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先做人演讲稿3篇
前不久,一位学者被邀请去讲课,讲课之前他向台下学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今社会最缺乏的东西是什么?”台下学员异口同声
喊成一片:“缺德!”,这位学者顿时痛心不已。
“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最大的缺德。
面对一桩桩伤筋动骨、诲辱学生的事件,有位学者沉痛地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而在精神
上这种局面却恰恰颠倒过来-站着的老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
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站着或跪着的灵魂。
”也许
这位学者的话有点过份,但也触到了教育的痛点。
导致这种反差的
原因是什么?因为多年以来,唯系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我们推崇的
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于是小小的课堂里,教师成了“天王老子”……,他们常常随心所欲地做事,随随便便地讲话。
有一位青
年教师为了教训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突然叫学生站起来,指着干
干净净的黑板问学生:"你往前看,看见什么?"学生莫名其妙、抖抖
数数的回答:“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位老师把学生往黑板前推了
推问:“你再给我仔细看看,你眼前到底是什么?”,这回学生疑疑
惑惑的回答:“就一块黑板。
”语音刚落,这位教师极其满足地说:“这就对了,在你眼前,确实是漆黑一片,暗淡无光”。
还有一位
教师请学生到办公室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你爸是干什么
的?”“收破烂的”;“你妈呢”?“也是收破烂”。
老师笑着说:
“怎么,你爸你妈都是破烂”!
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评价,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这是多么严重的伤害,它无异于一把利剑直刺向孩子那扇小小的心灵。
也许你
会说这样的老师毕竟少数,假如我们的教师有千分之一是这种人,
那他所教的学生将是百分之百不合格呀,这是多么巨大的影响,这
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万象更新的时代里,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这之后,我校发生了一件事,在一个早自修的时间里,九九财会(班的5位学生全部哭了,哭声惊动了整个学校。
过一会儿,1个学生代表坐在政教处办公室,强烈要求周萱萱老师留任班主任,问他们为什么?说周老师会做人,也把我们当“人”看。
我知道学生所谓的“人”就是指的是“人格”。
我突然感觉到,这一张张哭脸多么美丽,这一声声哭声多么动听,这该是怎样漂亮的一幅画面,只是在学校中这样的画面还是太少。
以后的日子,我陆陆续续听到一些故事,于是我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再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我将执着前行。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这指出了教师人格的重要性——身教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力,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若为师,必先做人。
一、善良——为师之根
善良是做人之本。
一颗善良温柔的心,是为师者的先决条件。
古今中外,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首先具备了对学生无私无悔的挚爱,用善意的眼睛看待学生,用善良的心感动学生,才能成就其优秀。
而这样的善良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条件的。
学生是有差异的,家境贫与富,个人聪敏与迟滞,长相是美或是丑……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应得到教师像父母一样善良心的爱抚。
就如《难忘的八个字》故事里的伦纳德夫人。
当她在先天唇裂的孩子耳边轻语:“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时,这八个字仿佛是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孩子的心田,以至于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
二、公平——为师之道
公平,就是公正而不偏袒。
公平是维护每一个集体秩序的必要条件。
作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必须以一颗公正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个公正的教师,看到的只是学生的本身,只是某件事的本身,既不是学生以往的所作所为,更不应该是学生身后的某种东西。
有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一堂情境课上,教师看到两个学生持书而睡,于是指着学习较差的学生说:“你怎么一看书就睡觉?”而后又指着学习较好的学生说:“看人家,睡觉了还在看书!”在为这位教师的偏见哑然失笑的时候,我们会不禁深思,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听到这样的话会有怎样的心境?怎样看待人生的楷模?怎样看待这个社会的公平性?
为师者,唯有处事为公,才会赢得学生的信服,才会用自己的言行塑造一个个光明磊落的心灵。
三、宽容——为师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