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陆钦交通0808班1104080816摘要:随着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已成为新世纪铁路工作者的首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铁路的主客观环境以及技术支持,阐述了修建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关键词:铁路现状,铁路建设,必要性。

1 、前言目前公路交通面临环境污染严重、事故迭起、道路堵塞、用地紧张和石油资源危机的冲击的问题,其发展已经受到一定限制,与此同时,高速铁路却以其运能最大、能耗最低、速度最高、安全最好、污染最小、占地最少的独特优势崭露头角,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倍受青睐。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交通已经成为一项要务,铁路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根据铁道部规划,到2010年之前,中国政府将建成约17000公里高速铁路。

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这些客运专线有目前备受瞩目的京沪高铁,以及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高铁线路,列车时速将达到200至300公里。

其中陇海铁路东起连云港,经由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终点兰州西站,线路全长1 767 km,是横穿我国中部的东西运输大动脉。

郑州至宝鸡段(郑宝段) 全长678. 2 km,在陇海线西段,自郑州起经由洛阳、三门峡、孟塬、西安、咸阳至宝鸡。

是我国西部地区煤炭、石油等大宗物资东运的主要渠道,也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命脉。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居交通中枢和纽带的重要地位。

由此可见,高速铁路对货物运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要作用。

2、全国铁路的现状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为7.66万公里。

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

但是人均拥有铁路里程数仅排名世界百位之后,中国人均拥有铁路线仅5.6厘米。

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全国铁路布局可查看全国铁路交通图。

(见下文)至今,中国铁路已经进行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这次提速在京哈、京沪、京广、京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等干线展开。

这次大面积提速使我国铁路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延展里程达到2.2万公里,比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时增加6000公里。

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的延展里程已经达到了1.4万公里,时速200公里线路的延展里程可以达到6000多公里,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846公里,提速的范围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如此规模的既有线提速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伟大创举。

本次提速,我国突破了九大关键技术。

集成创新与牵引技术、交流传动技术领域一起构成五个关键技术环节。

第六个技术是制动技术。

第七个技术是车体技术。

第八个技术是转向架技术。

最后一个是网络技术。

但我国的铁路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法国的TGV,测试最高时速达到357英里,实际运行时达到200英里左右。

日本的新干线,测试时最高时速可达361英里,平常运行时一般也在186英里左右,新干线列车的抵达时间与时刻表的平均误差只有6秒钟。

从这些方面看,我国的铁路与其还有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高速铁路是未来最重要的区域交通工具,它不但构成我国未来一大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带动机电、集成、冶金等一大批产业的技术研发,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旺盛的市场需求保证了这一产业的投入回报,使它在中国经济中占有的份量,要远远超过它创造出来的财富数值。

3.1、高速铁路的定义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系统(也有250公里的说法)。

早在20世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比比皆是。

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3.2、高速铁路的优点高速铁路作为高技术产物,拥有一定的优势。

其优势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于技术经济方面的优势。

3.2.1、技术经济方面的优势高速铁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融合了交流传动技术、复合制动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高强轻型材料与结构技术、减阻降噪技术、密封技术、现代控制与诊断技术等一系列当代最新科技成果。

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成功运营,从此拉开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帷幕。

目前,全世界有高速铁路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和中国台湾省。

世界高速铁路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铁路旅客运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提高了铁路在客运市场中的竞争力。

高速铁路在客运市场有五大优势:一是速度快。

时速25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在旅行距离1000公里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安全可靠。

日本新干线自运营以来,曾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法国高速铁路10多年来始终保持安全运营的良好纪录。

可以以此作为依据。

三是节能环保。

高速铁路能耗低、污染小,符合可持续发展关。

四是经济实惠。

从国外高速铁路票价看,比乘坐飞机和汽车更经济划算。

五是运载量大。

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年运量最大不超过8000万人,一条双线高速铁路年运量可达1.5亿人。

