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2 - 副本

军事理论2 - 副本

【转自人人网】马荣幸老师的军理重点,没有第三单元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家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军事活动为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现代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中立型(瑞典、瑞士)、自卫型(中国)2.国防历史的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3.国防法规: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特殊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于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八十四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国防法》是根据《宪法》而制定的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和规范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部门法,亦称基本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三种形式:①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②按军官待遇入伍③作为士官应征入伍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五十二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2001年8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规定高等学校应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八号主席令予以公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防空警报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音响特征: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于2010年2月26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二十五号主席令予以公布,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9.公民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形式: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0.公民国防权利: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11.国防建设: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成就:①铸造了一支现代化人民军队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③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12.国防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基本内容:①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②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④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⑤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13.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我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14.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陆、海、空、第二炮兵)陆军:诞生于1927.8.1海军:诞生于1949.4.23 江苏泰州空军:诞生于1949.11.11第二炮兵:诞生于1966.7.1 主要任务:威慑和实战①按射程分:近程导弹<1000km 中程导弹1000-3000km 远程3000-8000km 洲际导弹>8000km (战术导弹<1000km 战略导弹>1000km)②按弹道特征分:弹道导弹(主动段、被动段)和飞航试导弹(巡航导弹)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高强度、高效能、高技术、射程远、威力大我国核战略特点:防御性、威慑性、报复性、有限性、有效性15.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国防交通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基本手段:走藏消新三“打”: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新三“防”: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查监视)、政治动员、全民国防教育(核心:爱国主义内容: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精神、国防技能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方法: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大众媒体、节日和纪念日(2009年“赞颂辉煌成就,建设强大国防”)、各种活动开展教育。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关于战争与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看法,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军政》、《军志》(西周)两部兵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3.《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孙武作,它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名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4.将帅修养:《孙子兵法》强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5.军事著作:汉初《黄石公三略》唐代《李卫公问对》宋代《武经七书》明代《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戚继光)、《武备志》(茅元仪)6.《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是宋神宗年间第一部兵书丛编。

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7.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陆权论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论《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海权论杜黑《制空论》空权论富勒《机械化战争论》机械化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被誉为西方的《孙子兵法》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施利芬《坎尼之战》福煦《论战争原理》、《论作战》8.毛泽东军事思想: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①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②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③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0.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战争观和研究军事问题方法论②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八七会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了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所进行的斗争。

其基本特征是正义性、群众性)⑤国防建设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1、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南2、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1.战争的本质:有政治本质和军事本质之分。

其政治本质就是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军事本质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政治本质决定军事本质。

1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①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②国防建设思想③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④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⑤军队战略思想1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1990年12月,江泽民提出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15.军事理论的三大飞跃:①毛泽东军事建设思想②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③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概述1.高技术分类(6个):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

基本特征(7个):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风险、高难度、高渗透。

2.军事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统称。

3.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①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和作战行动②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③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

4.精确制导技术: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

类型: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寻的式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复合式制导应用:精确制导武器(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以上的武器)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由弹头、弹体、推进系统、弹上制导设备和弹上电源等部分构成。

⑵精确制导弹药:与导弹的区别是它自身无动力装置,其弹道的初始段、中段需借助火炮、飞机投掷。

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精确制导武器特点:高精度、高效能、高技术、威力大、射程远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作战的影响:①远程作战打击成为一种主要作战方式,作战效能大大提高②战争进程加快③传统兵力兵器地位下降④人员伤亡的数量将急剧减少。

5.伪装: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

伪装的技术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

隐身技术分类: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技术6.侦查监视技术:是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取的技术。

现代战争中侦查监视系统:可见光侦查、红外侦查、雷达侦察、电子侦察、多光谱侦查、声学侦查(多光谱侦查在获得的“假彩色合成图像”上,生长旺盛的活体植物呈现红色,伪装用的砍伐植物呈现灰蓝色、涂有绿漆的金属物体呈现黑色,这样就能把真假目标很明显的区分出来)侦查监视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①扩大了作战空间②改善了信息获取手段③增强了作战指挥的时效性,提高了指挥质量④促进了反侦察技术的发展7.电子对抗:军事上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的统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