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一、判断题1.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可以向消费者推荐优质食品。
(×)2.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疾病的人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3.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4.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5.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6.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7.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度。
(√)8.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9.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10.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11.名人、明星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1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能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只能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13.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广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14.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效处置,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要负责人还应当引咎辞职。
(√)1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经营者财产不足以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时,先承担行政处罚责任。
(×)17.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18.食品保质期,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新鲜的期限。
(×)19.食品抽检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无偿提供被抽检的食品。
(×)20.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21.食品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原则,即同一个食品生产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取得一个食品生产许可证。
(√)2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食品的类别对食品生产实施分类许可。
(×)23.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许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24.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对食品类别进行调整。
(×)25.现场核查应当由符合要求的核查人员进行,核查人员不得少于3人。
(×)26.申请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在产品注册时经过现场核查的,不再进行现场核查。
(×)27.核查人员应当自接受现场核查任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生产场所的现场核查。
(×)28.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申请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生产许可的决定,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
(√)29.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日期为颁发证书的日期,有效期为5年。
(×)30.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听证。
听证期限计算在行政许可审查期限之内。
(×)31.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食品生产许可证正本、副本式样。
(×)32.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和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33.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生产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
(×)34.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现有工艺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设施、食品类别等事项发生变化,需要变更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许可事项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变化后20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
(×)35.生产场所迁出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范围的,应当重新申请食品生产许可。
(√)36.食品生产者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食品生产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食品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37.申请人声明生产条件未发生变化的,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不再进行现场核查。
(√)38.对因迁址等原因而进行全面现场核查的,其换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与原证书一致。
(×)39.因遗失、损坏补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许可证编号不变,发证日期和有效期与原证书保持一致。
(√)40.食品生产者终止食品生产,食品生产许可被撤回、撤销或者食品生产许可证被吊销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手续。
(×)41.食品生产许可被注销的,许可证编号可以再次使用。
(×)42.许可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
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许可。
(×)43.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由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许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被许可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许可。
(×)44.产者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5.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制作加工食品,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46.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47.不安全食品是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其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
(√)48.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分为四级。
(×)49.标签、标识存在瑕疵,食用后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改正,可以不召回。
(√)50.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食品生产者的召回计划后,必须组织专家对召回计划进行评估。
评估结论认为召回计划应当修改的,食品生产者应当立即修改,并按照修改后的召回计划实施召回。
(×)51.不安全食品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的,食品召回公告应当在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和省级主要媒体上发布。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发布的召回公告应当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链接。
(√)52.不安全食品在三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的,食品召回公告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和中央主要媒体上发布。
(×)53.实施一级召回的,食品生产者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召回工作。
(×)54.食品生产者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召回工作,属于二级召回。
(×)55.对因标签、标识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可以在采取补救措施的情况下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56.食品生产者应当如实记录停止生产、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数量等内容。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57.评价结论认为食品生产者采取的措施不足以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食品生产者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停止生产、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
(√)58.食品生产者停止生产、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不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59.《食品召回管理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60.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是指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61.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62.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460-2014)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不用符合其他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63.《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460-2014)中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和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
(×)64.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于2011年4月20日公布,自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
(×)65.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不仅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还适用于为预包装食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散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
(×)66.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67.配料是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食品添加剂。
(×)68.产品标签中生产日期也可以表示为“包装日期”、“灌装日期”。
(×)69.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70.规格是指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单品净含量和总含量关系的表述。
(×)71.预包装食品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是指包装物或包装容器上容易被观察到的版面。
(√)72.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cm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可以小于1.8mm。
(×)73.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可以不用分别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