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桥
• 作文: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桥。通道上, 石桥、天桥、铁路桥;公园里,廊桥;人 际间,缔结美好情缘的“心桥”“鹊 桥”……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它 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 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 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 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 之地的“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作。
写作提示 二
• 桥的作用在于沟通,任何形式有沟通都可 以比作桥,如改革开放是桥,它沟通了国 内外,谈话是桥,它沟通了心与心等等。
• 以现实生活中的桥来比喻“人生之桥”; • 从有形的桥谈到无形的桥(互联网),展 现"桥"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纽带作用。
示例:惟有母亲摘下的樱桃,让我饱尝一个夏天。那红果圆 圆的,颜色是那么鲜艳,似红珍珠一般,果肉实足,薄薄的一层 皮上有些细细软软的茸毛,不接近是看不出来的。一把樱桃轻轻 握地手里,那令人心动的手感像是在握着婴儿的小手一样。
三:联想要恰当
既然是“托物言志”,就必然要采用象 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 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
“借物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
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 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或者依托在
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 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 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 “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 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 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 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
•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 ③字数600字。④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一
• 可以写与桥有关的故事,如故乡的小桥边 儿时的友情,他乡桥边与老友的相逢,异 国桥头对家乡的思念等等,以桥为背景, 寄寓各种情感。 • 可以以桥喻人生,我们目前的生活是现实, 我们的理想在河的彼岸,只有以奋斗为桥 我们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拓展联想
落叶
• 在飘然而下的生命最后 一刻,也匍匐于母亲膝 下,把残叶融入大地回 报母亲。
拓展联想 小草野花
• 柔弱的身躯却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
怎样写作此类文章:
一、立意要明确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在某种意义 上说就是作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 所谓“情意为主,景(物)为实”, 思想感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 大,借自然之“物”(景)来表达 自己的思想、情感。
桥,的一个很重要的特 性是连接作用,把此岸和彼 岸连接起来。
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一 种联系 是一根联系彼此的纽带。
奈何桥 生 与 死 ——
鹊桥 和 人 间天 上
——
• 6月13日下午7点左右,天正下着大雨,河 水猛涨。在四川省地震灾区彭州市湔江河 边,十几名放学的小学生被河水挡住去路, 站在河边不知所措。 • 此时,乌云压顶,顷刻之间风雨大作,几 个孩子吓得哭出了声“孩子别哭,解放军 叔叔给你们搭‘人桥’!”风雨中,现场 带队的二中队队长郭建儒果断决定。 • “听我命令,趴下!”郭建儒第一个趴向 还没有铺好木板的桥面,两个、三 个……33名官兵瞬间在风雨飘摇的索桥上 用身板做桥板,为孩子们搭起了两段“人 桥”!。
二、描绘要具体
抓住特征,做好铺垫。
运用借物抒情写作方法,关键是要找准物品 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从主旨出 发,极尽“物”的特征,穷尽“物”的内涵,才 能保证为“情”的抒发做足铺垫和渲染。 情景相生,借物抒情。 处理“物”与“情”时,最忌二者脱节、游离, 应该时刻注意依托线索,把“物”与“情”融合 起来。
希望 • 代表了责任 • 代表了关爱
• 代表了
• 象征着 • •
团聚 象征着重逢 象征着幸福 象征着美好 ……
• 桥代表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生命的延续 • 和传递 • 成长的过程 • 和希望
桥还可以象征
• • • • • • • 亲情 友情 爱情 社会的责任 一种期盼 一种成长 ……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 桥表达我们对人生、对 社会、对心灵等等的思 考。
茅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所“托” 之物是白杨树: 在这篇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了抗日时期 我国北方农民,并与中华民族朴质、坚强、 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相合
你 画 我 猜
石拱桥—赵州桥
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物,是经过放大 的一条板凳。它使得车辆能够快速而 方便的穿越障碍物,已成为国家交通 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