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字经》中的传统礼仪

最新《三字经》中的传统礼仪


解读“传统礼仪”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首 孝 悌, 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 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 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 之事为某文也。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故】黄香温席
【“孝”与“教”】 “孝”,上老下子 “教”,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
解读“传统礼仪”
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 t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五常”】 汉代《白虎通》中讲:仁即仁爱;义是得体;礼是指合乎规范;
智是指明辨是非;信是指专一守信。 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样东西是经久不变的,应该
是超越一切时空的限制的,它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
解读“传统礼仪”
【“不容紊”】——五常的顺序不可以打乱 儒家认为, 智慧和守信是为人处事不可或缺的, 但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 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故】师文拜师师襄
【相关典籍】 《礼记》第一句:“勿不敬,俨若思”。 《论语·阳货》中说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解读“传统礼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香 九 龄,能 温 席。孝 于 亲,所 当 执。
解读“传统礼仪”
zhǎng yòu xù yǒu yǔ péng jūn zé jìng chén zé zhōng 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 臣 则 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 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 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读“传统礼仪”
【解释】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 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 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故】举案齐眉
【“三纲”辨析】 《三字经》的“三纲”与董仲舒所讲的三纲风马牛不相及,作
者所倡导的是一种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 的控制和服从。所以说,《三字经》所倡导的是温馨和谐的君臣关 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虽然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不同,但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cǐ shí yì rén suǒ tóng dāng shī xù wù wéi bèi 此 十 义,人 所 同。 当 师 叙,勿 违 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 违背。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籍】 《礼记·礼运》中的“十义”是:父慈、子孝、兄良、
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 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 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解读“传统礼仪”
【“悌”的现实意义】 梁实秋先生专门写过一段:“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
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 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
【相关典故】 赵孝争死

课堂讨论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字经》认为“不容紊”,如果你是《三字经
》的作者,你会特意编排“五常”的顺序吗?顺序 是什么呢?
解读“传统礼仪”
【“孝悌”的实时性】 孝和悌,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的
东西。 【相关典籍】
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写的《弟子规》中说道:“有余力,则学 文”。
解读“传统礼仪”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三 纲 者,君 臣 义。 父 子 亲,夫 妇 顺。
《三字经》中的传统礼仪
1
《三字经》
录目
2
解读“传统礼仪”
3
课堂讨论
2
《三字经》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三大传统启蒙教材之 一,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 千”,在“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奉 为经。
解读“传统礼仪”
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为 人 子,方 少 时。 亲 师 友, 习 礼 仪。
解读“传统礼仪”
yuē rén yì lǐ zhì xìn cǐ wǔ cháng bù róng wěn 曰 仁 义,礼 智 信。此 五 常, 不 容 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 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 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解读“传统礼仪”
“仁”是最重要的,“智”和“信”必须要以“仁”、 “义”和“礼” 为前提。
解读“传统礼仪”
fù zǐ ēn fū fù cóng xiōng zé yǒu dì zé gōng 父子恩,夫 妇 从。 兄 则 友,弟 则 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 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