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与概算评审报告的论文初步设计与概算评审报告的论文初步设计与概算评审报告最高**新建业务用房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第四章初步设计方案评审第五章环保、消防、安全与节能措施第六章项目建设进度表第七章概算评审第八章结论与建议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最高**新建业务用房建设地点:***最高**院内法庭东侧建设单位:最高**设计方案概况:总建筑面积18869m2,其中地上部分七层10696m2,为办公及法院业务用房,地下部分两层8173m2,主要为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
结构形式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部位有少量钢结构构件。
该业务用房的设计考虑了与法院原有建筑的协调处理,特别是外立面作了统一规划设计,最终将与改造后的旧楼形成一幢统一的综合性法院业务大楼。
1.2评审工作范围及内容受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委托,我公司对最高**新建业务用房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概算依照有关规定和委托单位的要求进行了审查。
1.2.1评审范围①初步设计方案我公司组织了专家小组对由清华大学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完成的业务用房初步设计全套设计文件进行了详细的审图,就设计的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建筑、结构、水电暖等各专业设计、消防、环保、安全等各方面进行了完整的评审。
②初步设计概算按照设计合同,设计单位在提供设计图纸时,须同时提供相应的设计概算,作为建设单位投资建设的参考依据。
本工程中,清华安地公司也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概算书。
我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审查。
1.2.2审查依据①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计投资[1999]2250号)。
简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②《最高**办公楼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规意字-316。
④《最高**新建业务用房设计任务书》。
⑤新建业务用房初步设计说明书、全套图纸及工程概算。
⑥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国家及北京市有关造价文件、信息及规定。
第二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最高**按300~400人的规模,在东交民巷27号院设计建设了现办公楼,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
1995年又在旧办公楼的东侧修建了法庭建筑15000平方米。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和法院审判业务的发展,最高**陆续增设了告诉申诉庭、知识产权庭、行政庭、执行办、赔偿办等审判单位,全院工作人员也由3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此时的旧办公楼和法庭已显得十分拥挤,严重影响了机关办公和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法院的审判工作和机关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最高**的现有办公条件亦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要求,与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身份明显不符。
同时现代化的法院工作对办公建筑提出了更高的智能化要求,需要对法院的业务工作进行现代化管理和控制,这些均需要有较高配置的硬件支持,而原有旧建筑已无法满足各项功能需要。
因此为了缓解最高**建筑规模不足、功能不足的状况,更好地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建设实施最高**新建业务用房势在必行。
第三章工程建设条件3.1工程地址概况新建业务用房位于现法庭东侧,已拆迁了2栋多层旧职工宿舍,同时北京市已将法院院内东侧一块约3000平方米的空地有偿划拨给了最高**使用。
目前,所有场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土地平整,达到了三通一平的建设要求。
3.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所作的地质勘察,其勘察报告要点如下:3.2.1地形地貌建设场区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地面标高为43.78~44.72m,场区内原有建筑物及其他障碍已基本拆除。
3.2.2人工堆积层该层分布于地表,厚度1.8~4.0m,即房渣土和亚粘填土层。
3.2.3第四纪沉积层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轻亚粘重亚粘土层、中轻亚粘土层、中重亚粘土层、重亚砂轻亚粘土层,于标高33.92—36.48m以下为细砂3.2.4勘察实测水位静止水位标高:29.78~31.55米左右。
(埋深12.30~12.9m左右)3.3基础设施及外部配套条件该工程紧邻法庭和现有办公楼,位于成熟的办公院落内,因此有基本完善齐备的配套设施。
院内已有完整的供水、供电、燃气供应设施。
可作为新建工程的配套来源,需要对新建引起的电力、热力负荷增加进行增容或改造.业务用房的兴建,将原法院办公楼,法庭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建筑。
高法院内有如下配套问题需要解决:①原有的室外自来水、天然气、供热管线、雨水、污水市政管线,为业务用房和旧楼改造腾地需要改线。
