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苏菲的世界

论文苏菲的世界

马克思论文《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摘要(1)你是谁?她怎么会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

但那个叫做苏菲的人又是谁呢?她还没想出来。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如说,如果她叫做安妮的话,她会不会变成别人?这使她想起爸爸原本要将她取名为莉莉。

她试着想象自己与别人握手,并且介绍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

但觉得好像很不对劲,像是别人在自我介绍一般。

她跳起来,走进浴室,手里拿着那封奇怪的信。

她站在镜子前面,凝视着自己的眼睛。

“我的名字叫莉莉。

”她说。

镜中的女孩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无论苏菲做什么,她都依样画葫芦。

苏菲飞快地做了一个动作,想使镜中的影像追赶不及,但那个女孩却和她一般的敏捷。

“你是谁?”苏菲问。

镜中的人也不回答。

有一刹那,她觉得迷惑,弄不清楚刚才问问题的到底是她,还是镜中的影像。

苏菲用食指点着镜中的鼻子,说:“你是我。

”对方依旧没有反应。

于是她将句子颠倒过来,说:“我是你。

”(2)“我们不能让自己被历史的浪潮冲走,总得有人收拾河岸边留下来的东西。

”,“这话很奇怪。

”,“是很奇怪,但却一点不假。

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

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

那个十六世纪的木娃娃也许是为了某个五岁女孩的生日做的,而制造的人也许就是她年老的祖母……然后小女孩长成了青少年,然后成年了,结婚了,也许也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她把木娃娃传给女...(3)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问某一个正生活在饥饿边缘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食物”。

如果我们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答案一定是“温暖”。

如果我们拿同样的问题问一个寂寞孤独的人,那答案可能是“他人的陪伴”了。

然而,当这些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后,是否还有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呢?哲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相信人不能只靠面包过日子。

当然,每一个人都需要食物,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与关怀。

不过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

正文《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朋友们,你有没有想过——你是谁?也许你会很不屑地说:“我是××啊!”也许你会很惊讶地说:“我是一个人,是一个学生啊!”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被称为“人”?我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派哲学家认为,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空无。

人也一样。

“1+1”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会,不就是2嘛!但有时数学家都不敢回答。

是啊,就如苏菲所想“她怎么会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

但那个叫做苏菲的人又是谁呢?她还没想出来。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如说,如果她叫做安妮的话,她会不会变成别人?”就像天空中挂的那个东西我们为什么就叫它太阳。

在这本书中,苏菲曾对她的妈妈说过:“你是最幸运的一个。

因为你不像原野里的百合花一样,只是活着而已,也不像雪儿或葛文达(她的宠物)一样,只是一种生物。

你是人类,因此具有难能可贵的思考能力。

”没错,正如苏菲所说的一样,因为我们是人,因为我们身上有着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思维,因为我们有着更高的智商,更丰富的情绪,更发达的大脑,更有力的四肢……所以,我们的生命没有花朵那样的脆弱,我们的动作没有乌龟那样的滞缓,我们的存在没有毛毛虫那样的藐小、微不足道。

主人公苏菲一直生活平静安逸,却因为一封特殊的信而开始接触哲学,开始接触世界这个大谜团。

她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是如此认为的;但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她只是活在书中!看到这我想,我们也许也是在某本书,某个电视剧中的人物,或着只是活在某个人的思想中,甚至于,我们只是某个人的玩具,而所谓的人生,不过是一场闹剧,早就被定格的闹剧。

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整个宇宙是魔术师从礼帽中变出的小白兔,我们是寄居在兔毛深处的微生虫。

大多数人是安逸的寄居在兔毛深处,习惯了这个世界,而哲学家则是想要顺着兔毛深处往上爬。

习惯了这个世界是一个十分可怕的事。

在穿越小说中老是会写到主人公穿越到一个新的时空时,会看到许多怪物,比如在古人穿越到现代时看见的汽车,穿越到魔法世界看到的魔法,就如我们眼中的飞碟。

我以前看的一本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从低层开始奋斗,学仙术,追美女,管不平之事,为了自己所在的世界的人们能得到更好地生活空间与别的世界的人战斗。

