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浅析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对策分校(站、点):泉州安溪电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陈文端老师完稿日期: 2010年 9月12日目录写作提纲 (1)内容提要 (2)关键词 (2)绪论 (2)本论....................................................................................(3-7)一、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问题初探 (2)(一)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重要窗口 (3)(二)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实施行政监督权的重要载体 (3)(三)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平台 (4)二、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一)规范运作缺乏统一尺度 (4)(二)授权不到位问题突出 (5)(三)机构编制及职能定位缺乏有效性 (5)(四)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体制 (5)三、加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对策 (5)(一)尽快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系统 (6)(二)加大“职能整合、整体进入”的推进力度 (6)(三)强化专项考核 (6)(四)明确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编制和职能定位 (6)(五)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7)(六)加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法规建设和理论研究 (7)结论 (7)参考文献 (7)写作提纲绪论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都成立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政府依法行政、规范动作、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窗口和载体,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高效、规范、透明服务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具体实践,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分析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查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对于规范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论一、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问题初探(一)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重要窗口(二)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实施行政监督权的重要载体(三)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平台二、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规范运作缺乏统一尺度(二)授权不到位问题突出(三)机构编制及职能定位缺乏有效性(四)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体制三、加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对策(一)尽快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系统(二)加大“职能整合、整体进入”的推进力度(三)强化专项考核(四)明确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编制和职能定位(五)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六)加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法规建设和理论研究结论推进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仅要在机构体制上予以完善,还得从项目管理、绩效考核、部门授权等方面予以改革创新,创新机制,才能达到当初成立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初衷和目的。

浅析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对策林晓婵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设服务型政府。

随之,全国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各地建设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实践中,分析安溪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总结在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制度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中以“一站式”审批、“一门式”服务等以集中行政许可为主要特点的行政服务中心最具代表性。

这些行政服务中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加快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向公共行政体制转变中的改革尝试,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和自上而下的法定组织机构。

目前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面临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归结而言,一是行政服务中心在理论和法律上缺乏有力的依据;二是各级政府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和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有的是行政建制,有的是事业建制,有的是派出机构,有的是直属单位,有的是正职建制,有是的副职建制。

那么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机构?它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本文主要从各地建设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实践中,分析安溪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总结在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问题初探从目前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实践以及发挥的有限作用来看,首先,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部门公开行使行政权力、便民利民、高效服务的场所。

其次,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对部门行使行政权力进行监督的机构。

换言之,在这个机构中,作为行使法定权力的部门是服务和创新的主体,机构管理者的职能主要是制定规则和实施监督。

其本质,反映政府在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办理上,从后台走向前台,从事前管理走向事后管理,淡化了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

“机构”代表政府实现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服务的功能。

(一)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重要窗口为解决机关办公地点分散、企业和群众办事不便的矛盾,营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把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起来,实现“一站式”服务,它所禀持的就是以人为本的行政服务观念。

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初期,部门抵触情绪较大,主动参与少,被动应付多,“明进暗不进”、“两头办理”、“体外循环”、“收发室”等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多一站式服务”的观念抬头。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有些部门怕失利、怕失权思想严重,对建立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目的和宗旨认识不清,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要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二要转变观念、增强意识。

三要建立和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要促使部门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搭台唱戏,取消临时演员、替身演员,培养物色好演员、名演员。

同时,窗口部门要积极参与“机构”的管理,改变“部门管事、机构管人”两张皮管理模式,使“机构”与部门融入一体,目标一致。

(二)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实施行政监督权的重要载体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公开行使行政权力,是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进行自我革命、实现自我监督、创建责任型政府的重要体现。

为实行有效的监督,政府必须赋予行政服务中心相应的职责和权力。

一是建议处理权。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有权监督部门的审批事项、有权监督项目的审批过程、有权监督窗口的服务质量,对能集中的事项不集中审批、能简化的办事环节不简化,甚至设置障碍、该公开的办事程序和收费不公开以及服务质量投诉等有建议处理权。

对行政服务中心作出的有关处理建议,政府必须明确给予支持。

二是评议权。

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部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一个部门的服务理念、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窗口集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和评议机关作风建设等活动中,政府要赋予行政服务中心一定的评议权,对少数不顾全大局,不重视窗口建设,改革不深入、不到位,群众满意率低的部门,实行否决制。

三是决定权。

各级政府都要设立行政效能监察办公室和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对影响效能建设、阻碍经济发展的部门和个人,行政服务中心可以会同县纪委、监察局,按照行政许可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关规定,作出相关决定;对不服从管理的工作人员,行政服务中心有权作出退回决定。

(三)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平台如何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则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如果仅仅是把各部门的办事窗口、项目集聚在一起,而办事的手续还是那么多、办事的方法和步骤还是老样子,那么集中办理也仅是个形式,就没有生命力。

只有各部门彻底更新服务理念,再造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创新运行方式,通过开展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一审一核、集中年检、代理代办等合法合理并受群众欢迎的审批和服务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审批模式的弊断,安溪行政服务中心才能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安溪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目前,建立的安溪行政服务中心是临时机构,不是法律主体。

2、安溪行政服务中心最主要的职能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因此,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只能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必须得到政府的明确授权和支持。

3、《行政许可法》是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实施监督的主要法律内容和依据。

4、各级政府部门是行政审批服务和创新的主体。

5、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与协调的职能必须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督来体现。

二、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规范运作缺乏统一尺度以安溪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的一站式服务替代传统的行政审批方式,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法规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一定意义上把一站式服务机构的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纳入了法律框架。

但从总体上说,安溪行政服务中心自发探索、自发实践和自我巩固完善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首先是事项设定问题。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历六年,但有关行政审批的保留事项,仍然缺乏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方案。

其次是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的关系问题。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性改革清理方案,但在后来法治部门出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理方案中,对改革中明文取消的某些事项又给予了保留。

究竟何去何从?安溪行政服务中心很难把握。

再次是申报材料问题。

一些行政法规对有关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的表述过于笼统,实践中既难以有效把握,也极易形成既多又杂及部门之间重复索要问题,影响了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

(二)授权不到位问题突出除了一些进驻部门在事项办理上“明进暗不进”等种种问题之外,尤其突出的是一些上级部门或者不愿意放权,甚至消极抵制,或者权力下放不够,造成上下不能联动,加大了改革的成本和难度。

如不少一般性的证件办理,最终审批权仍在上面;一些已经明文取消的收费,上级仍按原比例收取。

因此,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某些“收发站”现象,迟迟不能根本改观。

(三)机构编制及职能定位缺乏有效性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目前仍然存在的自发状况,使得其职能定位上不能不存有很大的随意性。

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上虽有政府出台的专门文件,条款也很多,但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刚性,至今没有合法的机构建制,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办公场所,形成了客观上的“三无”单位。

(四)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体制目前虽有极少数地区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并明确了业务指导关系,但总体上看,还没有像其他政府部门那样,形成行业上的上下级关系。

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客观上处于一种单兵作战的散兵游勇状态。

此外,设立安溪行政服务中心的必要性及功能方面,认识上仍然存有不少误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