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看亮剑有感

看亮剑有感

看亮剑有感----经典对白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

那是因为他们在世上生活了五十年,看得多了,做的也多了,熟能生巧加上借鉴,自然的做起很多的事情,都好像是已经知道了结果而去做过程而已;人要想尽快的发展自己,那就得不断的总结、反思、多实践和把别人的成功与失败都当成是自己的经历,才能尽快的“知天命”。

看亮剑,收获如下:一、李云龙的部队显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他就是那个能让一窝的士兵雄起的将领,有他在的部队,绝对的听从命令,并且上战场之前的演说总是让大家就算是死,也感觉死的值得,是英雄,嗷嗷叫…他是管理的模范!二、有人说:只有在电影院里,好人和恶人的眼泪才可能流在一起。

是的,要一个人流泪,基本都是开心到极致和伤心才会流泪。

让一个女人流泪,不算本事,因为大多都是一种伤害别人的表现;而要一个男人为你流泪,基本都是发自肺腑的,人生要能有一群人,一群男人为自己流泪,那才叫你的用人交流到达了极致!李云龙在被炸伤了送到医院的期间,N多男人为之流泪,他这一生值了。

三、李云龙治兵:1.得知对面军队为日本精锐坂田联队之后,丝毫没有畏惧,而是叫全体士兵上刺刀,准备“进攻”(此时正是敌人在进攻);用望远镜看见了敌人的指挥部后,立马叫了炮手准备轰掉指挥部:“看到山坡上的帐篷了吗?你的炮够得着吗?”(分析目标)“距离太远,已经超出射程了。

”“帐篷里肯定是小鬼子的指挥部,小鬼子够狡猾的,把帐篷设在咱们的射程之外啦!怎么样,想想办法,干他一炮?”(确定目标。

对敌人毫不留情,哪怕是在言语上也是用狡猾而不是聪明,然后鼓励进攻目标!)“向前推进500米,准行!”“好,我把你送到前边500米,有把握吗?”—用的是鼓励及其平和的语气(满足达到目标的条件,询问成功的概率。

)“有,不过团长,咱们只有两发炮弹了”“娘的,你个败家子,你怎么不省着点用?”—用的是骂人语气,得知炮弹少了,很生气。

“团长,你可得凭良心说话呀。

刚才鬼子进攻的时候,那属您喊得最凶呀!柱子,把那挺重机枪给我干掉;柱子,把那掷弹筒给我炸了;这会儿您又不认账了,倒嫌我浪费了”“你小子还敢发牢骚,小心我揍你!…呵呵,等仗打完了,我赏你半斤地瓜烧,啊,不过,你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用两发炮弹,把敌人的指挥部给我炸掉,啊,我丑话说在前边,你要是打不中,别说地瓜烧免了,我还得枪毙你,听见了没有?”(得知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现在条件不足后,先压住对方,不能怪到自己头上,然后缓和语气,诱之以利,之后就筹划怎么去完成目标,并且告知如果完不成的惩罚!)思路:寻找目标—确定目标—分析目标—寻找方法完成任务—调发执行者积极性,完成任务。

2.别没打着人家,把自己搁进去了,赔本的买卖咱不干。

(从来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更不用说是吃亏的事情了。

并且用的是“咱”字,表明了大家的立场是绝对性的一起的!)3.得到命令要后撤,他没有撤,而是从正面突围—反正是突围,从哪里突围不是一样?理由是:一后撤,敌人准压上来,也就更加被动;说法是:新一团已经和正面的敌人交接在一起了,没法撤!为了掩护兄弟部队顺利的突出包围圈,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决心率全团向敌人发起进攻,击退坂田联队,从正面突围!4.要带领部队冲锋是,李云龙的发言是:“弟兄们,都说小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呀?啊!!!我们新一团不是被吓大的,别说是几个小鬼子,就是阎王爷来了,我也得捞他几根胡子下来,我跟你们说过—狭路相逢{大家齐声说—勇者胜!}同志们,冲呀!”(有调动性,减少了手下的压力,调发了积极性和拼劲!)5.张大彪—一营营长没有冲出重围,受了伤。

