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自主创新” 意识,打造
和谐型班组
安全型班组
学习型班组
第九部分 改进方法
提升企业执行力、管理力和文化力
通过文化建设, 提升凝聚力
提升“三力”法
文化力
通过“三基”建 设,提升执行力
通过规范管理, 提升管理力
管 理 力
执
行
力
提升“三力”法
强化基础建设, 提供工作规范 强化基层建设, 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基本功训练, 提升操作能力
推行 ISO9000质 量认证,实 行“三全” 质量管理 健全质量管 理体系 分解落实质 量管理责任, 推行“三零” 质量管理
树立“质量 是企业的生 命”意识
(五)注重员工素质培育的走势
•1、牢固树立培训新理念 •5、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保障 •2、科学编制培训计划
•做好五 个方面
•4、做好培训评估工作 •3、确定培训的适用内容
实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本质安全化” 将成为煤矿实施 安全管理的一种 新型主流模式
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 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目标
(三)注重煤矿成本控制的走势
在常规成本管理上要 追 求 精 细 实
搞 完
好 全 成
煤 本 管
矿 理
在成本管理中变革、 创新中降耗提效
(四)强化煤矿质量管理的走势
通过“三基”建 设 提升“执行力”
提升“三力”法
规范化
制度化
科学化
加强“三化”建 设 提升管理力
提升“三力”法
主动性
自觉性
创造性
加强“三性”培 育 提升文化力
提升“三力”法
从“三力”关系结构上分高、中、低三个层级
最高愿景管理状态——文化力
正确认识“三力”关系 最常规性管理状态——管理力
最基础性管理状态——执行力
养、推荐、使用和考评班组长,具体组织本区队班组 控制,职工绩效考评和班组晋级等活动 组晋级、交流、评比、研究等活动,指导所属区队开展班组建
设活动
晋级、交流、评比、总结等活动
第六部分 突出重点
从四个环节上加强区队班组建设
加强区队班组建设的四个关键环节
考评激励的长效机制
区队班组人员素质培训
区队班组四环节
直接管理职 责或管理主 体
区队班组建设
明确间接管理或领导主体职责
★ 煤矿以上的各层管理机构在区队班组建设管理的职能定位上属于间接 性、宏观性的管理层面,是领导主体 ★ 具体职责是:贯彻上级关于区队班组建设的要求,对公司区队班组建 设进行统一领导,负责研究确定区队班组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制
定其激励政策,审查区队班组建设的重大活动计划、重要制度,指导
第三部分
客观剖析
认清区队班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煤矿区队班组建设受到六大冲击
技术装备的冲击 人员素质的冲击 六大冲击
市场竞争的冲击
企业改革的冲击
扩张发展的冲击 体制机制的冲击
煤矿区队班组建设存在八个不适应问题
人性化管理不够 思想认识不到位
区队班组活动形式单一
管理职责不明确
区队班组自身建设不完善
班组长选拔任免不规范
学习型组织,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 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强调
科学型
科学型组织是指主要依靠科学管理、 而不是主要依靠经验管理的组织
面临变动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
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 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
组织发展趋势
学习型
自主型
自主型组织是指组织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单位和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有 条件地赋予其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指挥权、管理权、作业权的方法
(六)加强煤矿区队班组建设的走势
5、开展“六好 4、重点抓好区 区队”、“五 2、明确区队班 队长班组长的 1、进一步确立 好班组”、 组建设的方 选拔和使用、 区队班组重要 “三无班组”、 向——安全高 团队建设、素 性的思想 “星级班组、 3、强化煤矿区 效型、节约降 质培训、完善 星级员工”等 队班组建设的 耗型、技能素 考评激励机制 活动 管理体系、组 质型、现代管 织体系和制度 建设 理型、文明和 “区队是企 体系 谐型“五型” 业的基础, 区队班组 班组是企 业的基石”
• 六、突出重点,从四个环节上加强区队班组建设
• 七、注重协调,把握区队班组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 八、学习借鉴,优秀企业区队班组建设实践探索经验
• 九、改进方法,提升企业执行力、管理力和文化力
第一部分 顺应趋势
掌握区队班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顺应趋势,掌握区队班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化”—— “三型”—— 科学型 自主型 学习型
建立考评激励的长效机制