②全院的供电系统除增容外系统要彻底改造。
③原有东、西两个热力交换站进行改造。
④围墙、门卫室、庭院、道路、绿化需进行全面改造。
以上项目在可行性报告中未能全面考虑。
第四章初步设计方案评审4.1总平面设计方案4.1.1总平面设计方案概况新建业务用房的总平面设计与整个院内的建筑、交通布置统一考虑,将与原有办公楼、法庭形成风格一致、对称统一的完整建筑,其中业务用房是其东翼。
因此业务用房布置在建设场地的北半部,与原法庭相连接,东西长度上与原办公楼一致。
建筑用地为法院原家属住宅用地,南边地下停车场用地为原北京市公安局停车场用地。
新建业务用房与原法庭间距9.35m,设置为消防过道,与东侧高层住宅间距18m,与北侧建筑间距24.1m。
与法庭和东侧高层之间均设置了沉降缝。
业务用房的±0.00与原办公楼一致(海拔45.550)。
总平面设计中道路形成环状以利交通和消防。
院内道路宽7m,最小转弯半径r=6.0m,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最大纵坡 5%。
新建业务用房部分地下停车位139辆,地面停车17辆,连同原有停车位,地下停车位共计169辆,地上停车位17辆。
4.1.2总平面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由于新建业务用房建成后与原办公楼、法庭联成一幢完整的建筑,所以单独计算新楼的技术指标意义不大,且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下达的规划意见书亦按整个法院院内建筑总平面控制。
总用地面积:26032.66m2总建筑面积:58869m2其中:新建18869m2,原办公楼和法庭建筑面积30000m2,附属配套面积10000m2。
建筑密度:37.1%容积率:2.26绿化率:32.9%建筑檐高:30m24.1.3总平面设计评审意见总平面布置基本上满足了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要求,建筑布置、交通路线设计和庭院绿化设计较为合理。
其中考虑到了消防、交通、通风、日照以及与周边建筑的安全协调处理等问题。
地下车库上部庭院绿化配置和景观环境设计建议与今后旧楼和院内改造设计统一进行,以避免重复建设。
技术经济指标基本合理,但是建筑总面积与原有方案略有增加。
4.2建筑设计4.2.1建筑设计概况4.2.1.1建筑平面设计新建业务用房按照建设单位要求,主要作为院领导和重要机关办公、外事接待、重要会议等重要活动的业务场所。
因此依照规定按一级耐火建筑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车库人防等级按6级物质库人防设计。
业务用房建筑主体7层,为不影响北侧建筑的日照,由南向北层数逐渐由7层递减为3层。
为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创造丰富室内环境、满足重大活动需要、以及解决室内采光,在建筑中心部分设计了一个宽15.6m,进深23m的中庭。
中庭南侧为七层的主体办公部分;中庭北侧为三层大空间会议室,为党组会议室、外事接待室和审判委员会会议室;中庭东西两侧为办公和中会议室。
主体建筑标准层东西各设两部电梯,其中各有一部作为消防电梯,可以下到地下二层与地下车库相通。
另在西北侧设置一专用电梯。
地下二层主要作为地下停车库、办公用房和设备用房。
人防用房设在地下车库二层的东半部分,战时为物质储存库房。
地下二层设备用房包括:变配电室、消防水池、水泵房、制冷机房等。
4.2.1.2建筑立面设计新建业务用房是整个法院建筑的东翼,因此采用了与原办公楼相同的柱网尺寸。
立面上从上到下分为三段:底部是二层高的底座,中段是四层高的壁柱,上部是悬挑6.5m的钢结构挑檐。
主入口处设在南侧中部,采用凹廊式,上面设置钢结构雨蓬。
东、西、北立面做简化处理。
4.2.1.3建筑装修设计南立面中段墙面为暖浅棕灰色花岗石干挂外墙及壁柱、银灰色铝合金烤漆门窗、中空镀膜玻璃窗及幕墙,悬挑钢结构外檐构件采用沸碳喷涂金属漆。
东、西、北立面实墙面部分采用人造仿石砖墙面,银灰色铝合金烤漆门窗,中空玻璃。
由于新建业务用房内部包括一些重要部位的精装修,初步设计尚未确定,只作了简单设计。
设备标准:电梯采用了进口otis电梯,其中一部为液压电梯。
卫生洁具公共部分采用合资高档卫生洁具,领导专用卫生间选用进口高档品牌。
地下一层卫生间采用合资中档卫生洁具。
4.2.1.4有关建筑设计数据总建筑面积:1886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0696m2地下建筑面积:8173m2主体部分层数:7层檐高:30.0m室内外高差:0.7m层高:1~3层4.2m,吊顶后净高3-3.2m4~7层3.9m,吊顶后净高2.6-2.8m地上各层建筑面积:一层:2020m2二层:1709m2三层:1709m2四层:1387m2五层:1387m2六层:1228m2七层:1025m2屋顶层:231m2地下一层:4027m2地上二层:4027m24.2.2建筑设计评审意见建筑设计的评审因为直接关系到建筑等级、规模及造价,是审查的重点内容。
①建设等级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该工程属于中央部(委)级机关用房,应归类于一级办公用房。
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业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
②建筑面积指标本工程总体使用面积设计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总体规定。
关于部级副部级领导办公室使用面积超出了计投资〖1999〗2250号文件规定,在施工图设计中应与调整。
业务用房的功能面积分配和指标如下表:序号设计内容使用面积m2.建筑面积m2所占比例备注1办公用房29.98%1.1办公室用房408543462公共服务用房11.37%2.1接待室3453672.2各种会议用房2612782.3传达室、服务用房2492.4卫生间7097543设备用房1.70%3.1电梯机房60643.2空调机房35373.3通信机房47503.4维修机房90964附属用房55.76%4.1人防及汽车库510054264.2其他附属用房24982657变电、水箱、水泵5特殊业务用房1.19%5.1审判委员会会议室162172合计1362614496③建筑设计标准本业务用房建筑设计上基本做到了按照规定设置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附属用房。
建筑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