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射频消融术查房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原则
6.射频消融术概念 7.射频消融术适应症
12.出院健康指导
病情汇报
患者:
主诉:
男
岁
诊断:
入院时间:
护理问题及措施
P1:舒适的改变:心悸 P2:知识缺乏 P3:潜在并发症:出血
P4:潜在并发症:传导阻滞
P5:焦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概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又简称室上速。 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形态正常、RR 间 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 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 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 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后护理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护理:
3.体位护理 :
4 .饮食护理: 5.排尿的护理 :
出院指导
1.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2.遵医嘱按时服药
3.定期复诊查心电图
4.观察有无心悸、心慌等症状及时就诊
操作程序
血管穿刺
导管放置 心房、心室递增起搏
心房、心室程序刺激
血管穿刺技术
Seldinger 技术
股动脉、股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
房间隔穿刺技术
PA位:定高度 RAO45度:定方向
电生理刺激技术
导管的选择
标测导管: 双极、四极、十极(CS)、HALO/LASSO 弯曲度(单弯、可屈导管) 消融导管 左右侧 加硬? 4mm/8mm/irrigate 其他 SWARTZ 导管
并发症与术后观察
感染、出血、血肿(穿刺部位)
血栓、栓塞(皮肤颜色、温度、肢体运动) 脉管炎(血管)
气胸(呼吸状态)
心脏穿孔(患者生命体征) 严重心律失常(心电监护)起搏器植入
射频消融术中配合
1.让病人平卧在X光机检查床上。 2.将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身体连接,并用无菌单盖 住病人身体。 3.术中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多用问候和鼓励的话 语和患者交谈,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严密观察血压、 心率、心律等变化,观察有无心脏压塞、心脏穿孔、 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并积 极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导管放置
基本刺激技术
1. 频率递增起搏:S1S1 2. 程序刺激:(早搏刺激) S1S2、S1S2S3、RS2、 RS2S3 3.早搏刺激的设计:S2从舒张晚期开始,10ms 递减扫描直到不应期,然后以比局部不应期长30~ 50ms设计S3,依此类推。 4.猝发刺激(Burst刺激):高频率短阵刺激
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特点1.没有任何先兆,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 几秒,长则几天。
特点2.心率多在160—240次/分。
特点3.临床表现不一,可有心慌、胸闷,重者出汗、休克、 乃至死亡。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成功的条件
1.找到其中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 2.通过射频能量,“销毁”或使该通道失去作用。
发生折返的条件
1.解剖或功能上的“双通道”,远近端形成闭合环(基础) 2.其中一条存在单向阻滞 3.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使发生单向阻滞的通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兴奋性 4.原先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
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诊断 1.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2.食道调搏 3.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二、治疗 1.终止发作 2.根治:射频消融,外科手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
1.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2.食道调搏 3.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原则
一.终止发作
1.刺激迷走神经
2.药物治疗 3.同步直流电复律 二.根治: 1.射频消融 2.外科手术 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 速最有效的方法。
射频消融术概念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血管送入心脏, 找到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道或异位起搏点,通过射频 电流产生热能使局部心肌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达到 阻断异常传导通道或消灭异位起搏点的目的,从而根 治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适应症
快速性心律失 常早搏异位节律
室上速
房扑
房颤
室速
射频消融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建立静脉通路
皮肤准备
术前护理
完成术前检查
饮食护理
药物准备
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与导管射频消融
从自古华山一条道说起
阵发性室上速的机制
房室结折返
阵发性室上速的机制
房室折返
室上速分类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旁道分左侧及右侧)
欢迎姚主任及各位护士长
莅临心内科指射频消融术
查房目标
1.了解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操作要点 2.掌握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前、术后护理
查房内容
1.病情汇报 2.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概念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 8.射频消融术术前护理 9.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 10.术中配合要点 11.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