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1、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非常重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张:“要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每次上课学生都情趣盎然,笑声满堂。
但是笑过之后学生却头脑空空,每到考试都手足无措。
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P89
2、同学们正在教室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大家都把注意转向这位学生。
请用注意的规律分析此现象。
P89答:迟到的同学在大家在聚精会神时进入,首先打断了教师授课,其次也打断了同学听课效果。
3、一个学生背一篇课文,他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朗读。
在朗读到10遍时,他能一次完全背诵。
到此,为了让自己记得更牢,他继续朗读了10遍。
在他的观念里,即使能够背诵了,但朗读的次数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
请分析该学生记忆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答:此同学所进行的记忆理解方法所于机械记忆,它采用反复朗读来进行的。
外显记忆,
4、一个学生拿着英语词典并按照英语词典中的单词顺序背英语单词。
他发现,每次记忆过后总是容易将单词混淆在一起。
这是为什么呢?他的记忆方法出了什么问题吗?
5、价值观包含的核心成份或因素主要是什么?p215 216
6、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
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
”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p221
7、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王先生将刚满2岁的女儿婷婷送到了幼儿园,并且另外给她在校外报了钢琴、舞蹈、绘画、蒙数、跆拳道、芭蕾舞共六个兴趣班。
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后,王先生便马不停蹄地带女儿赶往这些兴趣班。
周末更是忙于上兴趣班、做作业,婷婷再也没有时间跟小朋友在户外玩……请问:王先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做法是否有心理学依据?是否妥当?p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