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煤矿山安全培训课件

非煤矿山安全培训课件


第一讲 非煤矿山基础知识
露天开采矿山的主要工艺过程: 凿岩穿孔—爆破—装载运输
露天开采矿山的开拓方式: 露天开采矿山的开拓—地面与露天矿场内各工作水平以及
各水平之间的矿岩运输通道。 常见的开拓方式:
1、公路运输;2、平硐溜井;3、溜槽;4、斜坡提升; 5、胶带运输;6、轨道运输;7、架空索道运输。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二)露天矿边界 露天矿边界应设可靠的围栏或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
无关人员误入。露天矿边界上2m范围内,可能危及人 员安全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等,应予 清除。露天矿边界上覆盖的松散岩土层厚度超过2m时 ,其倾角应小于自然安息角。
围栏或标志的作用:防止无关人员接近边界,引起松 石滚落,伤及采场作业人员;或避免无关人员因疏忽或 其他原因发生坠落,伤及自身。
(七)采场工作帮的安全管理 对采场工作帮应每季度检查一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 一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应立 即处理。 工作帮破坏模式:大面积滑坡;局部塌落或滚石。 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矿岩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 地下水的作用等。 外部因素:采掘作业的影响、地震、爆破作用、雨水冲 刷、冰冻、工作帮因开采导致形态的改变等。 要求:矿山应建立、健全工作帮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由 专门人员对工作帮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检查和处理结果要记录存档。
非煤矿山安全培训
王振东
目录
第一讲 非煤矿山基础知识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第一讲 非煤矿山基础知识
第一节 露天开采矿山概述
根据矿床埋藏的地形条件,露天矿分为山坡式开采 露天矿和凹陷式开采露天矿。 露天开采矿山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1)台阶—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 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在空间上构成了阶梯状。 每个阶梯称为台阶,其高度称为台阶高度。 (2)台阶坡面—台阶朝向采空区一侧的倾斜面。 倾斜面与水平面所夹角称为台阶坡面角。
过0.5m,以免震伤司机,砸坏车辆。 不应用挖掘机铲斗处理粘厢车辆。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上、下台阶同时作业的挖掘机,应沿台阶走向错开一定的 距离;在上部台阶边缘安全带进行辅助作业的挖掘机, 应超前下部台阶正常作业的挖掘机最大挖掘半径3倍的距 离,且不小于50m。
挖掘机工作时,操作室所处的位置,应使操作人员危险 性最小。
止崩塌事故发生。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装车时,不应检查、维护车辆;驾驶员不应离开驾驶 室,不应将头和手臂伸出驾驶室外。
卸矿地点应设置牢固可靠的挡车设施,并设专人指挥 。挡车设施的高度应不小于该卸矿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 轮胎直径的2/5。
不应采用溜车方式发动车辆,下坡行驶不应空档滑行 。在坡道上停车时,司机不应离开;应使用停车制动, 并采取安全措施。
目前采石场的开采深度90%以上不超过50m。当开采深 度超过50m时,其年采剥总量一般会超过50万t,也就不 属小型露天采石场,其开采方式应按照露天矿山的情况实 行分台阶开采。另一方面,当开采深度超过50m时,为保 证边坡稳定,其最终边坡角受到限制,如果不分台阶开采 ,则凿岩难度加大,开采效率降低。在岩体破碎、稳定性 较差的条件下,按设计单位确定的开采高度和技术要求进 行开采,开采高度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一般来说不会发 生大规模滑坡等问题,安全开采比较有保障。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十)道路运输 不应用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不应在运行中
升降车斗。 双车道的路面宽度,应保证会车安全。急弯、陡坡、
危险地段应有警示标志。 冰雪或多雨季节道路较滑时,应有防滑措施并减速行
驶;前后车距应不小于40m。 山坡填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
路段,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墙等。 正常作业条件下,同类车不应超车。 汽车在靠近边坡或危险路面行驶时,应谨慎通过,防
露天矿场汽车加油站,应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应在有 明火或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地点加油。
夜间装卸车地点,应有良好照明。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第二节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管理
定义:年采剥总量不超过50万吨,最大开采高 度不超过50米的山坡型采石场。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一)采石场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 的开采方式,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
第一讲 非煤矿山基础知识
供电等一系列井巷工程。 矿井的主要开拓方式:平硐、竖井、盲竖井、斜 井、盲斜井、斜坡道等。 矿井生产系统的构成—采掘、提升运输、通风、 供电、排水、动力供风、供水等。
地下开采矿山的主要采矿方法: 1、空场采矿法;2、充填采矿法;3崩落采矿法。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第一节 露天开采矿山的安全管理 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生产
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管理方面的要求
