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目录一、宏观把握 (3)相关概念: (3)垃圾回收发展阶段简史 (3)垃圾回收的必要性 (4)垃圾回收与十二五规划 (5)二、他山之石 (5)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现状 (5)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6)三、知彼知己 (9)中国垃圾处理回收的现状 (9)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方式 (10)四、从皖江经济发展看垃圾处理 (11)产生背景 (11)皖江城市带为何能获得这样的青睐? (12)一系列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3)我们认为,应当这样看近几年的重工业发展 (13)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14)五、前景展望 (15)附:垃圾循环利用调查问卷 (17)一、宏观把握相关概念:1. 垃圾来源 垃圾的来源有很多,但最为严得的是生活垃圾,目前,中国城市人均日产垃圾约1公斤,垃圾人均年产量达440公斤。

600座城市目前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有2/3的城市被垃圾群包围。

全国的垃圾产量达到了1.8亿吨,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与GDP增速相匹敌。

2. 垃圾危害 对垃圾的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空气质量、污染大气、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因此如何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以及如何对垃圾处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垃圾危机就是指大量的,甚至达到囤积的垃圾,无法全部处理,且处理指标的急剧、和超负荷率的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垃圾回收发展阶段简史1. 人类史上第一次垃圾引发的骚乱。

2007年12月21日开始,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首府那不勒斯,由于捡拾垃圾为生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不勒斯居民无奈之下,只好把垃圾堆积在路面上,度过了那不勒斯历史上最脏的圣诞节和新年。

放眼望去,这个曾经享誉世界———“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的城市,街道上垃圾堆积如山,臭味扑鼻,老鼠流窜。

迫不得已,政府只好启用已经关闭达11年之久的皮亚努拉垃圾处理场。

 为抗议政府计划,许多人在通往处理场的路上设置路障,阻碍载有重启处理场器具的车辆通行,更有甚者与警方发生了冲突。

一名行人经过堆满路边的垃圾2. 垃圾问题解决阶段。

自垃圾引发骚乱以后,各国开始逐渐重视垃圾的处理。

美国作为厨房垃圾(粉碎)处理机的发明国,是应用最普遍的国家,至1997年已有上百万家庭安装使用。

美国的一些州政府从87年开始制定关于回收的地方法规。

3. 德国从19996年10月24日开始实施了循环经济和垃圾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条规法例,旨在使德国从一个“丢弃社会”变成一个“无垃圾社会”4. 奥地利制定了法规,到2000年,废物回收率达到80%。

5. 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

规定只有那些不能再处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6. 瑞典的新法规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和包装物形成的废物富有回收的责任。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程。

7. 中国的环境管理正在完成以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制手段为主的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垃圾分类有一些初步的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垃圾回收的必要性1.节省土地垃圾填埋和堆放是目前中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而这种方式的实质是将垃圾搬了个家。

填埋就目前来说是最便宜的处理方式,但从长远看是最昂贵的。

因为一个国家的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人均土地特别是人均耕地非常微弱也是众所周知的。

将宝贵的土地变成垃圾场,实在是一种如同慢性自杀一样的行为。

若实行垃圾分类,可作为再生资源的垃圾就不再进入填埋场了。

随着回收技术的提高,可回收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会把越来越多的土地从垃圾威胁下解救出来。

2.减少污染垃圾分类可以避免由填埋或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

现代生活的垃圾成分中含有大量化学垃圾,如:塑料(含氯并且不易降解)、电池(含汞,镉或硫酸)、油漆养料(含有机溶剂和重金属)、清洁类化学品和化妆品(含有机溶剂,腐蚀性化学品以及致癌物)等等。

这些垃圾堆放在自然界,有毒成分会溢出来污染水源和土壤,并通过农作物、水生生物或其他食物链进入人体。

将这些垃圾混合填埋到地下是危险的。

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也很难杜绝有毒有害物质渗漏的可能性,埋在地里许多有毒的化学垃圾以及甲烷、沼气等都是隐患,降入填填埋场的雨水带着地下的有有害物质返回到地面,造成重大污染的事件在发达国家曾有发生。