他为生活努力奋斗,拼搏。

但最终才发现,原来他所在的世界只是真正地球的侵略者所制造的失败品,已被抛弃,甚至即将毁灭,而他为了爱人、朋友,舍弃自己尊贵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真正的世界,再次从新努力。

我也许也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中。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地汲取着知识,就像一块不停吸水的海绵。

可是,在我们不停长大的同时,随着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们就会把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会认为“人”这个概念的存在也是理所当然的,渐渐遗失了孩童时期的好奇与纯真,变得不再去思考。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唯一、且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颗好奇心。

在《苏菲的世界》中,那位神秘的导师说过:哲学家追求真理的过程就像是一部侦探小说。

比如希腊哲学家泰利斯,他由洪水退去后的陆地上长出了作物,下过雨的地方会出现虫子和青蛙而推导出——水,是万物之源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作者带领读者跟随苏菲从远古罗马畅游到现代,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那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讨论的题目以及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历和遭遇,都详细的收录在书中,生动自然的将整部世界哲学史演义出来。

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

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

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

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

看这部作品,等于看全人类的文明史。

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

在这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

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生涩难懂的学科,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

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

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看完了《苏菲的世界》,我知道了很多。

关与哲学和古代历史,人文学科的知识。

我很喜欢这本书,一开始,我就不是非常感兴趣,感觉有些枯燥,没有其它小说精彩,但随着阅读,它引发了我对于生命、人生观的思考,我就越来越感兴趣。

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我每阅读到一位哲家学的故事和理论时,总会让我不停去思考,很想深入的去了解他们的理论。

然而,在我阅读到很多关于宗教的故事的时候,我心里总会有种“真的是这样吗?”的心情,不认同他们的看法,可能是因为我不相信这样的事吧,感觉很多事情好荒缪,有种不科学的感觉。

但是正如祁克果说的那句“如果我能客观的抓住上帝,我就不会相信他了。

正因为无法实现,所以我必须相信。

如果我希望保守我的信心,我必须时时紧握住客观的不确定性,以便让我即使在七万米深的海上,乃能保有我的信心。

”是的,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

另外,亞里士多德说:“对于自己感官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义。

”我觉得也是,特別是关于人死后的“世界”时,人死後到底还有没有灵魂?一个人死了,他经历了这个过程,但却告诉不了世人,还能有意义吗?那么这样的事,是不是就永远就是个迷?还是让人们去猜想?此外,它难道就是人们所猜测的,只是对逝去的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还是世界上的确有灵魂这样的东西?或许此时只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这个“谜就解开了”,可能这就是我们需要宗教信仰的原因吧。

给予人们精神的救赎与解脱。

其实当我看到每一位哲学家的性格和所得出的理论时,我总会分析哲学家所说的那些话和概念,总想去再度了解和“挑毛病”,因为只要他们的观点与我心里想的有点差距的,我都会很绞尽脑汁去思考,总是怀疑,因为我想毕竟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肯定会有瑕疵的。

就如世界上不会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必然,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去了解世界和人生,全面思考,综合判断,毕竟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是变幻莫测的,我们可能一辈子也想不通这个世界。

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感悟。

哲学是一种抽象的对世界、对人生的解释。

哲学教授傅荣曾经说过一段话:“哲学不是万灵丹,但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德,那么注定将会陷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

这或许是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

”是的,哲学会使我们醒悟,而这本书使我们走进哲学,使我们从困惑走向觉悟。

教会我们从平常生活感受生命的伟大,感受自然地磅礴。

启发人们对于个人生命、对于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的形成和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一反以往哲学类书的枯燥乏味。

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

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描绘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使她走上了通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

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好的事情。

在悠久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在神秘的浩瀚宇宙中,在这片未知的富饶土地上,一切的一切,都还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思考……《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

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