(一)开采原则:(1)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 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 原则;(2)设计规定的矿(岩)柱、挂帮矿体,在规 定的期限内,未经技术论证不应开采或破坏;(3)遇 大雾、尘雾和照明不良而影响能见度,或遇暴风雨、雪 或有雷击危害的天气时应停止生产作业。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八)边坡监测 边坡监测系统设计,应根据最终边坡的稳定类
型、分区特点确定各区监测级别。对边坡应进行 定点定期观测,包括坡体表面和内部位移观测、 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爆破震动观测等。技术管理 部门应及时整理边坡观测资料,据以指导采场安 全生产。对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最终边坡应长期监 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最终边坡角根据岩体的稳定性确定,但 最大不得超过60度。
最终边坡角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到小型 采石场的开采深度比冶金露天矿山要小, 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比冶金露天矿山要 好,故在冶金露天矿山最终边坡角的基础 上放大到60°。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在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的条件下,采石场最大开采高 度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勘查、设计或者矿山安全检测单位进 行安全条件论证后确定,并根据《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 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 查同意。
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中,物体打击(浮石滚落)占34.7%。 可见,边坡浮石滚落伤人是造成采石场事故高发的主要原 因之一。因此,要做好边坡安全检查,尤其是暴雨过后的 检查。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三)在距地面高度超过2米或者坡度超过30度的坡面上作业 时,应当使用安全绳或者安全带。
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中,高处坠落(凿岩和清理边坡浮石作业 )占15.5%,而这些事故90%以上是因为没有按规定系安全带 造成的。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六)铲装作业 挖掘机汽笛或警报器应完好。 挖掘机作业时,发现悬浮岩块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
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设备开到安全地带。 挖掘机作业时,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不应
有人停留。 运输设备不应装载过满或装载不均,也不应将巨大岩
块装入车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车事故。 装车时铲斗不应压碰汽车车帮,铲斗卸矿高度应不超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实施浅眼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6米;实施中深孔 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20米。
分层高度与岩体稳定性和采掘设备能力密切相关,限 制分层高度是基于开采安全和效率两方面考虑。
分层凿岩平台宽度不得小于4米; 分层平台宽度过窄,凿岩作业场地面积不足,作业过 程中易发生坠落事故。当然,分层平台也不宜过宽,否 则爆碴不能全部直接抛掷到装岩平台,需要在分层平台 转运,这样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作业效率,也就失去 了分层开采的意义。
扩壶爆破和掏采易形成伞檐而导致坍塌事故发生。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 序开采。
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是在不分台阶开采的 情况下,目前能够保证开采安全的唯一可行的开 采方式。由于该开采方式不分台阶,可以省去上 山公路的修筑,节省大量的投资,适合我国采石 场规模小、采掘设备简单、赢利能力弱的特点。 同时由于该开采方式设有分层凿岩平台,与在坡 面上凿岩相比,可保证凿岩作业安全。
第一讲 非煤矿山基础知识
(3)平台—台阶的坡底线与坡顶线之间水平面上
的空间。坡底线与坡顶线之间的宽度称为平台宽 度,处在爆破、铲装和运输作业的平台称为工作 平台;爆堆边沿至坡顶线之间的宽度称为工作平 台宽度;用于阻截滑落的岩石的平台称为安全( 清扫)平台。
图1 台阶构成要素图
1—台阶上部平盘;2—台阶下部平盘;3—台阶坡面; 4—台阶坡顶线;5—台阶坡底线;α—台阶坡面角;h— 台阶高度。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四)爆破作业 露天爆破作业应遵守GB6722的规定。爆破作业现场
应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其设置地点、结构及拆移 时间,应在采掘计划中规定,并经主管矿长批准。
爆破作业包括剥离爆破、生产爆破、二次破碎以及公 路和铁路路基爆破、边坡修整爆破等。
避炮设施设置地点要考虑:离主爆区有一定的距离( 在爆破冲击波危险范围之外),避开因爆破可能导致滑 坡的地段,其方位要能防止飞石和炮烟的危害,通达避 炮设施的道路无任何障碍(包括无须爬陡坡),离主爆 区的距离要确保起爆人员来得及撤入避炮设施内等。
第二讲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九)边坡管理 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 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 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5年由有资 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边坡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矿山应根据自身实 际,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 责边坡治理的技术管理工作 原则:早期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对症下药;治 早治好,防止恶化。 措施:清扫维护;消坡减载;截水与疏干排水;控制爆 破;人工加固。
松散岩土覆盖层:超过2m时,为保证其稳定,可将其 坡角降低至自然安息角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