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厂房区建筑设计说明

标准化厂房区建筑设计说明

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
规划部分
项目概况
沈溪新城标准化厂房区位于沈溪新城中国药都沈溪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西南部,东北方向与沈丹高速与沈本产业大道相连接。

基地北临神农大街,南临孙思邈大街,规划用地面积约71公顷,总建筑面积777266㎡。

现状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主要为农田和部分村庄。

项目定位
沈溪新城标准化厂房区是一个集研发、生产、商贸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园区。

未来发展为医药行业的生产与出口加工基地,形成该区域的科研中心、医药商贸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人才中心。

规划思路与布局
1、提供全面、合理、高效的产业服务
围绕医药生产和服务功能,将用地划分为核心形象区、物流仓储区、标准化厂房区和科研生活区以及规划预留发展用地。

其中生活区布置在规划用地的西北部,用来解决拆迁安置的居民和医药产业工作人员的生活。

用地南部和西部为远期的预留发展用地,设置了适量规模的标准化厂房区和少量的定制厂房。

根据核心区综合楼和物流仓储区的服务半径及对象,将二者定于神农大街、孙思邈大街与西梨路的交汇处。

整个产业园区以核心形象区为中心,各功能区逐次推进,通过空间组织与环境设计,较好地满足了产业园的功能和形象要求,为城市景观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结合园区各项功能,规划适当规模配套设施,实现产业服务高效化,服务半径合理化,服务内容多样化。

2、针对企业特点进行标准化设计
园区针无独立建厂的中、小型企业,规划适应其生产需求的标准化厂房,同
时兼顾大型企业用地,设置了少量定制厂房。

考虑到企业各自的生产独立性,在各标准化厂房用地的划分上,采用适应厂房排布的标准化模块,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

3、分级布置服务配套用地
鉴于园区内企业的不同规模和性质,园区规划出了不同级别的服务配套用地,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企业初期投入,利于形成城市形象。

4、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医药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完全符合GMP认证标准。

创建优良的生态环境。

道路交通
园区内部交通流线主要由中部的物流仓储区向其他厂区发散,贯穿整个园区。

各区块与神农大街紧密联系。

区内各标准厂房周边独立地块,均设置环形道路以便厂区内人流与货流合理组织,达到人车分流,使园区交通组织合理、流线清晰。

公共设施配置
规划集中设置物流仓储区,作为原料与成品仓库并提供质检功能。

物流仓储区引入专业管理公司亦满足园区相关产业的二级采购需求。

在生活区规划商业街,街内以生活服务设施为主。

科技研发区的设立,使企业形成科研、开发、生产紧密结合的机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

为适应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相应规模数量的废物存储仓库、危险品仓库,仓库尽量远离生产生活区,尽量布置于下风带并且交通联系方便的位置集中设置。

规划设置了一级、二级污水处理站,确保对环境影响最少。

二级污水处理设置在水系下游减少对园区影响。

将水泵站、变电所、换热站等管网设备用房,布置在核心区主题建筑以及其它功能分区管理服务楼的地下,最大限度减少对地面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亦
能为地上节省空间,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景观绿化
在绿化组织方式上,主要结合自然,将城市绿带与现状水系融会贯通,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构成完整的生态绿地体系;
同时为防止不同产业区之间的干扰,以5-20米左右的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地作为生态廊道,分隔片区组团和用地,与用地结构相适应;
公共绿地结合片区的中心均匀分布,以方便人们就近使用,强化沿道路的绿化建设。

由于用地范围内有高压架空电力线穿过,鉴于安全防护因素考虑,高压走廊宽度内未排布任何建筑,均对其进行了景观设计,从而提升园区的生产、工作环境。

建筑部分
核心区主题建筑
一剂良药,对于弥留之际的患者来说,正如天使给予的曙光,使人得到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将这道光芒凝聚成环,作为建筑的母题,照耀着整个沈溪新城。

标志性建筑的主体结构由两大部分构成:
上部环形体量为管理办公空间,由5根坚实的巨柱将其承托在半空中。

置身其中能够360度环视整个产业园区。

下部基座以会展、交流等开放性功能为主,由几个矩形展厅围绕着交通中心进行发散式的排布,使整个台基平面呈慧尾状;
上下两部分通过设置在巨柱内部的交通盒来进行联系,中央的玻璃圆柱体构成了整个建筑的轴心,其上半部分为会议区,下半部为底层的开放中庭。

建筑中部形成一个巨大的灰色空间,提供人们一个灵动、充满变化和趣味的交流空间;
中部平台采用屋顶绿化,并且一直延伸至建筑的底脚,最大程度的做到建筑与自然的接触和互动;从高空俯视整个建筑,环状主体加上开放的基座,宛如由本溪市中心发送至此的一颗彗星,星光点亮了整个产业园区,为沈溪新城再添一
抹亮色。

标志性建筑集办公、会议、展览、交流等功能于一身,满足整个产业园区的公共服务需求。

未来能够承接国际级的医药年会、展会,增强园区的吸引力。

相对于传统的塔楼式地标建筑住,我们的“空间综合体”建筑更富于空间感和吸引力,体现了“标志性、节地性、高效性”的设计目标。

为满足多种企业不同需求我们设计了多种类型厂房可供选择(闪ABC)
A类标准化厂房
建筑利用多面切割、穿插的手法进行了立面设计,建筑整体性强,立面虚实相映、轻松明快,摆脱了传统单调乏味的工业建筑形式。

在标准化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的组合,不但丰富了厂区的建筑形态,也为医药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保证。

B类标准化厂房
厂房采用集中式布局,空间上通过体量穿插与虚实对比的手法打破原本过于完整的建筑体量,在体现节地性特点的同时增强了各部分的空间趣味。

玻璃幕墙与金属格栅的合理应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厂房的单调平淡的基本印象,塑造了一个鲜活、灵动的工业生产空间。

C类标准化厂房
建筑通过两个工厂空间和两个管理辅助空间围合形成近似于回字形的平面布局,丰富了建筑的空间感与景观层次,内庭院空间在有效分割两个工厂的同时形成了绿地花园,体现了节地性,环境与建筑浑然一体。

定制厂房
建筑由三大体块组成,形成“品”字形空间体量,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立面造型灵活多变。

建筑设计的立意是凸显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钢架有序的排列,形成“壳体”建筑,曲线与直线相结合,刚柔并济,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的科技感。

结语
本次产业园区的规划改变了以往建设单一产业园的思路,而是将其看作一个与医药产业密切关联的城市新区,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集合、服务集中的原则,秉承“形态为体,业态为魄”的设计理念组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着重创新业态的深入研究,沿袭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律,核心引领、圈层展开,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齐全、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产业与生活相融合的综合性园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