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C125A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重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C125A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598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第29卷的产物,经EcoRI和NotI双酶切得到长约2.2kb的插入片断和长约9.3kb的载体片断,表明融合基因已经成功插入到载体pPICgk中。

质粒测序结果显示,全部序列没有发生突变,与预期一致。

1.GelextractionofIL2ml2.GelextractionofpBlue/HSA,3.DigestionofpBHImwithEeoRI#4.Doublediges—tionofpBHImwithEcoRl/Notl;M.XDNA/HindⅢMarker圈1重组质粒pBHlm的酶切分析Fig.1RestrictionanalysisoftherecombinantplasmidpBHlm3.3阳性转化子的筛选及诱导产物的Westernblot鉴定质粒pPHIm经SalI酶切,回收线性化片断,电击转化P.pastorisGSll5感受态细胞。

涂布MD平板,30℃培养4d后共长出了约400个转化子,挑选其中200个菌落进行初筛,选其中表达量较高的10株重组菌进行复筛验证,得到一株产量最高的重组菌P.pastorisGSll5/pPHIm,诱导3d后上清液的SD§PAGE分析和Westernblot结果如图3所示。

3’AIL2m1.DigestionofpPIC9KwithEcoRl;2.DigestionofpPHImwithEcoRI;3.DoubledigestionofpPHImwithEco—Rl/NotI;M.).DNA/HindⅢMarker图2重组质粒pPHIm的物理图谱(A)和酶切分析(B)Fig.2PhysicalmapIA)andrestrictionanalysis(B)oftherecombinantplasmidpPHlm研究发现,表达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000,与理论计算HSA-IL2m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符,且这一位置的蛋白与11.-2、HSA的抗体都能发生免疫反应,进一步证实酵母经诱导表达HSA—IL2m。

但70000和45000这两处的降解条带又都可以与HSA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认为是融合蛋白降解所产生的条带。

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得其中白蛋白融合蛋白的量约为60.2mg/L(以HSA—IL2m计)。

3.4诱导产物的活性测定发酵液经脱盐处理后,冻干保存。

取0.1mg冻干粉用2mLPBS复溶后,离心取上清,测得其中融合蛋白的量约为300/-g/mL。

采用IL-2依赖细胞株CTLL一2以标准品IL-2为对照,对上清液中的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测定。

标准品的活性为2×105IU/mL,用RPMll640稀释到浓度为200IU/mL。

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中的融合蛋白可以有效的刺激CTLL-2细胞增殖。

以标准品的最高浓度OD啪值为100o/6,计算标准品、样品梯度百分率。

将百分率换算为概率单位,以概率单位为纵坐标,以稀释度X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直线回归图(图4),通过计算得出融合蛋白粗蛋白的比活性为1.51×106IU/mg。

第4期金光泽等:重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一人白介素一2C125A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599M.Proteinmarker;1.FusionproteinHSA—IL2m;2.ProteinexpressedbyP.pastorisGSl15/pPIC9k3.HSA—IL2m/IL2antibody。

4.HSA~IL2m/HSAantibody图3融合蛋白HSA-IL2m的SDS—PAGE分析(A)和WesternBlot分析(B)Fig.3SDs.PAGE(A)andWesternBlot(B)ofthefu-sionproteinHSA-IL2m图4数据转换与线性回归的概率单位分析Fig.4Probitunitanalysisoftransformationandlinearregressionofdata3.5融合蛋白的摇瓶诱导条件初步优化3.5.1初始pH对表达量的影响配制BMMY培养基时,将初始pH值分别调至5.0、5.5、6.o、6.5,种子液培养36h后,经离心,用相同体积的BMMY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200r/rain,30℃培养,每隔24h补加体积分数1%甲醇,72h后将发酵液离心并取上清,测定其中融合蛋白的含量。

结果如图5(a)所示,该菌表达HSA—IL2m的最适初始pH都在6左右,由于诱导培养基中含有0.1mol/L的磷酸钾缓冲液,测得的发酵液pH也基本在初始pH附近,因此可基本确定该菌的最适pH在6.0附近,这与Invitrogen公司的介绍相符。

3.5.2甲醇体积分数对表达量的影响配制BM—MY培养基时,将初始pH调至6,二级种子培养36h后,用相同体积的BMMY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200r/min,30℃培养,每隔24h按体积分数补加1%,2%,3%,4%甲醇,72h后将发酵液离心并取上清,测定其中融合蛋白的含量。