他的举动是:“咱们新一团自成立以来,就从来没有丢下过自己的弟兄,同志们,给我冲回去!”(他能对张大彪这样,也能对任何一个兄弟这样,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

)6.“大彪,伤怎么样了?”“没事了,鬼子的三八大盖穿透力强,可伤力倒不大,子弹在腿上留了个小眼儿。

”“来,闹两口?!—酒”张大彪一口酒喝了剩下的半碗!“啊、啊、啊,你这个人怎么心眼这样实呀?喝一口不就行了吗?”“你不是总教育我们,做人要实在吗?!”“那你也不能那么实在呀,你不知道哪儿是客套话呀?”“团长,我脑子笨!”“你别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呵呵呵,照说你的表现不错,是该赏你两口!”手就伸出了一点,张大彪就准备拿碗了。

“等等,话还没说完呢,你急什么,见了酒你就急,没出息!你们一营这次仗打得不错,我正想向上级请示,给你们弄点嘉奖什么的,来,喝两口!”思路:先询问伤情(关心第一)--嘉奖之时也是让人感觉到是得到的总是比自己期望值要高,懂得怎么样去留下悬念—让人死心踏地的跟着他混。

7.要去弄伪军的骑兵营的时候,孔捷(原独立团团长)是暂时的副团长,所以他让孔捷去把这几百匹马弄回来之前,他想要得到全部战马的思路:以团长的身份,安排他去二营蹲点;否则就要答应他的要求。

孔捷知道他从不吃亏的人,所以也不计较了!8. 说服赵刚(独立团政委)步骤:用原新一团武器装备差,向旅长报告多分点武器为理由找到旅长,旅长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说:“什么装备都有,我要你李云龙来干嘛?弄点装备都弄不到,你不如回家抱孩子去!”是的,要弄武器,没问题呀,但是不能要我弄武器,又给我戴紧箍咒呀,什么事都让旅长占了呀,又要我搞枪,又要我当乖孩子。

旅长只好说,去去去,要弄武器,自己想办法,别屁大点事就来找我…从此赵刚(规矩制度)被李云龙的实际行动说服!9. 弄到了一个骑兵连之后,他交给骑兵连连长的任务是:怎么训练是你的事,我要的是能打硬仗的不对。

两个月之类,骑兵连没有任何战斗任务,你得把部队给我训练好;两个月之后骑兵连应该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怎么样,有把握吗?思路:有能力的人,不用去管理,只要交代任务即可;给出时间,给出效果,让其自主发展。

10.军人需要的是生活上吃的、穿的;子弹、枪、炮、手榴弹等等。

知道这个根本之后,李云龙见到敌人的东西就抢过来;自己没有的东西就从后勤部去弄,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和军队的整体实力。

11.李云龙在军事演习中得出一个结论,全团应该组织一些加强排,会投掷的专门弄投手榴弹;会格斗的就专门冲锋肉搏战前边等等。

方式是:得出结论后,马上下命令执行。

宰了一头猪(当时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所以能吃猪肉是有吸引力的)煮成一大锅的汤,以选拔的方式,谁有能耐,谁就可以吃肉。

要点:A. 好的结论得立马执行;B. 选拔人才,鼓励人才展现自己能力,要有吸引他们的东西才行。

12.李云龙动用了一个骑兵连、两个步兵营来帮助楚云飞收拾叛徒手下当汉奸,待让楚云飞的一营投降之前,就命令了部队把枪支弹药运回去自己用,赵刚政委说:“这枪支弹药的事,还得和楚云飞商量一下,毕竟我们是非战斗所得,而是友军的部队的武器!”李云龙说:“我动用了这样多的部队,几十里奔波,帮他清理门户,多少要点路费钱吧;再说,乡下农忙的时候,打短工那可是按天结算工资的呀,现在我就像是给楚云飞打短工,收点工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一定不能做;但是费了力,就需要有所报酬,特别是在自己比较辛苦的时候,你的一分付出,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收获,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和所得。

