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习题(1)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习题(1)

例题1.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 )方法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例题2.关于矿物的理解,下列何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D )A.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C.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1:按照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分类,浅成岩是( B )A.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B.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到距离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C.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D.岩浆沿地表裂缝侵入到地表某部位冷凝而成的岩石2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是从构造上区别于其它岩石的一个显著标志造,比较典型的变质岩构造有构造下面几种?(C)A.板状构造、斑状构造、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B.块状构造、斑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C.板状构造、斑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D.板状构造、层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3:岩浆岩中对岩石的矿物成分影响最大的是SiO2,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

分类正确的是( A )A.酸性岩类SiO2含量>65%、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B. 酸性岩类SiO2含量〈45%、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65%C. 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65%、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酸性岩类SiO2含量〈45%D. 酸性岩类SiO2含量>65%、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65%-52%、中性岩类SiO2含量为52%-45%、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4:有一岩石呈灰白色,可见结晶颗粒,能被铁小刀刻划,遇稀盐酸起泡但不剧烈,岩石中还可见生物碎屑遗骸、层理构造,该岩石可定名为(B)A.板岩B.白云岩C.玄武岩D.石灰岩5:某种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为大于65%,则该岩石属于( C )A.超基性岩B.中性岩C.酸性岩D.基性岩6.以下哪一项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构造特征是( A )A.层理构造B.气孔构造C.片理构造D.块状构造7.以下全部为沉积岩结构类型的选项是( D )A.结晶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B.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C.斑状结构、泥质结构、生物结构D.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1.根据岩层产状三要素可知( D )A.由走向可以直接确定倾向B.由倾向可以直接确定倾角C.由走向可以直接确定倾角D.由倾向可以直接确定走向2.如图所示,岩层的产状要素为( A ) )A.AA—走向线、OB—倾向线、CO—水平线、α—岩层倾角B.OB—走向线、AA—倾向线、CO—水平线、α—岩层倾角C.AA—走向线、CO—倾向线、OB—水平线、α—岩层倾角D.CO—走向线、AA—倾向线、OB—水平线、α—岩层倾角3.如图所示的岩层的接触关系是( B )A.整合接触B.角度不整合接触C.假整合接触D.平行不整合接触4.如图所示,上二叠世(P2)泥质灰岩与中石炭世(C2)石灰岩地层的接触关系是( B )A.沉积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角度不整合接触D.整合接触5.某地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产状基本一致,则它们的接触关系是( C )A.整合接触B.沉积接触C.假整合接触D.角度不整合1.直立向斜的主要特征是( A )A.平面上中间出露地层年代较新,两侧依次渐老,对称重复B.平面上中间出露地层年代较老,两侧依次渐新,对称重复C.剖面中间地层向上隆起D.剖面上两侧岩层向外倾斜2.褶曲的基本形态是( A )A.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B.向斜褶曲和倾斜褶曲C.背斜褶曲和水平褶曲D.水平褶曲和倾斜褶曲3.关于褶曲分类正确的是( D )A.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B.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C.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D.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4.在野外的褶曲,一般向斜处为谷,背斜处为山的说法是( C )A.正确的B.不正确的C.不一定1.正断层的主要特征是( D )A.受水平方向强烈挤压应力作用形成B.可能成迭瓦式构造的组合形式C.断层面倾角较小时叫做辗掩断层D.受水平张应力及重力形成,断层面倾角较陡,可能出现地堑、地垒等组合类型1.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 B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推断层D.推测断层2.断层的上升盘一定是断层的上盘吗?( C )A.是B.不是C.不一定3.根据断层面位移的矢量方向的与水平面的关系,可将层划分为倾斜滑断层与走滑断层。

其中走滑断层又称( B )A.正断层、逆断层B.平移断层C.横断层D.逆断层4.下列相关描述中,可以作为活断层的鉴别标志有( D )①保留在最新沉积物中的地层错开,是鉴别活断层的最可靠依据。

②活断层分布地段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线相接的部位,其一侧为断陷区,另一侧为隆起区。

③水文地质条件也可作为活断层的鉴别标志,例如泉水呈线状分布,植被发育等特征。

④历史上有关地震和地表错断记录,也是鉴别活断层的证据。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地震的主要成因是( D )A.火山喷发B.人类工程活动C.陷落D.构造断裂2.下列有关于地震的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 )A.震级越高,烈度越大B.震级越低,烈度越大C.震级与烈度无任何关系D.烈度的大小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浅、地质构造有关3.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震中烈度越大,其破坏能力越大B.同一震级的地震其烈度大小相同C.同一震级的地震其烈度大小不相同D.一般来说,地震震级越高,烈度越大,其破坏能力越大4.有关于断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B )A.全球地震带的分布与全球各板块部位完全一致,说明地震与断裂密切相关B.从地震的成因来分,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其中火山地震是最普遍和重要的一类地震,其影响较为强烈且范围广泛。

C.对于大陆板内地震分布与活断层关系分析知强烈地震必须具备一定介质条件、结构条件和构造应力场条件。

D.一般来说,地震集中发生在活动性大断裂带的两端和拐弯的部位、两条活动断裂的交汇处,以及现代断裂差异运动变化剧烈的大型隆起和凹陷的转换地带。

例题1: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 B )A.给水性B.透水性C.持水性D.容水性例题2: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或土层,称为( B )A.给水层B.含水层C.透水层D.隔水层例题3: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较多的4种阳离子和3种阴离子是( A )A.Na+、K+、Ca2+、Mg2+和Cl-、SO42-、HCO3-B. Na+、K+、Ca2+、Mg2+和Cl-、SO42-、OH-C. H+、K+、Ca2+、Mg2+和Cl-、SO42-、HCO3-D. Na+、K+、Ca2+、Fe2+和Cl-、OH-、HCO3-例题4: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称为( A )A.矿化度B.溶解度C.矿物质含量D.硬度例题5:习惯上用( D )温度将地下水样品蒸干后干涸残余物总量来表示矿化度。

A.100℃B.105℃C.120℃D.105-110℃例题6:常用硬度大小来表示地下水中( A )A.Ca2+和Mg2+含量的多少B.Ca2+含量的多少C.Mg2+含量的多少D.K+、Mg2+的含量多少例题7: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B.空隙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D.包气带水、裂隙水和承压水三大类例题8:承压水一般( C )A.容易受气候的影响B.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但不易被污染C.不易受气候的影响,且不易被污染D.容易被污染例题1:有关岩石风化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岩石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C.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例题2:对风化岩石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不合适的说法有( A )A.当风化壳厚度较厚,施工条件复杂时,可将风化岩石全部挖除,使建筑物基础砌置在稳妥可靠的新鲜基岩上B.对地基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强风化带甚至剧风化带亦能满足要求时,根本不用挖除,但必须选择合理的基础砌置深度C.当风化厚度虽较大,但经锚杆或水泥灌浆加固等处理后在经济上和效果上反比挖除合理时,则不必挖除D.对于施工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但在工程使用期限内因风化而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的岩石,甚至在施工开挖过程中易于风化的岩石,必须采取预防岩石风化的措施1.下列条件中不是岩溶发育的必需条件为( D )A.具有可溶性岩层B.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C.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D.存在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120°∠30°2.覆盖型岩溶区最可能发生(D )A.滑坡B.崩塌C.泥石流D.土1: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面D.晶面例题2:岩石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相对完整坚硬的单元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D )A.结构面的性质B.结构体型式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