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工具(QC七大手法)

质量工具(QC七大手法)


检查表
旧QC 七大手法
分层法 柏拉图
散布图 鱼骨图
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得到世界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二、旧QC七大手法简介
旧QC七大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 全世界应用比较广泛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 有简单实用的特性。
日本著名的品质管制专家石川馨曾说过, 企业内95%的品质管制问题,可通过企业上 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品管七工具而得到解 决特别。说明:其实这些工具并不仅局限于质量管理应用,对
• 特点
能清晰反映造成结果的各类因果关系。
2.4 鱼骨图
• 分析原理
大要因
中要因
小要因
中骨
大骨
主骨
小骨
需解决的问题
2.4 鱼骨图
• 应用
--确定项目(即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5M1E(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分析原因 --展开确定的原因,绘制图表 --筛选主要原因(可结合柏拉图法进行) --针对主要原因优先采取改进措施 --确认实施措施的效果
87.80% 80.49%
64.64%
23
13 6
裂纹
崩边
脏污
23
13
6
64.64% 80.49% 87.80%
95.12% 100.00%
6
4
玻璃缺 损
删线不 良
6
4
95.12% 10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由图表可看出:形 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是破损、裂纹、崩 边,其所占的比例 为80.49%。
2.1 检查表
• 应用
--明确要检查的项目及具体的要求 --设计表单 --实施检查,保持检查记录 --分析、总结检查记录
2.1 检查表
• 类别及示例
点检用检查表:只记录结果是与否或好与坏
办公室6S检查表
项目
检查内容
整理 过期、失效文件及时清理
整顿 资料柜、文件盒等分类摆放整齐
清扫 地面保持无尘、无屑、无水渍
2.3 柏拉图法
• 示例
某公司生产产品的日产量为600件,不良品是82件,为分析原因, 降低不良率,采用柏拉图表将统计问题点的原因归类排列,如下:
序 不良原因 不良数
1
破损
30
2
裂纹
23
3
崩边
13
4
脏污
6
5 删线不良
4
6 玻璃缺陷
6
合计
82
不良比例
36.59% 28.05% 15.85% 7.32% 4.88% 7.32% 100%
---准确、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数据
---分层要清楚,具备参照性、可比性
---层次的划分一般以产品种类、性质、人员的 部门、班组等进行
2.3 柏拉图法(又称排列图)
• 定义
针对众多问题中占80%以上的主要问题,通过排 序 将突出问题表现出来而首先加以解决(二八原则)。
• 特点
及时发现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明确问题的症 结所在,从而针对关键的少数实施改进。
• 特点
直观的反映过程状况,了解数据群的对准倾向和散 布状态。此方法需要用到一定的数学及统计学知 识,有一定难度。
2.6 直方图
• 常见的直方图类型
正态型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直方图 的结构成抛物线型,有一条位于图 面中心的数据量最多的分布中心 线,两边基本对称。表明过程属于 统计控制状态 。
偏向型
• 特点
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预 防不合格品发生 。
2.7 控制图
•类别
计量型: 计数型:
X-s控制图 X-R控制图 Me-R控制图 X-MR控制图
P控制图 Pn控制图 C控制图 控制图
因此,要降低产品 不良率,应优先解 决破损、裂纹和崩 边的问题。
2.3 柏拉图法
•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针对分析出的前3项主要原因,其所 占份额应该是所有原因的70%-80%以上,如果低 于这个比例,则实施柏拉图法其意义不大。
2.4 鱼骨图
• 定义
又称特性要因图、石川图。旨在用图解的方式表 示出某种特性与其可能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针 对结果寻求原因,罗列所有可能的原因进行改 善。
2.2 分层法
类别 不良项目
电性能 尺寸 外观
机械性能 总不良数 不良率 直通率
A级品
5 7 10 6 28 3.5% 96.5%
B级品


