓展提高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探索求知、获取信息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查阅《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网络课程网站中提供的规范,课后以小组形 式完成轮碾法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流程图。 三、6S 整理试验室: (15 分钟) 教学内容: 1.各组将试件摆放整齐,以备下次毛体积密度、稳定度和流值试验时使用。 2.值日生整理试验用器具,清理并擦拭击实仪和脱模器,保持仪器整洁。 3.值日生清扫地面,关闭电源保险总闸。 4.教师检查整理情况。 教学目的: 通过让学生 6S 整理试验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为成长为职业
1
教学设计
本次课在沥青混合料实训室开展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试验操作,要求 学生完成个人及小组要求的相关准备工作。目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 作意识。 二、课堂学习: (200 分钟)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共分为五个部分:
课程导入 任务实施 互动交流 抽查评价
(一)课程导入(10 分钟) 教学目的: 教师通过提问式导入,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目的及试验流程,达到本学期对每 位学生均进行问题提问并记录,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同时对课程整体安排进行 说明,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为后续实施任务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 1.提问学生本次试验课完成的试验项目是什么、击实前各料应如何处理、还有 什么需要预热、辨别试模和套筒、烘箱的温度应设定为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在教师日志中进行平时考核记录。 2.安排学生打开保险,正确设定烘箱温度,将试模、套筒、底座、钢棒、沥青 及各组备好的矿料放入烘箱。 (二)任务实施: (共 130 分钟) 任务实施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全班分为 6 个大组,每组 7-8 人,根据试验需 要,每个大组再分为两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