结果如图5(b)所示,甲醇添加量为3%时HSA-IL2m的表达量最高。

3.5.3转速对表达量的影响配制BMMY培养基时,将初始pH调至6,二级种子培养36h后,用相同体积的BMMY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

分别采用旋转式摇床150、200、250r/min,往复式摇床100、200r/min,30℃培养,每隔24h按体积补加甲醇3%,72h后将发酵液离心并取上清,测定其中HSA—IL2m的含量。

结果如图5(c)所示,100(W)、200(w)为往复式摇床转速),在装液量体积lo%条件下,随转速上升,表达量呈上升趋势。

相同转速下往复式摇床的溶氧要高于旋转式摇床,说明毕赤酵母在诱导期间对溶氧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摇床转速的限制,确定最适的摇床转速为往复式200r/rain。

3.5.4诱导相与生长相培养基体积比对表达量的影响配制BMMY培养基时,将初始pH调至6,二级种子培养36h后,用1:1、1:0.5、1:0.3倍体积的BMMY液体培养基重悬菌体,分别采用往复式摇床200r/rain,30℃培养,每隔24h按体积补加甲醇3%,72h后将发酵液离心并取上清,测定其中HSA-IL2m的含量。

结果如图5(d)所示,该菌在1:0.5这个浓缩倍数下,表达量较高,在有充分的溶氧和合理的培养基的组分的情况下,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会逐渐增加。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在摇床条件下表达目的蛋白,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溶氧就成了限制菌体代谢和目的蛋白表达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细胞密度对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重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 C125A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作者:金光泽, 段作营, 张莲芬, 金坚, 李华钟, JIN Guang-ze, DUAN Zu-ying, ZHANG Lian-fen, JIN Jian, LI Hua-zhong作者单位:金光泽,段作营,李华钟,JIN Guang-ze,DUAN Zu-ying,LI Hua-zhong(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莲芬,金坚,ZHANG Lian-fen,JIN Jian(江南大学,医药学院,江苏,无锡,214122)刊名: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年,卷(期):2010,29(4)被引用次数:4次1.Kim HP;Imbert J;Leonard W Both integrated and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components of the IL-2/IL-2 receptor system[外文期刊] 2006(05)2.常志远;徐荻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处方药 2004(8)3.蒋春雷;徐荻;郑仲承白细胞介素-2的中枢镇痛作用[期刊论文]-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4(04)4.Alice KP;Jorge AT Therapeutic use of interleukin-2 in HIV-infected patients[外文期刊] 2002(4)5.Grace Ju;Lisa C;Kimberlee L 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of human interleukin-2 1994(12)6.李洁;张莲芬;孙均铭人C-型利钠肽-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质的构建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7(05)7.Version E;Carlsbad CA Multi-copy Pichia Expression Kit 19998.周道洪;沈元珊;赵曼瑞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和鼠白细胞介素2活性的新方法--MTT比色分析法 1986(01)9.Samrook J;Pritsch EF;Maniatis T 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 199010.Scorer CA;Buckholz RG;Clare JJ The intracellular production and secretion of HIV-envelope protein in the methylotropic yeast Pichia pastoris[外文期刊] 199311.Roberts M J;Bentley MD;Harris JM Chemistry for peptide and protein PEGylation 2002(04)12.郭美锦;庄英萍;储炬重组巴氏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rHSA[期刊论文]-微生物学报 2002(01)1.张琦人β干扰素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高产菌株筛选及制备工艺[学位论文]20092.王舒.郑志永.詹晓北.史仲平.高敏杰.刘立明.金坚.李华钟.Wang Shu.Zheng Zhiyong.Zhan Xiaobei.Shi Zhongping.Gao Minjie.Liu Liming.Jin Jian.Li HuaZhong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融合蛋白过程的代谢特性[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8)3.郭泽峰.段作营.张莲芬.金坚.李华钟.GUO Ze-feng.DUAN Zuo-ying.ZHANG Lian-fen.JIN Jian.LI Hua-zhong 人白介素-2/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39(1)1.李波.段作营.张红梅.雷楗勇.陈蕴.唐瑜菁.金坚.李华钟人白介素2-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纯化及活性鉴定[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3)2.罗文.雷楗勇.金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液态稳定性[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2)3.钱凯.雷楗勇.关波.陈蕴.饶志明.金坚人血清白蛋白和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12)4.张慧敏.李剑芳.邬敏辰.魏喜换.杨严俊耐热木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2)引用本文格式:金光泽.段作营.张莲芬.金坚.李华钟.JIN Guang-ze.DUAN Zu-ying.ZHANG Lian-fen.JIN Jian.LI Hua-zhong重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 C125A突变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