7

12

4

4
800
27

3.38%
96.62%
根据上图的统计分析数据可看出: A级品外观不良品问题较突出,B级品的缺损有待加强控制。
2.2 分层法
• 注意事项
2.5 散布图
• 示例
温度与压强之间的变化关系,在相同体积条件 下压强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它们之间的关 系为正比的散布关系。
P
压强
P2
P1
T
0
T1
T2 温度
2.5 散布图
• 注意事项
散布图所反映的可能是一种趋势,对于定性的 结果还需要具体分析。
2.6 直方图
• 定义
用一组宽度相同、高度各异的矩形的排列状态表 示数据分布状况,从而达到分析过程的质量和合 格与否。
清洁 现场垃圾存放不超过垃圾桶的2/3
素养 按规定着装,穿工作服、佩戴工作牌
安全 开关按扭、空开有标识,用途明确
判定 √ √ √ × √ √
问题描述 垃圾桶内垃圾过满
2.1 检查表
• 类别及示例
记录用检查表:用来收集计量或计数资料
不合格品分类检查表
不合格种类
检查记录
小计
线密度超标
正正正T
17
外观不良
分布中心偏向一方(或左或右),使 得直方图的结构成不对称的坡形状。 表明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如不合理 的加工习惯方式、勉强作业等,应具 体查找并改善。
2.6 直方图
孤岛型 双峰型
分布中心像孤岛一样没有主体,使 得直方图看起来有点凌乱无章。表 明安排的过程不合理或过程进行中 存在材料混杂、操作欠熟练、测量 不正确等。
2.6 直方图
• 注意事项
--数据的量要足够,否则不能准确反应结果
--分组很重要,如果分组偏大或偏小,会导致直 方图不规则的形状
--数据值绝对不可以落在组界上,否则无法对数 据归类
--直方图仅显示过程的分布状态,改进质量还需 深入和具体分析
2.7 控制图
• 定义
用于区分质量波动是偶然原因引起的还是系统原 因引起的,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 画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
B

负相关:
A
两组数据成正比关
系,A增大,B反而
减小
B
不相关:
A
两组数据散乱状态,
A增大,B可能增大
或减小
B
2.5 散布图
• 应用
--收集数据(数据应是有对应或关联性质的成对 数据,且数据量不宜太少,至少要30组以上)
--建立二维坐标系统,根据变量的值设定刻度 --根据变量在坐标上的刻度描出坐标点 --根据坐标点的阵群分布判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确定判定结果,实施对策
(如:要制作某塑料件产品孔径测量数据的直方 图,其规格是10.5±1mm)
--收集样本数据如下(至少50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9.5 10.1 10 10.1 10.5 10.2 10.3 10.9 10.5 10.8
9.7 9.8 10.6 10 10.4 9.7 10.7 10.4 10.2 10.8
2.3 柏拉图法
• 应用
——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 ——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 ——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 ——绘制柱状图; ——绘制累积曲线; ——记录必要事项 ——分析柏拉图,针对前3个主要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采取措施后,重新绘制柏拉图以对比实施效果
2.4 鱼骨图
• 示例
针对生产部一季度产能不达标的分析:
人员
机器
环境
人员配备不足
新员工操作不熟 练,导致效率低
春节停产后,炉 台无法完全恢复
物料无法按期到货
工艺参数调整
物料
来料不合格
方法
测试
温湿度、洁净度 不达标,需调整
生产部一季度产 能不达标
测试设备能力不足
2.4 鱼骨图
• 注意事项
--分析原因注重多方面意见和看法(头脑风 暴 --一)个特性要因图只分析一个特性,要具体化
有两个分布中心,使得直方图看起来 像两座山峰。说明样本的数据来自两 个不同的合体,表明数据收集渠道或 过程中的产品归类方式有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 直方图
起伏型
没有明显的分布中心,直方图看起来像 锯齿一样。说明制图时数据分组不当或过 程的测量方法有问题。
2.6 直方图
• 应用及示例
--确定制作对象和样本特性的类别
质量工具简介 (QC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部 2015年9月
目录
一、QC七大手法新、旧对比
二、旧QC七大手法简介
一、QC七大手法新、旧对比
矢线图法 PDPC法
关联图法
新QC 七大手法
亲和图法 系统图法
矩阵数据 分析法
矩阵图法
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但是应用较少。
控制图 直方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