特别是高速铁路在城际间开行高密度、公交化、编组灵活的动车组列车,其载客量是公路、民航无法比拟的。

3.2.2 、相比其他交通工具的优势无论是高速公路或机场都要面对挤塞的问题。

高速铁路的优点是载客量非常高。

若旅程非以大城市中心为出发及目的地,使用高速铁路加上转乘的时间确实只跟驾驶汽车差不多。

但高速铁路无须自行驾车,因此会较为舒适。

另一方面,虽然高速铁路的速度比不上飞机,但在距离稍短的旅程(一般650公里以下),高速铁路因为无需到遥远的机场登机,可以节省登机时间,因而仍会较为省时。

而且高速铁路的班次可以较为频密,总载客量亦远高于民航。

4、高速铁路的建设4.1、高速铁路建设的基本原则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

4.2、发达国家的高速铁路建设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高速铁路已基本建成,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成功来进行借鉴。

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诞生于1964年。

当时的东京至大阪“东海道”线仅用8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

近40年来,新干线技术不断进步,已经构成了日本国内铁路网的主干部分。

现在的平均时速也在190公里左右。

是比较成功的高速铁路的代表。

虽然新干线的速度优势不久之后就被法国的TGV超过,但是日本新干线拥有目前最为成熟的高速铁路商业运行经验———近40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

而且新干线修建之后对于日本经济的拉动也是引起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狂潮原因之一。

法国的TGV也是享誉全球的高速铁路。

所谓TGV是Train a Grande Vitesse(法语“高速铁路”的)简称。

第一条TGV是1981年的开通的巴黎至里昂线。

法国TGV的最大优势在于传统轮轨领域的技术领先。

1996年,欧盟各国的国有铁路公司经联合协商后确定采用法国技术作为全欧高速火车的技术标准。

因此TGV技术已经被出口至韩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是被运用最广泛的高速轮轨技术。

4.3、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方案到2010年之前,中国政府将建约17000公里高速铁路。

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这些客运专线有目前海内外备受瞩目的京沪高铁,以及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高铁线路,列车时速将达到200至300公里。

而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储备和发展潜力、高速铁路市场需求结构、旅客支付能力等因素,我国完全应当发展自己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而且必须是在第一时间发展高速铁路技术。

首先要完成高速铁路基础设施部分的技术开发。

根据我国目前对既有线路提速的经验,铁路基础设施部分建成以后再升级的难度很大,投资也多,因此应当在建设高速铁路时按预期的高标准或沿线市场所需要的适当速度标准修建,以节省成本,达到最大效益。

在高速列车的研制中,我国应以自己的力量为主进行总体设计,当然也要吸收国外的力量参与设计,但所有环节都必须由中国人主导。

在此基础上,采购国外的部分部件或购买部分技术为我所用。

首先以250km/h的高速列车为第一目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3—5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届时我国首批客运专线也将完工,我们自己的高速列车可以在已建成的高标准线路上运行;积累经验后,研制更高速度等级(300—350km/h)的高速列车,逐步提高列车在高速铁路上的实际运营速度,原有速度较低的高速列车可以继续运营,也可以转到其他线路上使用。

当然,“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方式看起来非常合理,但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不能合理地吸收,则只能一味地引进,成为一种复制品,会导致缺乏创新。

5、结束语世界各国向来对调整旧的运输结构和改变传统运输发展模式十分重视。

自从日本在196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时速达210 km/h 的新干线以来,法、德、意等发达国家相继建成了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在能力、速度、安全以及能源、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及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越来越被认为是人类在新经济发展方式下运输模式的一种理想选择。

自90年代中期以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形成了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已波及到亚洲、北美、澳洲、以及整个欧洲,形成了交通领域中铁路的一场复兴运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再走以过度消耗能源、严重破坏环境和数量惊人的交通事故为代价的传统运输发展模式的道路,要尽量运用后发优势,提高运输的质量和效益。

由此可见,我国修建高速铁路是解决运输问题,提高运输质量、顺应世界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所以,我国修建高速铁路是必要的。

不仅为我们自身提供交通运输的便利,也要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做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浅析修建郑宝客运专线的必要性》作者:高斯斌《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及规划》作者: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吴宇周解蓉《高速铁路定义》(出自/view/3743.htm《百度百科》)《为什么要建京沪高速铁路》(出自seahill的博客:/xijun20070520)《全国铁路交通图》(出自闷闷论坛)《详解京沪高速铁路》(出自艺冰的blog:/zhq8118)《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路线(摘要)》(出自科报网:/gb/stdaily/2005-04/15/content_377376.htm)《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作者:刘金方蒋秀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