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产资源经济学4

矿产资源经济学4


(四)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作用 1. 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发
展长期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 2. 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
合理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最主要的决 策科学依据。
3. 地质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国家政府部门为履 行管理和保护地质矿产资源,既管社会又管自然的职 能,一项不可缺少的决策咨询工作。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1902 :17:430 2:17Oc t-2019-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2:17:4302 :17:430 2:17M onday , October 1,事故出在麻痹。20.10. 1920.1 0.1902:17:4302 :17:43 October 19, 2020
给不同。它决定了生产要素价格差异,是地域分 工和国际交换的最直接原因。
(3)地域分工、交换最重要结果是各地都能更 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4)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各地区 由于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不同,各自形成特有的 专业化生产部门。因此生产地域分工表现为地区 生产专业化
例如



劳动日数 产量(t) 劳动日数 产量(尺)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在经济区划的基 础上,把矿产资源作为自然的生产要素, 根据其在地域上的分布、组合特点,以及 同其它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物质资 料、生产要素相结合,按照其消费使用特 点和产业关联,把资源和经济有机结合起 来所进行的地域划分过程。
●注意,经济区与经济区划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一)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1. 区位理论
2. 相关性,即矿产资源经济区是与地 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定地质作用和成矿 作用相关的,不受人类主观条件的影响。
第二节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
一.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 ●经济区划是指按照地域经济发展演变及其 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划分出具有不同地域范 围、内容、层次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的细 分过程。
2. 经济联系法 要点:把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划分为一个经济区。 有区内联系与区际联系之分。 3. 动力生产体系法 要点:是根据生产上的上下游关系来划分经济区。 4. 过程分析法 要点:是考虑地区之间历史上的经济联系的一种经 济联系法。 5. 统计分类法 要点:是按照相似性原则,依据统计数据进行统计 分组分类,然后划分经济区的方法。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9 日上午2 时17分 20.10.1 920.10. 19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19 日星期 一上午2 时17分 43秒02 :17:432 0.10.1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上午2时 17分20 .10.190 2:17Oc tober 19, 2020
2. 区域分工理论 ●首先对这一理论进行描述和提出的是亚 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赫尔歇尔、俄林、 琼斯等人的丰富和发展,后来马克思在研究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地域化的历史发展规律时提 出了劳动地域分工的思想。
●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每个区域或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
同;这种差异是地域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2)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生产要素供
分 法国 100
50
工 英国 150
50
前 合计 250
100
100
20
50
20
150
40
分 法国 200
100
工 英国
200
80
后 合计 200
100
200
80
3. 区域联系论 区域具有开放性,区域之间必然要发生各 种联系,包括自然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 联系,技术联系,社会联系,服务传递联系和 政治、管理及组织联系;并且在联系中发生相 互作用,根据作用的强度不同,区域之间联系 的广度和深度也不相同,联系十分密切的区域 之间就形成一定的经济区。
矿产资源经济学
Mineral Resources Economics
10. 积极发展二次资源产业
◆二次资源是指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废水
(液)、废气、余热、余压、坏损土地以及待治理 的生态环境要素的总称。
◆二次资源的特点
①资源要素与环境要素密不可分。 ②矿山二次资源利用的“多解性”。 ③二次资源利用具有资源消耗与资源再生双 重性质。 ④矿山二次资源是“节能型”资源。
6. 邻接交替迭代法 要点:是对统计分类法改进后形成的方法, 即根据区内相似性关系和区间差异性建立数学 模型,再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 区划结果。 7. 系统区划法 要点:也是对统计分类法的改进,是通过 逐次归并两两最相近或功能联系最紧密的地区, 最后得到系统区划体系,据此可作出经济区划。
综合体,是地球表面按一定的标志所作的分类单位。 ●经济区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根据社会
经济规律,对资源、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中 形成的,符合经济生产地理分工规律的地域综合体。
●经济区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客观性, 2.结构性, 3.地域性, 4.功能性, 5.开放性, 6.层次性, 7.可变性
这部分内容自学!
二.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方法 经济区划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只
是从一两个角度进行经济区划,因此在实际进 行经济区划时,应该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
1. 经济中心法 要点:以各地区的经济中心为出发点,确 定其经济吸引范围,研究所吸引范围内矿产资 源和矿业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特征,并以此为 依据划分矿产资源经济区。
矿产资源 分布与禀赋
投资环境
区域社会 经济环境
区划 结果
第三节 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研究概况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1920 .10.19 Monday , October 1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2:17:43 02:17:4 302:17 10/19/2 020 2:17:43 AM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19日 星期一2 时17分 43秒M onday , October 19,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92020年10月 19日星 期一2 时17分4 3秒20. 10.19
谢谢大家!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19 日星期 一2时17 分43秒 02:17:4 319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2时17 分43秒 上午2 时17分0 2:17:43 20.10.1 9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1920.1 0.1902:1702:17 :4302:1 7:43Oc t-20
◆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可以形成新的产
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重建生态系统, 其效益包括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它的意义就在于有巨大的 间接效益和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第一节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概述
一.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区域是地球表面各构成要素组成的物质实体—地域
●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古典区 位论,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 和运费最低;②近代区位论,立足于一定地区 和城市,着银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③现代区 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区域 经济的最优组织。
●在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 种学派,虽然各种学派间的观点不尽相 同,但都显示了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 从单一因素扩展为多因素研究,并向综合 因素研究的方向发展。概括区位处理论论 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可包括以下方 面:①原料与运输费;②劳动力因素;③ 集聚因素;④市场因素;⑤成本—市场因 素的综合分析;⑥区域发展宏观经济因 素;⑦社会因素。
二. 矿产资源经济区
●矿产资源经济区是在矿产资源地域分布的自 然属性和矿业经济活动地域分布的社会属性 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质的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专业经济区。
●矿产资源经济区除具有一般经济区的 特点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点:
1.专属性,即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形成 及发展专门且严格受矿产资源地域发布和 矿业经济活动地域分布的影响和制约。
8. 聚类分析法 要点: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元统计 方法,它是根据区域自然、经济等变量的 属性(特征)的相似性或亲疏程度,用数 学方法把它们逐步的分型划类,达到“物 以 类聚”的目的。
9. 图形迭置法 要点:在编制探明储量分布图、已知矿
产资源潜在价值等值线分布图、成矿远景 区划图、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图、社会劳动 生产力分布图等的基础上,通过图形迭 置,圈出资源高值和经济高值相重合的区 域作为一个矿产资源经济区。
例如,在矿产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之间 有着相互依赖关系的不同区域就可能形成 一个矿产资源经济区。这种经济区的形 成,可能是因为一区域对另一区域某种资 源的依赖,也可能是由于区域之间在空间 上能相互作用,还可能是缘于一区域的某 种资源对另一区域有支撑作用,即核心-外 围关系。
4. 区域差异论
(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层次体系 ●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划分是分层次的,大 的区中包含小的区,小的区中包含更小的 区。区间可能有交叉,区的界限也可能不是 十分清晰的。
●我国1992年有关课题组的研究是把我 国的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反成四个层次,即
第一层次,矿业经济地带,分别以东 中西部为空间
第二层次,大矿产资源经济区,以大 区或相邻省为空间
第三层次,基本矿产资源经济区,以 省为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