不然就只有人情了,不符合商人原则。

12.独立团,需要每一天都有暗哨,因为关键时刻能救全团的命。

要点:朋友、同事好多时候也需要默契,好多时候的默契能挽救整个事件的发展。

四、总指挥的观点是:能者用之,不能者撤之。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

五、李云龙就算是作战胜利了,但是由于作战时不听从命令,也遭到了降职的处罚。

思路:服从指挥,执行命令,是哪里都不能缺少的,哪怕你是人才;功归功,过归过,绝对不能让其违命胜利而纵容!六、孔捷团长被撤职时,由于下边的部队认为他带兵打仗很好,对人也很好,所以有了一下对白:“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你看你们一个一个的,还能不能有点出息!”“团长,我一进独立团您就是团长,第二天您就认识我了,人家问我,干嘛杀鬼子那么起劲,我说团长可瞧着呢,他认识我,现在换了一个新团长,叫我们怎么杀鬼子?”另一个说道“团长,要么你就把我们都带走,要么你拿起枪把我们扫了也行!”“你个小兔崽子,啊!你小子打鬼子是为了我孔捷打的呀?你是为你爹、为你娘、为你姐、为你妹子、为了成千上万的受苦的中国人打的!”得知孔捷是块带兵的料后。

思路:1.在自己的手下舍不得自己走,或者是自己下边的人舍不得他们的上级走时,要借他的口或者是自己说出来其要点,关键—自己的目标、利益等!以安定军心。

2.力劝上级,留下孔捷为副团长(上边原来是处罚孔捷喂马),并且表达给孔捷的时候是说:“忘记告诉你了,上边决定让你做留下来做副团长,其实咱们俩谁跟谁呀,副的正的还不都是一样,商量着解决吗,要不你做正的,我做副的也行!”说话到点子上,不多一句,不少一句,既让对方知道了是自己帮的这个忙,要让人家感谢;又让人家能甘心的做自己的手下,因为不在乎副与正!3.合理的时候把他带来的张大彪插入进去,让张大彪做损失最大的(原二营)加强连连长,其他的都均降一职—孔捷都降了一职,下边的人也没得说。

4.分析原独立团吃败仗的原因,逐步的让副团长信服和用客观说出必败的事实!七、李云龙是一个没有文化(理论知识),但是又特别能打仗(实践)的人,但是在赵刚(当时团政委)的相处下,居然能学习写字等等,要点在于几点:1.能接受李云龙的正确的观点;2.能容纳李云龙的说话和处事风格;3.能用合理的方式和合适的语气叫李云龙改掉不好的习惯。

八、楚云飞的话语:自古文死谏,武死战。

九、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动用了十二万大军,口号喊得很响:与南京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但是结果仅仅守了三天就兵败城破,缺的是什么,是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有敌无我的气势,外边守不住,就应该退到城中打巷战,班自为战,人自为战,把城市变成一座堡垒,即使是阵亡,也要给敌人以重创,要让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数万战士,一旦群龙无首,就由军人变成了羔羊,任人宰割!十、敌军有两个旅的部队向虎亭据点行军,而李云龙刚好想去消灭虎亭据点当初有的300多名日军;得到上级命令要去保护离虎亭据点不远的总部侧翼安全时,李云龙分析:1.日军的嗅觉不可能那么灵敏,自己刚打主意,就有增援;2.日军两个旅的部队,不可能是为了李云龙自己一个团而来的,肯定有大动作;3.就算自己听命令,全团去保护总部侧翼,也不见得有效;4.自己留下了一个营的兵力,到虎亭据点附近埋伏看具体情况,因为这样的效果绝对比把那个营带去侧翼保证安全作用大。

十一、 1. 华中总指挥不知道敌军为什么两个旅团直接到虎亭据点,从而就要求一个师的部分部队去打敌军第四旅的突出部分,目的在于打出敌军的真正目的。

思路:在根据目前的条件,还不能得出有力的说服的结论,那就得用自己拥有的条件,去试探出能得出有说服力结论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