要明确考评标准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第七部分 注重协调
把握区队班组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把握五个关键问题
加强先进理念
的教育和引导
正确定位各层次各 系统的职权
合理把握控放 力度
协调处理与其他工 作关系
注意推进的有序性 和长期性
第八部分 学习借鉴
优秀企业区队班组建设实践经验
集团层面— 兖矿集团加强和改进区队班组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顺应新的时代变化 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主要内容
• 一、顺应趋势,掌握区队班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 二、明确职能,认识煤矿管理创新及发展新走势 • 三、客观剖析,认清区队班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四、适应变化,明确区队班组建设的新理念、新目标 • 五、理顺关系,构建区队班组建设新的管理体制
区队班组建设的理论基础各要素关系
方向
提高效益 预控化
提高质量
防范风险 要求 全员化 精细化
提高执
加强区队
科学性 自主型 学习型
要求
行力
要求 班组建设
第二部分 明确职能
认识煤矿管理创新及发展新走势
煤矿的基本功能和使命
发展持续化 安全稳定
煤矿和谐化
生产高效
生产清洁化
成本较低
产品优质
效益良好
(一)矿井高效生产的走势
分层分级 持续推进
做好总结表彰和 典型选树工作
成立领导组织
部署区队班组建设 重点工作 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责 赋予区队长班组长 相应权责
煤矿层面—— 峰峰集团薛村矿精细管理强“细胞”
精细班组绩效考核
区队班组 建设
精细班组工作标准
•精细班组现场管理
区队层面— 兴隆庄煤矿综采一队加强“五型”区队建 设
职工培训不系统
职工队伍不够稳定
第四部分 适应变化
明确区队班组建设新理念、新目标
树立五个管理新理念
五个 理念
明确“六型”建设目标
“六型” 目标
第五部分 理顺关系
构建区队班组建设新的管理体制
区队班组建设新的管理体制
煤矿以上各 层级管理机 构 煤 矿 、区 队 分
间接管理职 责或领导主 体
别 是 区队 、 班 组 的 直接 领 导
区队班组的制度建设
区队长班组长的选拔和任用
抓好区队班组制度建设
一是规范区队、班组制度建立的程序
二是明确制度类型
抓好区队长班组长选拔任用
规范区队长班组长选拔机制 明确选拔标准 确定和培养后备人才 完善规范选拔程序
明确管理方式
强化区队班组人员素质培训
树立大培训理念 明确不同层级的培训重点 丰富培训形式 重视培训效果评估
本公司区队班组晋级、交流、评比、表彰和研究活动,检查督导所属
各单位区队班组建设工作情况
明确直接管理或领导主体职责
★ 区队是班组的直接领导 ★ 煤矿是区队班组建设的管理主体,是区队的直接领导
★班组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上级要求,制定落实 ★ 主要职责是:贯彻上级区队班组建设的规划和计划,制定本单 ★ 主要职责是:贯彻上级要求,制定落实本区队班组
激发团队活 坚持以人为本, 打造本质安全 型区队 提高整体 素质, 创建学习 型区队 加强精细管理, 深挖内部 潜力, 构建创新
力,
营造文明型 区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推行节约型区 型区队
队
班组层面— 杨村煤矿普采工区炮班打造“自主”活力团 队
增
强
增
强
增
强 “自主”团队
“自我约束” 意识,打造
“自主管理” 意识,打造
“三力”互为一体,融合于企业管理形态之中
提升“三力”法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
坚持重实效 持续改善的要求
提升“三力”的基本方法
坚持层级提升 工作方法
坚持系统优化融合方法
预控化
精细化 全员化
理论原因
理论导向
理论基础
两个重点问题:一个是精细化管理与战略管 理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精细化管理与预控 化管理的关系问题
加强区队班组建设的理论原因
原因
原因
预控化
保障
精细化
保障
全员化
预控化管理,就是以预防
控制为主导思路的管理
全员化管理就是企业全体 人员参与管理的理念和方 式
加强区队班组建设的理论导向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要建成25个千万吨级煤矿
进入21世纪 ,煤矿的生产模式转为生产高效化, 追求高产高效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两化”矿井建设模式, 即建设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
(二)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 走势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方针
位区队班组建设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单位区队班组建设的基本 本班组建设的规章制度,组织完成本班组安全生产等
建设的制度和办法,组织完成本区队责任范围内的各
规章制度和区队班组设立方案,对所属区队进行绩效考评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