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实验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二生物试题命题人:李岩审题人:王洋2020 年8 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9 题,共100 分,共4 页。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选题(1--40 每题 1 分,41--45 每题 2 分,共50 分)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拉马克C.摩尔根D.孟德尔2.使用农药来防治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棉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棉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C.棉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棉红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3.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没能解决的问题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B.说明物种是可变的C.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及多样性D.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4.在19 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 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各种表现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 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 基因突变成S 基因的频率增加5.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基因突变的方向B.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C.自然界中即使没有突变发生,生物也会进化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6.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不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异7.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8.下列各项中育种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太空椒与抗虫棉B.抗除草剂的玉米和无子西瓜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高产青霉素菌株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9.二倍体草莓的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变成四倍体草莓,该过程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A.多倍体育种B.诱变育种C.杂交育种D.单倍体育种10.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美国已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水产品产量。
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DNA 分子的杂交B.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C.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揭示潜在的安全性D.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11.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 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四个必要的条件是( )A.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体细胞B.重组DNA,RNA 聚合酶,内切酶,连接酶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D.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12.加拿大学家研究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将其嵌入到细菌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这些片段便可作为一种免疫因子,抵抗DNA 裂解酶入侵,此项技术有望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
这种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染色体变异1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14.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A.减数分裂过程中B.有丝分裂过程中C.受精作用过程中D.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15.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 号染色体上,目前该病有20 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可逆性B.不定向性C.普遍性D.稀有性16.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这种基因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1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18.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则它最终产生的具有生理功能卵细胞有两种类型B.如果该细胞来自雄性动物,则它最终产生的精细胞有2 种类型C.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D.基因A 和a、B 和b 的分离将在细胞分裂的同一时间发生19.下表是水稻抗稻瘟病的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 碱基和氨基酸所在位置。
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中的碱基对改变,必将引起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变化B.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 模板链上决定第228 位氨基酸的相关碱基发生了替换C.对生物而言,碱基对替换多数是有害的,替换比增添和缺失的危害更大D.该突变品系不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20.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BCD 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所有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C.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多倍体D.多倍体一定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配子21.如图所示为不同生物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 细胞中含有2 个染色体组,图b 细胞中含有3 个染色体组B.图b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 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成的单倍体22.某实验小组对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进行调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需在家族中调查C.在家系调查时对已经去世个体的信息不做统计D.白化病的发病率=患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23.下列关于细胞内RNA 和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RNA 和ATP 的元素组成相同B.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C.tRNA 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1 个反密码子D.DNA 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24.如图甲、乙是核酸片段。
下列有关甲、乙两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DNA 单链,乙为甲的转录产物B.图中共有4 种核苷酸C.甲和乙均含有糖类物质D.图中共有5 种碱基25.如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转录B.该过程表示翻译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26.核糖体RNA 即rRNA,是三类RNA(tRNA、mRNA、rRNA)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一类,rRNA 单独存在时不执行其功能,它可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装配机”。
核糖体中催化肽键合成的是rRNA,蛋白质只是维持rRNA 的构象,起辅助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 的合成需要以DNA 的一条链作为模板B.合成肽链时,rRNA 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要的活化能C.在真核细胞中,rRNA 的合成与核仁有关D.翻译时,rRNA 上的碱基与tRNA 上的碱基互补配对27.密码子的简并性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是( )A.使少量的基因控制合成大量的蛋白质B.使少量的mRNA 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C.简并的密码子对应相同的反密码子D.增强容错性,降低性状的变异几率28.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码子位于m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 上B.密码子位于t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 上C.密码子位于r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 上D.密码子位于r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 上29.如图表示人体唾液腺细胞中的某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②与⑥是同种物质B.若②中A+U 占36%,则①对应片段中G 占32%C.图中的⑤可能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D.图中④携带的氨基酸密码子为UCA30.已知一个由2 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198 个,控制翻译该蛋白质分子的mRNA 中A 和U 占25%,则控制转录该mRNA 的DNA 分子中,C 和G 应该共有()A.700 B.900 C.600 D.80031.如图所示是中心法则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能发生a、b、c 过程B.a、e 过程分别需要解旋酶、DNA 聚合酶和RNA 复制酶的参与C.a~e 过程都发生在活细胞中D.细胞生物和病毒合成RNA 的方式完全不同3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B.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该DNA 分子呈环状C.HIV 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 或RNAD.真核细胞内含有的核酸有DNA 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33.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该实验证明T2 噬菌体的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在该实验中T2 噬菌体的DNA 发生了复制D.保温、搅拌和离心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实验结果34.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 是遗传物质35.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使用35S、32P 对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进行标记B.可利用15N 代替32P 来标记DNAC.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D.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代所有噬菌体都含放射性36.已知某DNA 分子中,G 与C 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 与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 和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 和17.1% B.31.3%和18.7%C.18.7% 和31.3% D.17.1%和32.9%37.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是(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C.脱氧核苷酸→DNA→基因→染色体D.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38.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 )A.分别控制显性和隐性性状B.所含的核苷酸种类不同C.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39.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40.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A.精细胞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41.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丙为初级卵母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4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 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选择F1 中高茎豌豆让其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3∶1 B.1∶1 C.9∶6 D.5∶143.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 再自交产生F2,将F2 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