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讣告

讣告


写发出本讣告的团体或个人的姓名。下一行
写年、月、日。 案例导入
[评析]
这属于一般式讣告。 由标题、正文和落款组成。 内容包括死者的姓名、死亡的原因、地点、 时间和终年岁数,丧礼的地点、时间、方式 以及死者的意愿、意向等。 结构简单明了,语言准确、精炼、严肃、庄 重。

告 原南京市政治协商委员、南京市文史馆 员李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2010年5 月3日上午10时25分逝世,终年86岁。今定 于2010年5月5日下午在北郊火葬场火化,并 遵照李白先生遗愿,一切从简。特此讣告。 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 南京市文史馆启 2010年5月3日

告 先母王晓,于2010年5月3日病逝于怀柔 县南汇街4号。享年81岁。兹定于2010年5月 6日下在北郊火葬场火化,并举行追悼会。 谨此讣闻 李卉哀告

2.公告式讣告。
公告式讣告往往由党或国家发布,是最 高规格的讣告。 它一般由 讣告本身、丧事安排的公告、 治丧委员会或治丧办公室名单等部分共同组 成。有时治丧办公室名单也可不对外公布。

(三)写作要求
1.语言要严肃、庄重,以体现对死者的哀悼,
切忌在讣告最后画蛇添足写上“欢迎光临”, 失去了讣告应有的严肃性。 2.评语要恰如其分 3.内容要精炼、简明 4.凡讣告用纸的颜色,根据中国传统习惯不 用红色,一般用白纸或黄纸,上书黑字。
[评析]:
这则讣告,在内容、语言、格式上都有错 误: “夫张××(原××市××厂党委书记,离 休)”应改为“张××先生(原××市××厂 党委书记,离休)” 。 “于19××年4月18日上午因病逝世”改为 “因患××,于19××年4月18日×时×分在 ××逝世,终年××岁。”
3、种类
一般式讣告 公告式讣告 新闻式讣告 当和国家领导人去世,现在一般不用讣告而
用公告或宣告,以表示隆重、庄严,是国内 外发生的大事。 近几年来,有些领导人逝世,报纸上不登讣 告,而采用发信息和等照片的形式,实际上 也是一种讣告,不过规格较高,内容较翔实。
4、讣告的含义和源流

张××遗体告别仪式定于4月24日在××殡仪
馆举行,欢迎各位届时光临”两句可改为 “张××遗体告别仪式定于4月24日××时 ××分在××殡仪馆举行,欢迎张××先生 生前各位亲朋好友届时瞻仰遗容。” 正文的末尾下一行左起两格应加上“特此讣 告”或 “谨此讣告”。 落款可以是个人名称也可以是“张××先生 治丧委员会”名称,并应写明发出讣告的具 体时间。
3.署名公告的时间。
(三)公布治丧委员会名单。
案例
:宋庆龄女生的逝世公告 [评析] 本文属公告式讣告。它包括逝世公告、治丧 委员会公告、治丧委员会名单等三部分。 在《公告》中,主要说明宋庆龄同志的职务, 逝世时间、原因、地点及终年岁数,并作简 要的评价和表示哀悼。 在《治丧委员会公告》中,主要说明丧事的 具体安排和要求。《治丧委员会名单》主要 是公布参加治丧委员会成员的姓名。
“讣”原意为:报丧,将人死了的消息报 告给大家。古代新闻不发达,派去人送去或 靠张贴。 较早记载: “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 (“赴”即 “讣”,“急疾”之意) 《左传· 隐公七年》

较早发表的礼仪: “诸侯,使臣临瑞圭看到,古代报丧必须做一、两点:
讣 告
(一)讣告概述
1、讣告的概念及使用情形

讣告又称“讣文”、“讣闻”。“讣” 原指报丧的意思。就是讲人死了的消息报告 给大家。讣告是机关单位、个人把某人去世 的不幸消息向死者的亲戚、朋友、家属发出 的通告性文书。
2、特点
(1)公开性。
讣告用来宣布死者去世的消息,其内容是公
开的。 (2)知照性。 无论是哪类讣告,其目的都是为了知照社会 各界及其亲友。
①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
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 “终年”也有的写为“享年”。“享年”一 般用于自己的长辈活人们所敬重的长者。 “终年”的用法较广,不带有感情色彩。 ②简介死者生平或发表死者的遗嘱。(这部 分有没有都可以。) ③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
(3)落款和日期。
3.消息式讣告。
消息式讣告一般是以消息报道的形式在报纸
上公布,目的在于晓谕社会。这种讣告,内 容形式都比较简单。 机关、团体、单位等发此类讣告,要写上死 者的原来职务; 个人发的,则要写明与死者的关系。 发讣告时,还可以附上死者的遗像。
这种讣告的标题,
一般写作“×××同志逝世”、
“×××××(单位)×(职务)×××病 逝”等。 这种讣告的刊登,一般都按照有关的规定办, 不是任意可以刊登的。
孙晓同志逝世 石化厂党委书记孙晓同志因病于2010年5 月21日逝世,终年66岁。孙晓同志1950年4 月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 [评析] 这从内容上看,虽未写明是讣告,但它 分明是专为报丧而发的消息,我们姑将它当 作讣告中的一种形式。
①要拿“圭”作凭信,报丧时必须拿这东西; ②要使用不同等级的报丧用语。
古人对“死”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死者
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 相同,绝对不能混淆。 据《礼记· 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 曰死。”
《礼记》所记载的讣告形式是周朝的,只用

这类讣告的写法如下: (一)公布逝世的消息。
内容包括:
1.写明“公告”的发出单位名称及“公 告”两字。 2.写明死者的职务、姓名、逝世原因、地点 以及终年岁数。 3.有对死者的简单评价和哀悼之辞。 4.署明公告时间。
(二)治丧委员会公告。 这是讣告的核心部分,包括: 1.写明“×××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字样。 2.对丧事的安排及具体要求。
于上层社会,平民死了,不用讣告。发展到 后来,平民死也用讣告。
(二)种类和结构的写法
1.一般式讣告。
这是运用最广的一种形式,它的主要内容由
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标题。 用略大于正文的字体于首行居中写“讣告” 二字。也有的在讣告前冠以死者的姓名,如: “XXX讣告”。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应写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