填埋场不可复为耕地,也难以做生活小区。

3.再生资源地球上本无垃圾,垃圾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的资源。

这种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人们完全可以把它们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回收与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引导投资向民生,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倾斜。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型模式。

二、他山之石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现状欧洲多数国家回收处理技术专业化程度很高,业务分工很细,处理方法主要可归纳为五个阶段:回收、产品分类、部件拆卸、部件分类、专业化处理。

部件拆卸,要采用手工进行简单拆解,对危险物质和含有危险物质的元件、部件要先拆除或抽吸,进行专业化处理。

部件分类是将危险物质、拆解的材料和部件分类,一部分可以直接回送到原材料制造商进行回收处理,一部分由专业处理中心回收处理。

专业化处理阶段的技术路线主要取决于不同产品和专业处理方法(热处理或机械处理)。

以芬兰为例:目前,欧盟国家每人每年平均产生电子垃圾16公斤。

在人口只有520万的芬兰,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达10万吨,人均超过19公斤。

为了减少家电和电子垃圾的数量及其产生的危害,芬兰政府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有关家电和电子垃圾回收方面的法律和规定。

根据制定中的新规定,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生产商和进口商应负责其生产和销售的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安排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并承担家庭电子垃圾的回收费用。

近些年,专门从事电子垃圾处理的公司在芬兰便应运而生。

目前,在芬兰全国每年回收利用的2万吨家电和电子垃圾中,50%是由芬兰库萨科斯基公司进行分类加工处理的。

该公司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回收处理系统。

该公司将分类后的各种电子垃圾送到相应的专门加工厂进行粉碎、铸造等再处理,使电子垃圾变成各种工业生产原料,供应本国和外国企业使用。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现状1996年以前,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填埋法为主。

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焚烧法。

目前,日本、瑞士、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瑞典、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的比例,都接近或超过填埋法,而堆肥法在国外已较少使用。

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在发达国家中平均为25%左右,有的高达50%以上。

1)填埋技术现状英国最早于1930年,美国于1940年开始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即有控制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垃圾填埋场防渗处理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作为衬底,逐步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常采用约2 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衬底材料,其渗透系数可达10-12~10-13 cm/s。

目前,人工合成衬底材料已形成了系列产品,并制定了相应设计和施工标准。

垃圾填埋场作业一般由垃圾推土机和垃圾压实机操作,既可提高场地利用率,又可以减少雨水对垃圾的冲刷。

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多采用单元填埋法,并对垃圾进行分层压实和每日覆盖。

控制填埋沼气的自由转移或扩散是填埋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填埋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通常采取的方法一是通过石笼等形式将填埋沼气导排;二是通过石笼和收集管将填埋沼气导排并使其安全直燃;三是通过管网系统收集后经过净化处理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2)堆肥技术现状对堆肥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而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采用的。

根据工艺流程和运行状况,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可分为静态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动态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和间歇式动态好氧堆肥处理技术3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动态厌氧堆肥处理技术在一部分国家率先得到了应用。

早在20世纪的70~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曾建设了大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垃圾堆肥厂,不少国家还制定了垃圾堆肥产品的技术标准,并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生产了多种用途的堆肥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和不同用肥途径(如家庭养花、庭院苗圃、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的需求。

同时也在提高垃圾堆肥产品质量,扩大垃圾堆肥产品销售和拓展垃圾堆肥产品使用范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垃圾堆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应用陷入低谷,有不少国家的许多规模较大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活垃圾堆肥厂相继倒闭。

但即使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家或城市仍在坚持不断改进垃圾堆肥技术,提高垃圾堆肥产品质量,稳步发展着生活垃圾堆肥技术。

目前,国外生活垃圾堆肥厂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顿。

发展较快有两种堆肥方式:一是庭院垃圾堆肥;二是制造有机复合肥技术。

3)焚烧技术现状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萌芽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

英国诺丁汉和美国纽约先后采用焚烧方法处理生活垃圾。

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也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中的可燃物和易燃物迅速上升,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工业变革后,许多先进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上得到了应用,使垃圾焚烧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是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垃圾焚烧厂,发展中国家已建有或正在筹建垃圾焚烧厂的也不在少数,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