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审核检查表
分层审核记录表
审核时间 审核等级 审核员
审核对象信息 年 月 日 生产班次
审核等级 审核频率 审核范围
一级 每班次 100%工 位
二级 每天 50% 工位
三级 每周 50% 工位
四级 每月 33.33% 工位
五级 每季 50% 工位
班组 工位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操作员工
近期关注的问题 (客户端投诉、内 部质量问题等)
审核人
班 长
检 验 员
工艺 、设 调 备、 度 质量 工程 师
工 厂 二 级 经 理
检 验 经 理
工 厂 质量 一 、工 生产 级 艺经 副总 经 理 理
审核内容 A过程输入的审核 1 环境安全 1.1 相应的5S标准是否建立?相应的区域是否已划分明确? 1.2 零部件及包装放在规定的地方了吗? 1.3 工具、各种用品定置存放了吗? 1.4 操作台上有与生产不相干的物品吗? 1.5 操作设备及周围环境是否清洁整理 1.6 无多余物料 1.7 物料是否按先进先出进行管控 1.8 交接班记录是否完整,已签名 1.9 必须配戴工作服和其他一些保护措施( 眼镜,手套,工作鞋等) 1.10 工位区域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1.11 在生产期间使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好,如防护隔栏等 2 方法 2.1 操作指导书、作业规范、工艺规程是否受控、是否能正确指导生产? 2.2 本工位需要的记录表格齐全受控有效吗?设备点检记录、过程检验记录、生产记录 2.5 返工返修的工序有作业标准及检查标准吗? 3 人员 3.1 3.2 3.3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 5.1 5.2 5.3 5.4 B 6 6.1 6.2 6.3 6.4 6.5 6.6 7 7.1 7.2 7.3 C 8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 9.1 9.2 9.3 9.4 统计 现场作业的员工能够满足技能要求吗(本工序产品知识、设备的操作点检、批次管理、 工作流程)? 了解近期发生内部质量问题及外部顾客抱怨、顾客退货信息吗?相关员工了解这些问题 和自己的关系吗? 员工的技能矩阵展现在看板上了吗,定期更新吗? 设备、工装 设备是否按要求进行点检 开机前是否经过确认,设备型号、参数的确认,与工艺规程相符合。 工装、测量装置是否完好、在有效期内 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按要求进行了吗? 设备停机率进行统计分析改进了吗? 设备关键备件都有安全库存吗? 工装的预防性维护保养按要求进行了吗? 工装停机率进行统计分析改进了吗? 工装的关键备件都有安全库存吗? 料 材料是否确认(原材料规格牌号、标识,标识卡上有检查员签章) 待加工零件确认(零件号、状态、流转卡有无检查员签章) 有无没有标识的产品,产品标识是否唯一,有无过期的标识 原材料、成品库看板字迹清晰并每日进行更新吗? 过程输出的审核 过程监控 自检首件产品合格,检查员确认后再开机?是否按要求进行检验并记录 加工完成的零件是否按要求摆放(周转箱、标识、摆放位置) 返工返修的产品是否有单独的流转卡进行跟踪 调机品是否单独放置,按规定处理(报废、评审) 首件若不符合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了么?(调机、通知班长、检验员、工程师) 过程调整后进行确认了吗? 建议(注意倾听操作员,询问是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 关于文件的疑问或建议 关于产品摆放和传递的疑问和建议 测量方面的疑问,等等. 系统问题 不合格品控制及持续改进 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并隔离在相应的区域或容器了吗? 不合格品能和其它产品明显区分吗? 不合格品及其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了吗? 不合格品在规定时间内(两周内)进行处理了吗(返工、返修、报废)? 改进措施验证有效吗? 纠正措施有和员工进行沟通和培训吗? 不合格的原因得到根除了吗? 近期发生内部质量问题及外部顾客抱怨、顾客退货信息有展示在看板上吗? 相应的文件得到更新了吗? 对上次审核问题的跟踪 上次的审核按计划进行了并跟踪了吗? 上次的C问题重复发生了吗? 上次的N问题解决了吗? 下一级别的审核按计划进行了吗?
Y 比率 C 比率 N 比率 NA 比率
审核结果 (符合Y,已即刻纠正C,开口N,不适用NA)
问题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